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80篇
  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杜青  陈大庆 《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0):614-6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毒性脑炎与巨细胞病毒 ( CMV)、单纯疱疹病毒 ( HSV)、非淋巴细胞瘤病毒( EBV)及弓形体 ( TOX)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 FQ- PCR)检测新生儿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液及脑脊液 ( CSF)中 CMV、HSV、EBV、TOX特异性的 DNA片断 ,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 ISA)检测患者血清中 CMV、HSV、EBV、TOX特异性 Ig G,Ig M,并以 30例健康新生儿血清作对照。结果 :两组病例血清 CMV、HSV、EBV、TOX特异性 Ig G、Ig M阳性结果均有显著差异 ,分别为 χ2 =2 9.2 0 ,P<0 .0 0 1和 χ2 =2 4 .0 6 ,P<0 .0 0 1;两组病例的血液中 CMV、HSV、EBV、TOX特异性 DNA检查阳性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 χ2 =2 2 .77,P<0 .0 0 1) ;实验组病例血液与脑脊液中 CMV、HSV、EBV、TOX的特异性 DNA片断检查阳性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MV、HSV、EBV、TOX是新生儿脑炎的常见病原体 ,FQ- DNA- PCR技术在新生儿病毒性脑炎病原学诊断上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2.
本文随访了52例感染弓形虫的孕妇(抗弓形虫的IgG、IgM均为阳性)采取新生儿脐动脉血及胎盘分别测定抗弓形虫抗体及其DNA,两项均为阳性24例,发生率为46.15%,3例畸胎的畸形部位组织均测得弓形虫DNA为阳性。提示孕妇感染弓形虫后能通过胎盘垂直感染胎儿,使胎儿发育受损造成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3.
组织细胞增生症X,特別是第Ⅰ型(“勒-雪氏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同时可有多种脏器不同程度的损害,极易误诊。现将1985年以来收住院的11例“勒-雪氏综合征”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4.
杜青  吴玲 《江苏医药》1998,24(1):40-40
新生儿服粪吸入综合征(MAS)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在抢救MAS患儿的过程中,采用早期气管内冲洗的治疗方法,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6年1月~1997年1月,明确MAS诊断14例。其中男10例,女4例。足月儿11例,过期产儿3例。年龄3~58小时。临床表现:肺部罗音14例,皮肤青紫12例,呼吸困难11例。14例X线均符合诊断,其中合并肺不张4例,右侧气管活瓣性梗阻、右侧气胸(肺压缩10%)各1例。11例血气分析呼衰1型7例、轻Ⅱ型3例,重Ⅱ型1例。二、冲洗方法(1)术前镇静,清吸口腔、胃内容物;(2)气管插管;(3)0…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型受体(IGV-ⅡR)和Bax基因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性以及MSI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胃镜下取36例胃癌标本,酚与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银染PCR-SSCP方法同时检测目的位点。结果:胃癌组织中TGF-βRⅡ、IGF-HR和Bax基因发生突变分别有7例、6例和6例,MSI发生率达58.3%,3种基因突变均见于MSI阳性的胃癌,尤其是MSI-H型胃癌。结论:MSI可通过引起靶基因突变,特别是部分抑癌基因突变,促进了部分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6.
目的研究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兴奋性氨基转运体3(EAAT 3)、囊泡谷氨酸转运体2(VGLUT 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乳剂灌胃、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28天慢性应激联合的方法复制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以正常大鼠为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4周。药物干预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能力,免疫组化双标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EAAT 3、VGLUT 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EAAT 3表达下降,VGLUT 2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比较,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EAAT 3表达升高,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高剂量组VGLUT 2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可以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EAAT 3、VGLUT 2表达的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117.
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广泛应用于药物递送、伤口敷料和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按照材料来源可分为合成材料水凝胶和天然材料水凝胶,其中天然多糖水凝胶不仅可以作为材料应用,还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和较好的机械性能,逐渐成为首选材料。动态共价键水凝胶由于其结构灵活性、自愈合性能和环境响应性备受关注。本文对采用动态键方式的天然多糖水凝胶体系进行归类和总结,并对该类水凝胶在药物递送以及组织修复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以期为新型多糖水凝胶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8.
自乳化给药系统因可提高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增强难溶性药物的溶解能力,提高生物利用度而成为当前药剂研究的一大热点。本综述就近几年国内外关于自乳化给药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9.
斑蝥素胃黏附缓释片的制备与体内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卡波姆和壳聚糖为生物黏附材料,制备斑蝥素多单元胃黏附缓释片,以提高斑蝥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并得到平稳持久的释药效果。方法:制备斑蝥素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黏附材料,正交试验优选斑蝥素胃黏附缓释片的处方,考察该制剂在大鼠体内的黏附性、体外释放度及其在比格犬体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结果:以卡波姆934-壳聚糖(1∶1)为黏附材料,每片黏附片的处方为斑蝥素5 mg,β-环糊精175 mg,卡波姆934 50 mg,壳聚糖50 mg,交联聚维酮80 mg,硬脂酸镁4 mg。斑蝥素胃黏附缓释片在体外3 h时释放度25%~35%,12 h时释放度≥85%。8 h后制剂依然黏附在Wistar大鼠的胃黏膜表面。Beagle犬口服片剂后,药物在体内可缓慢、持久释放,相对生物利用度172%。结论:体内、外研究表明制备的斑蝥素黏附片具有良好的胃黏附性能和缓释特性,且血药浓度平稳持久,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