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缺血性脑白质疏松(ILA)患者有明显的执行功能障碍,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标管理训练(GMT)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自我管理康复策略,它把大的目标任务分解为多个层次的任务并维持高度的注意力,监控这些任务实施过程针对执行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GMT策略对ILA患者进行治疗,以观察其对ILA执行功能障碍的疗效。 方法:22例ILA患者和22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在入组时,第24周末观察期结束时,入组34周末所进行10周的康复治疗结束时,入组46周末随访期结束时分别进行简明执行功能量表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估。期间两组接受GMT康复训练。 结果:观察期两组执行功能无明显变化。经治疗后,ILA组执行功能和MMSE量表评分均有明显提升。对照组执行功能也有所提高。随访期ILA组执行功能继续提高。 结论:GMT策略对ILA患者执行功能的改善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对术后出血量和出院功能转归的影响,评价早期系统化康复在初次单侧TKA术后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TKA患者103例根据康复意愿,分为试验组54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接受骨科术后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接受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和出院当天比较2组患者术后失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同时分别采用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视觉模拟量表(VAS)、肢体围度、“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对2组患者的关节功能、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和步行能力进行评估。 结果 术后,试验组的出血总量、引流量、显性出血量、隐性出血量、高隐性出血例数和低隐性出血例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天及出院当天试验组术侧膝关节的AROM、TUGT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天,试验组的VAS评分为(3.06±0.94)分,与对照组(3.73±1.3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93±1.23)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7.43±1.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早期系统康复干预不会增加TKA术后的出血量,但可明显促进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3.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可引起身体许多系统的并发症 ,包括肢体瘫痪。在骨骼系统 ,成骨和破骨活动的平衡被破坏 ,羟脯氨酸和钙离子流失增多导致总骨矿物质密度降低。患者生理活动减少 ,伴随的肌肉病理生理学改变和肌腱拉伸运动障碍更导致骨矿物质密度进一步降低。另外还必须考虑脑卒中患者通常在 4 8h由痉挛期取代弛缓期。此时 ,运动功能恢复开始启动 ,下肢功能恢复大约需 3~ 6个月 ,上肢需要更长的时间。在痉挛期 ,患者 (至少部分 )可以从痉挛中受益 ,即痉挛有利于下肢的血液循环 ,降低废用性萎缩的发生率。因此 ,可以阻止患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康复医学科中老年脑出血住院患者并发尿路感染(UT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7例,结合临床表现及近期尿常规、尿培养结果,确诊UTI 24例,分为UTI组(24例)和非UTI组(53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瘫痪侧别、脑出血部位及类型、有无意识障碍、瘫痪下肢Brunnstrom分期、基础疾病个数、并发症情况(有无气管切开、留置尿管、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此次发病后有无康复干预、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尿常规、尿培养等临床资料。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脑出血并发UTI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瘫痪侧别、意识障碍、下肢Brunnstrom分期、气管切开、留置尿管、肺部感染、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钠、尿酸、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可能与脑出血患者UTI发生有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95%CI)=1.207(1.022-1.424),P=0.026]、右侧瘫痪[OR(95%CI)=0.20(0.001-0.650),P=0.028]、D-二聚体[OR(95%CI)=1.403(1.003-1.961),P=0.048]与脑出血并发UTI有关。结论年龄增加和D-二聚体高是脑出血患者并发UTI的独立危险因素,右侧瘫痪患者UTI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中老年脑出血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血液指标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7例,入院3日内对这77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根据下肢静脉彩超表现,将其分为DVT组(18例)和非DVT组(59例)。收集2组患者入院第2日清晨的血常规、生化、凝血象、D-二聚体检查结果,并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对2组患者上述检查结果中的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空腹血糖、电解质、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DVT组的白蛋白、尿酸和钙的水平分别为(33.35±3.99)g/L、(198.98±65.69)umol/L和(2.18±0.15)mmol/L,均显著低于非D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空腹血糖和D-二聚体水平则均显著高于非D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尿酸、钙和白蛋白水平的降低,以及空腹血糖和D-二聚体水平的增高与脑出血患者DVT的发生有关,即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保持正常的血尿酸、钙、白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积极降低D-二聚体,才可更有效地预防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6.
颈椎病2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椎问关节退变致使其周围重要组织(脊髓、神经根、交感经及推动脉)受累,呈现相应的临床症状[1]多见于中老年人。我们从1990年以来、付仆院的29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综合康复治疗和临床观察,分析了不同年龄组的患病情况,以及打型颈椎病及其病程与疗效的关系,现报告如1二1临床资料1.1!一般资划本组290例颈椎病患者中,男性107例、女件183例;年龄24~72岁,平均52岁;病程3~120月平均8月按照桂林会议通过的“颈椎病诊断标准[2],神经根型颈椎病102例,椎动脉型54例,脊髓型38例,混合型96例。各年龄组的患…  相似文献   
107.
杨庆国  江曙  倪朝民 《中国康复》2002,17(4):217-219
目的:探讨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辅以早期康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方法:10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椎体次全除术,术后给予塑质围领或头颈胸石膏固定3个月,同时进行早期康复功能训练。根据JOA评分和术后X线片,判定改善率和植骨区骨性融合。结果:103例获得12-79个月,平均29个月的随访。X线片检查,切除1-2个椎体患者,术后3-4个月植骨区骨性融合;切除3个椎体术后5-6个月获骨性融合,优良率86.4%,改善率平均71.3%。无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等损伤并发症,无植骨块脱出和颈椎假关节形成。结论: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辅以早期康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倪朝民  傅佳 《现代康复》1997,1(3):196-197
采用FIM量表对68例急性脑卒中患功能活动能力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患在病后3月时的功能活动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01),在恢复独立功能活动中,康复组16例(47.06%),对照组4例(11.76%)。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康复干预有助干脑卒中患独立功能活动能力的恢复;患在病后1月内,FIM评定为72.25±20.96分,经早期康复治疗有可能达到功能活动独立。  相似文献   
109.
<正> 常规的运动神经传导测定是肌电图工作者研究运动神经肌肉疾病有价值的工具。但是,这不能全面地评测近端神经、神经丛或脊神经根的功能。F-反应的发现(1950)使得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们能够评价正常和病理情况的近端神经的功能。 许多有关F-反应的文献都集中在反应的特征和标准化方面。常用的F-反应参数包括:反应的波幅、时限、反应出现的恒定性、若干反应中最短的潜伏期或上述的全部。有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早期分离与抗阻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膝过伸和偏瘫步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01-11-27/2005-02-28在安徽医科大学神经内科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初次发病患者100例,年龄40~80岁,病程不超过3周,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入组顺序随机分成2组,即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康复训练。康复组还需接受早期分离和抗阻运动训练,训练强度为1次/d,45~60min/次,5次/周,总疗程为6个月。观察患者站立和运动过程中有无膝过伸和偏瘫步态,进行计数,显效率用百分数表示。显效即为膝过伸症状和偏瘫步态显著改善。结果:康复组、对照组分别死亡1例和2例,康复组失访1例,进入结果分析康复组与对照组均为48例。康复组患者的膝过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8%,45.8%(χ2=6.75,P<0.01)],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0.0%,31.8%(P<0.05)];康复组偏瘫步态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7.1%,54.2%(χ2=7.29,P<0.01)],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1.5%,26.9%(P<0.05)]。结论:早期分离与抗阻运动训练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膝过伸和偏瘫步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