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葡萄胎误诊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葡萄胎系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由绒毛滋养细胞不规则增生、间质水肿所致。根据肉眼标本及显微镜下特点,染色体核型分析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我国2 6个省市自治区30 0余万妇女调查显示葡萄胎的发生率为1/12 38次妊娠,恶变率为14 5 %。虽然相对较为少见,但由于多发生在生育年龄妇女,且大约每5~7个葡萄胎患者中即有一个将发展成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所以正确及时的诊断处理,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现就本院4年中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葡萄胎患者中误诊的4 5例做一分析,以期对临床及时正确诊断葡萄胎有…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设定条件下亚低温脑卒中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们近2年来对急性脑卒中病人采用亚低温治疗,并进行了前瞻性疗效研究。我们将收住神经内科的急性脑卒中,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34.5℃~36.5℃)治疗组和普通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检查,及采用Barthel ADL指数(BI)进行生活活动评价。结果 通过对两组病人近期(治疗7天)及后期(治疗30天)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证实早期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卒中疗效肯定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低温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早期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卒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3.
神经/精神系统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纪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有关抗精神病药的合理应用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严重而种类繁多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神经官能症),因而抗精神病药也取得重大的发展,其发展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逐渐形成药理学的一个分支--精神药理学,其药物上市接连不断,研制和上市的品种近百个.  相似文献   
74.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与催产素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垂体后叶素与催产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绝经相关脂肪分布改变与代谢风险因子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绝经后肥胖相关代谢疾病的预防以及早期干预提供思路。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健康检查的女性200例,年龄20~65岁,其中绝经前女性110例,绝经后女性90例。全身及局部脂肪含量采用双能量X线吸收仪测量。采用协方差比较绝经前后局部脂肪分布的变化,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进一步分析绝经相关脂肪分布改变与代谢风险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绝经后女性较绝经前女性总体脂肪含量及男性型脂肪含量增高,校正总体脂肪含量的影响后,绝经后局部脂肪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女性型脂肪含量的降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一系列重要变量后,男性型脂肪积累与代谢风险增加相关(OR=18~37,P<005),女性型脂肪与代谢风险因子之间呈负相关(OR=04~05,P<005)。交互模型分析进一步提示绝经后女性型脂肪的保持对代谢的保护作用较绝经前更显著(P<005),而绝经在男性型脂肪对代谢的影响中无显著作用 (P>005)。结论:绝经后表现为男性型脂肪含量增加和女性型脂肪含量减少。相对于男性型脂肪积累对代谢的影响,女性型脂肪的保留与代谢风险呈负相关,并且这种保护作用在绝经后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6.
我们对1997年5月至12月间脑梗塞住院患者进行颈动脉加压灌注和静脉滴注东菱精纯克栓酶的疗效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①入选者经详细询问病史,神经系统检查,CT或MRI确诊颈动脉系统脑梗塞并排除出血病灶。②无活动...  相似文献   
77.
目的了解水甘油通道蛋白7(AQP7)在绝经后肝细胞脂肪变性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绝经小鼠模型和油酸诱导的HepG2脂肪变性模型,HE染色和油红0染色法分别观察小鼠肝组织切片和HepG2细胞脂肪变性程度;q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切片中AQP7、肝细胞内成脂关键酶的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HepG2肝细胞中AQP7的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去势动物模型的低雌激素状态和对照组相比,引起明显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质合成关键酶乙酰-Co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及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表达上调,AQP7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补充雌激素可降低上述酶的表达,同时AQP7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上调(P均〈0.05)。建立油酸诱导的HepG2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发现:补充雌激素可减少脂质沉积,AQP7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相对值分别为(1.31±0.06)和(0.47±0.01),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而转染AQP7siRNA后该效应减弱,AQP7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相对值分别为(0.25±0.01)和(0.06±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添加雌激素后,AQP7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相对值分别为(0.40±0.02)和(0.20±0.0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QP7可能在雌激素调节肝细胞甘油三酯合成通路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设定条件下轻度降低体温72h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06/2003-06北京市隆福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脑卒中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缺血性脑卒中26例.出血性脑卒中6例;年龄43~74岁;对照组32例,男23例,女9例;缺血性脑卒中25例,出血性脑卒中7例;年龄45~77岁。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并根据残疾状况给予适当的运动康复。治疗组患者给予肌松合剂使患者维持于亚冬眠状态。采用电恒温降温毯使肛温恒定在35.5~36.0℃,维持24~72h;复温采用自然缓慢法,每4-6小时回升1℃。全部患者在入组时及1周后和30d后分别进行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查,最高分为45分,最低分为0分,积分越大缺损程度越严重;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13常生活活动评价,共包括10项内容,正常最高分为100分,严重不良最低分为0分。结果:6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值:治疗1周后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35&;#177;4.92)分,(1.21&;#177;1.02)分,t=2.864,P〈0.01]。治疗30d后治疗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2.85&;#177;5.87)分,(9.84&;#177;3.94)分,t=2.958,P〈0.01]。②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1周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54.28&;#177;8.38)分,(49.76&;#177;7.31)分,t=2.206,P〈0.05]。治疗30d后治疗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6.72&;#177;7.94)分,(67.34&;#177;8.63)分,t=2.812,P〈0.01]。结论:早期轻度低温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且近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63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时血药浓度监测数据,作为个体化用药的参考。方法 在用药后24、304、87、2、96 h取血,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患儿的血药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患儿中毒可能性相同;机体对甲氨蝶呤处置存在性别差异;各监测时间点都出现中毒个例。结论有必要监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作为调整甲氨蝶呤剂量和应用四氢叶酸钙解救的参考。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肾移植受者的霉酚酸(MPA)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19名肾移植受者术后多剂量口服霉酚酸酯(MMF)后的MPA血药浓度,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计算多剂量口服达稳态的MPA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MPA达峰时间Tmax为1.0 h,峰浓度Cmax为8.3μg/ml,谷浓度Cmin为2.6μ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 h为44.9μg.h/ml。MPA药动学参数群体值CL=27.7 L/h,Vd=85.3 L,个体间变异分别为22.0%2、5.7%。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可较准确地描述MPA在肾移植受者的药动学特征,其预测能力尚需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