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可能系病毒。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来研究认为本病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有免疫复合物及变态反应机制参与。我们对44例出血热患者试用植物血凝素(简称PHA)治疗,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小结于下。 治疗对象和方法 一、病例选择:治疗对象为1979年11月至1980年1月之间确诊出血热,并符合下列三项条件者:①发热期病程不超过7病日;②血压正常、尿量正常;③未用类固醇类激素及其他特效治疗。选择病例按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出血热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利尿剂在出血热治疗中主要用于防治ARF。现将有关问题讨论如下。一、出血热发生少尿的机理:出血热病程度不等的肾脏损害,少尿现象尤为多见。发热期由于个身性,广泛性小血管损害.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血浆外渗,加之高热、出汗、呕吐、脸泻液休丢失等因素使血  相似文献   
13.
近年对休克的监测技术越来越复杂。故如何选择适当而有效的监测方法甚为重要,本文对常用监测指标的实用价值作一简要的讨论。一、动脉血压:影响血压的因素颇多,舒张压主要取决于收缩的小动脉的数量。脉压取决于冲击容量(Streke volume)和主动脉及  相似文献   
14.
我们应用HBsAg iRNA穴位注射对50例HBsAg阳性的慢活肝、慢迁肝和无征状HBsAg携带者进行了治疗,初步观察结果显效和有效率分别为36.0%和38%。  相似文献   
15.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碘伏和氯已定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医院常用消得剂的抗性。方法 测定碘伏和氯已定对MRSA、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金鱼色葡萄球菌ATCC6538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碘伏对MRSA的MIC明显高于MSSA,在38株MRSA中5.3%菌株的MIC是质控菌株的2倍,28.95%菌株的MIC为质控菌株的1.5倍,而18株MSSA中仅有11.1%菌株的MIC是质控菌株的1.5倍,83.3%菌株的MIC值与质控菌株相同。醋酸氯已定对MRSA、MS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的MIC值相同。结论 部分MRSA菌株对碘伏抗性增高,MRSA对氯已定的抗性无明显增强,因此当有抗性菌株存在时应提高碘伏的浓度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染源是野生小型啮齿目动物。本病有三种流行类型:①农村型;②城市型;③实验动物型〔国外医学流行病传染病分册4:146,1980〕。有关实验动物型国内外已屡见报道,但主要是指从事出血热动物实验的实验室感染。1979年Umenai等首次报道了非出血热的动物实验室里引起两次朝鲜出血热(KHF)暴发〔Umenai等:Lancet 1∶1∶1314,1979〕。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于1981年1月先后收治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79年以来我们曾诊治三例梨形鞭毛虫病胆道感染,兹报道如下。 例1,男性,20岁,因畏寒、高热、右上腹疼痛12天入院(住院号:10998)。既往无腹泻史。体查:体温38.3℃,巩膜无黄染,肝肋下1.5厘米,剑下7厘米,无触痛,右上腹轻压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000,中性48%,淋巴31%,单核2%,酸球19%。嗜酸细胞绝对计数:1892。十二指肠引流A.B.C三管内均见梨形鞭毛虫滋养体。引流液培养阴性。大便找到梨形鞭毛虫滋养体。消化道钡餐检查示小肠粘膜增粗,有雪片征,  相似文献   
18.
本刊综合兰氏贾第鞭毛虫胆道感染5例,其中徐州医学院2例,空军天津医院3例,并结合兰氏贾第鞭毛虫病临床现况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热患者凝血与纤溶的变化及肝脏损豁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了66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凝血、抗凝血、纤溶及肝功能指标。结果表明,血小板计数及功能降低,凝血功能减弱,抗凝物质及纤溶产物增加,同时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含量降低,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各指标异常程度与病情轻重相一致。相关分析表明,凝血、抗凝血及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与肝脏损害指标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EHF病程中有显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经血清学检查证实的88例非典型出血热病例,并与83例典型病例对比,结果表明非典型出血热中轻型病例所占比例显著多于典型组(分别为71.59%和28.9%),两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且出血、肾脏损害、低血压等症状均少见。对该病的发病情况、诊断及误诊原因等进行了讨论,认为对疑似病例应尽早检测出血热特异性抗体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