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5篇 |
免费 | 35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儿科学 | 20篇 |
妇产科学 | 41篇 |
基础医学 | 59篇 |
口腔科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118篇 |
内科学 | 50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2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11篇 |
综合类 | 268篇 |
预防医学 | 66篇 |
眼科学 | 14篇 |
药学 | 9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30篇 |
肿瘤学 | 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骶骨肿瘤切除中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行骶骨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骶骨肿瘤患者切除过程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复习既往32例骶骨肿瘤应用传统的术前血管栓塞技术切除肿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手术时间为(149.19±73.81)min,术中出血量为(826.67±509.11)ml,有2例骶神经损伤,平均住院时间(26.05±7.08)d,术后恢复时间(34.61±8,22)d,半年复发率5.5%,1年复发率11%,2年复发率16%;对照组手术时间为(221.33±45.19)min,出血量为(1652±706.99)ml,有3例骶神经损伤,4例出现局部皮肤缺血性疼痛,1例出现性功能障碍。平均住院时间(37.93±7.63)d,术后恢复时间(46.03±9.67)d,半年复发率18%,1年复发率31%,2年复发率40.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骶骨肿瘤过程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术后恢复快,降低了复发率。是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临床技术。 相似文献
12.
欧阳显镇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1999,(1)
自1990年12月至1994年12月应用Nd∶YAG激光治疗鼻中隔毛细血管瘤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21~71岁;病程6个月至3年。肿瘤基底直径约02~05cm,病变皆在一侧鼻中隔前下部。Nd∶YAG激光器的波长106μm,输出功率30... 相似文献
13.
联立方程新解法测定复方氯霉素醇溶液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采用联立方程新解法(新Vier ordt法)测定复方氯霉素醇溶液中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含量,测定波长为278nm和298nm,平均回收率水杨酸为99.90%±0.34%,氯霉素为100.56%±0.11%,操作简便快速,方法准确可靠,适合医院快速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护士对护理科研课题认知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目的 了解护士对护理科研课题的认知情况,为护理管理者对护士进行护理科研课题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2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80.9%护士对护理科研课题不了解;仅0.3%护士曾成功申请到省级护理科研课题;护士对护理科研课题的认知度因学历、职称、职务的不同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 护士对护理科研课题的认知度普遍较低,护理管理者有必要对护士进行护理科研课题知识培训,完善护理科研管理,创造护理科研的氛围与环境,以提高护士科研基金申请意识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5.
心理因素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焦虑及抑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自评焦虑量表(SAS)、对60例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进行评分,术前及术后采用日本改良JOA评分表进行评分并计算改善率.[结果]焦虑组、抑郁组及正常组在年龄、性别及突出节段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改善率焦虑组及抑郁组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术前焦虑及抑郁影响术后改善率,术前对患者进行焦虑及抑郁评定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球囊导管腹主动脉阻断术控制骨盆及下腰椎肿瘤手术出血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目的探讨球囊导管腹主动脉阻断术控制骨盆及下腰椎肿瘤手术出血的临床意义、应用经验与适应证选择。方法本组16例患者(骨盆肿瘤14例,下腰椎肿瘤2例)。使用AngiostartTOP1250mA血管机配置的径线测量软件计算阻断部位腹主动脉的直径,选取直径大于测量数值1~2mm的双腔球囊导管,将球囊置于肾动脉远端的腹主动脉段。切开皮肤前充盈球囊。每次充盈时间为45min,间歇10min,使手术操作在腹主动脉血流暂时阻断的情况下得以完成。结果16例中,手术时间为45~15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量400~2000ml,14例骨盆肿瘤平均出血800ml,2例下腰椎肿瘤出血分别为1500ml和2000ml。本组病例均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肢体远端缺血性坏死、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结论球囊导管腹主动脉阻断术阻断血流可靠,能大幅度减少手术出血,不增加新的切口和损伤,减少了选择性动脉栓塞的并发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体瘦组织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进行DXA(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骨密度和身体成分分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瘦组织指数将女性和男性患者平分为高瘦组织指数组和低瘦组织指数组,比较二组的股骨颈、全髋和腰椎骨密度。结果 54例高瘦组织指数组女性瘦组织指数为16.9942±1.2634 kg/m~2,54例低瘦组织指数组女性瘦组织指数为14.2981±0.7956 kg/m~2;26例高瘦组织指数组男性瘦组织指数为19.5200±1.0863 kg/m~2,26例低瘦组织指数组男性瘦组织指数为16.0654±1.4077 kg/m~2。男女高瘦组织指数组的股骨颈、全髋和腰椎骨密度均显著高于低瘦组织指数组(P0.05)。结论高瘦组织指数女性和男性患者均具有较高的股骨颈、全髋和腰椎骨密度。 相似文献
18.
19.
神经根慢性嵌压损伤的动物模型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由自身骨性增生造成神经根慢性嵌压损伤的动物模型,为相关实验提供造模方法一方法:30只健康家猫,手术显露右侧C7、C8和L5、L6冲经根及其椎问孔内口,用牙髓钻破坏椎间孔周围骨皮质后,将“V”形松质骨块沿骨壁嵌于神经根通道的骨性管道内及侧隐窝后方,左侧做正常对照。在造模术前和术后第2、4、8、12、24周行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每次随机选6只,4~5只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神经根通道的狭窄程度和神经根受压状态,6只均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和椎间孔截面积测量。结果:术后早期实验侧肢体出现行为异常:而后有不同程度肌萎缩;后期部分肢体远端出现溃疡。影像学检查随着嵌压时间延长.实验侧椎间孔骨痂增多,狭窄加重。神经根受压变形,椎间孔骨性截面积8周后明显减小,与对照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术后2周,神经根组织学检查主要表现为神经束膜、内膜的水肿。髓鞘肿胀;4周后发生节段性脱髓鞘:8周时神经轴突增粗、断裂,远端瓦勒氏变性;12周后变性冲经结构崩解、吸收,形成空洞:24周时整个神经干纤维化。术后4周时实验侧MEP开始出现潜伏期延长;8周时伴有波形分化不清;12周波幅明显下降:24周MEP的引出困难,部分电位消失。结论:采用椎问孔内自体松质骨植入,造成神经根慢性嵌压性损伤模型成功率高,操作简单,适用于脊柱各个节段,其损伤部位和形式与临床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20.
骨骼系统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列于肺及肝之后。而脊柱是骨转移最常见的部位,超过40%的癌症患者可以发现脊柱转移灶。近十几年来外科手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脊柱转移癌手术治疗的效果,同时对原发肿瘤治疗的进步也使发生脊柱转移癌患者的预期寿命得以提高。手术在脊柱转移癌治疗中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最近的研究表明,对脊柱转移癌行切除术,同时对脊柱稳定性进行重建,将使得超过95%患者的疼痛得以缓解,超过90%患者摆脱了长期卧床。作者就有关脊柱转移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