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40篇 |
内科学 | 17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61篇 |
综合类 | 57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4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背景:缝隙连接蛋白是组成相邻细胞间通道的主要结构,承担着细胞间的多种物质传输和信息交流的作用,可协助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目的:观察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缝隙连接蛋白32表达与肝细胞增生的关系。
方法:采用乳果糖+庆大霉素灌胃和四氯化碳+橄榄油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造模前7 d,苯巴比妥组大鼠用含体积分数0.08%苯巴比妥的水喂养,直至取材。对照组大鼠不造模,仅腹腔注射橄榄油与生理盐水的混合物。分别于造模后1,3,7,10,14 d取材。
结果与结论:大鼠肝功能衰竭后,部分大鼠出现死亡,存活大鼠肝细胞出现变性坏死,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肝细胞间缝隙连接蛋白3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苯巴比妥可降低肝功能衰竭大鼠的死亡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肝功能衰竭大鼠谷丙转氨酶水平及肝细胞间缝隙连接蛋白32 mRNA及蛋白的表达。说明通过苯巴比妥预先下调肝细胞间的缝隙连接蛋白32水平可以减轻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急性期的肝脏损害,促进残存肝细胞增生和肝功能的好转,降低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外科治疗策略及临床转归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981―2010年216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SAP治疗策略的转变并分析其产生变化的原因。结果不同时间段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病因及自发病至入院的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991―2000年时间段患者自发病至首次手术的时间显著长于1981-1990年时间段(P<0.05);2001―2010年时间段显著长于1981-1990年时间段(P<0.05),而显著短于1991―2000年时间段(P<0.05)。1991―2000年时间段患者的手术干预率显著低于1981-1990年时间段(P<0.05);2001―2010年时间段的显著低于1981-1990年时间段(P<0.05),而显著高于1991―2000年时间段(P<0.05)。2001―2010年时间段的连续静脉血液滤过、微创穿刺置管引流和早期肠内营养的使用率均显著高于前2个时间段(P值均<0.05),全肠外营养平均使用时间较前2个时间段显著缩短(P值均<0.05)。2001―2010年时间段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发生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前2个时间段(P值均<0.05),住院时间亦较前2个时间段显著缩短(P值均<0.05)。结论近半个世纪以来,SAP的外科治疗经历了以手术治疗为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及综合治疗体系的3个不同策略阶段,不同阶段的临床转归发生明显变化。认识的深化及治疗技术进步在SAP的治疗策略变化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44.
45.
目的 研究大肝癌的手术切除和围术期处理技术 ,提高大肝癌的手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施行肝切除术的 6 2例大肝癌病例 ,与同时期施行肝切除术的 34例小肝癌病例对比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率、死亡率等。结果 前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以16srRNA基因为基础的细菌聚核酶链反应(PCR)法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合并细菌感染的价值。方法收集1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女13例,男4例,年龄17~79岁)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标本45份,其中17份来自细针穿刺(FNA),28份为术中标本。获取胰周渗液后,行细嚣通用引物PCR法检测。并与常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例最终诊断为胰腺感染,并行手术治疗;7例最终诊断为胰腺未感染,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死亡。常规培养阳性检出率为84.4%;细菌PCR法阳性检出率为80%。PCR、培养诊断胰腺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90%(9/10)、100%(10/10),特异性均为100%(7/7)。两者耗时分别为5h、3d。结论B超引导细针穿刺安全可行;PCR法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合并细菌感染,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8.
胆汁胆固醇对胆囊收缩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汁胆固醇对胆囊收缩素受体(CCK-R)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受体放射配基结合法检测对照组、高胆固醇组、自然恢复组及治疗组豚鼠门静脉血CCK水平、胆囊CCK-R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和亲和力(Kd),同时观察空腹胆囊体积(FV)、胆囊胆汁量(FB)和餐后胆囊体积(RV)、胆囊胆汁量(RB)及胆囊收缩率(E%)、胆汁胆固醇浓度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胆固醇组豚鼠FV、FB增大(P<0.05),RV、RB也增大,胆囊收缩率下降(P<0.01),胆汁胆固醇浓度升高(P<0.05),门静脉血CCK水平及CCK-R的Kd无改变,而CCK-R的Bmax下降(P<0.01);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正常。结论 胆汁中的高胆固醇通过下调胆囊CCK-R表达而导致胆囊收缩功能障碍,降低胆汁高胆固醇浓度可以促进胆囊动力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9.
50.
应用化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及扫描电镜,研究胆色素类结石经复方桔皮油乳剂溶解后的成分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胆石中胆固醇、胆红素,钙、镁含量均有显著下降,而铜的含量变化不大,胆石钙含量下降率与减重率呈正相关;胆石外层有明显的溶解改变,但胆石基质包裹内的胆石成分无溶解改变。提示:含有丰富苧烯的桔皮油对胆石中的胆固醇成分有确切的溶解作用;在胆石的众多金属元素中,钙是影响溶石效果的关键成分;胆石基质是干扰溶石效果的重要原因。对改善色素类胆石溶石效果的可能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