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探讨尿渗透压检测在儿童遗尿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原发性遗尿儿童,于治疗前测定夜间尿量及尿渗透压、夜间血清抗利尿激素(AVP),并给予口服去氨加压素(DDAVP)治疗,根据DDAVP的治疗反应分为有效(DR)35例,无效(DNR)15例。3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测定夜间尿量和尿渗透压。结果遗尿儿童夜间尿渗透压与夜间尿量呈负相关(r=-0.506,P〈0.05),与夜间AVP呈正相关(r=0.725,P〈0.05)。DR儿童夜间尿渗透压水平为(682.71±213.95)mOsm/L,尿量为(265.14±164.48)ml,血清AVP浓度为(4.06±1.66)pg/ml;DNR患儿夜间尿渗透压水平为(1085.00±88.88)mOsm/L,尿量为(125.33±50.97)ml,血清AVP浓度为(7.27±1.48)pg/ml。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遗尿儿童夜间尿渗透压与尿量、血清AVP浓度有相关性。夜间尿渗透压可反映遗尿儿童夜间AVP的分泌水平。夜间尿渗透压降低的遗尿儿童夜间AVP分泌不足,对DDAVP治疗疗效好,尿渗透压的测定对选择DDAVP治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下丘脑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雌性大鼠青春期启动的影响以及mTOR信号通路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清洁级雌性美国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为N组(正常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溶剂对照组)、雷帕霉素(Rapa)组。23日龄时,对DMSO组及Rapa组大鼠行侧脑室置管术;29~35日龄,Rapa组大鼠予侧脑室注射Rapa,DMSO组予侧脑室注射等量DMSO,N组大鼠不予任何干预。每日对大鼠称重,28日龄开始观察阴门开启情况。35日龄上午,末次侧脑室注射后2 h分别处死各组大鼠。分析各组大鼠体质量、阴门开启时间,子宫和卵巢发育情况、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下丘脑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侧脑室注射Rapa后,与N组和DMSO组相比,Rapa组大鼠下丘脑p–mTOR及p–S6K1蛋白表达量下降,Rapa组大鼠表现出阴门开启时间延迟,血清LH、E2水平显著下降,体质量、子宫湿重、卵巢湿重以及子宫指数、卵巢指数显著降低,神经肽Y(NPY)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l...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探讨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炎性衰老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老年ACS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2组病人均急诊行PCI,其中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瑞舒伐他汀10 mg治疗,观察组给予强化瑞舒伐他汀20 mg治疗。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 PEDF)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病人斑块大小、厚度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钙化积分情况。随访12个月,观察2组病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前,2组VEGF、VCAM-1、PED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