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4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307篇
耳鼻咽喉   103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340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804篇
内科学   791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153篇
特种医学   2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716篇
综合类   1409篇
预防医学   510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480篇
  4篇
中国医学   540篇
肿瘤学   18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比较大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体外经由大鼠C6胶质瘤细胞由不同方式制备的不同抗原致敏后,对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的诱导作用。方法: 自大鼠骨髓分离DC前体细胞,经重组大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rGM-CSF)+白细胞介素4(rrIL-4)诱导培养、扩增;由C6胶质瘤细胞经由反复冻融、煮沸灭活及超声破碎细胞抽提其总蛋白的方法制备各种不同抗原致敏DC,致敏的DC与T淋巴细胞进行共培养诱导CTL;以ELISA法检测CTL诱导过程中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ymphocyte chemoattractant factor)及细胞因子IFN-γ分泌水平:以 -TdR掺入法检测DC诱导T细胞增殖及其特异性CTL杀伤活性。 结果: 体外应用煮沸灭活瘤细胞制备的肿瘤抗原致敏DC,能诱导更强的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并且可以诱导杀伤活性更强的CTL。结论: 应用煮沸灭活的瘤细胞制备瘤抗原负载DC获得瘤苗可获得更强的抗肿瘤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2.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以血尿为首发症状,临床报道较少,且易于误诊,我们在临床上遇见2例,故报告如下。 临床病例 例1:患儿,女,9岁。半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尿呈洗肉水样伴有浮肿来诊。患儿来院前曾在当地医院化验尿蛋白++,红细胞+++,按急性肾小球肾炎?给于青霉素及利尿剂治疗,用药5天病情不见好转随转来院。查体:T36.5℃、P98次/分、R25次/分、BP13.3/8.0kPa(100/60mmHg)。神志清,精神萎靡、  相似文献   
93.
ST2作为Th2细胞亚群标志以及其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自主要分泌IFN γ和IL 4的Th1和Th2亚群 ,与临床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如何从表面标志上加以区分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ST2是近年来提出的Th2细胞的稳定标志物。本工作在体外成功地诱导人脐带血T细胞向Th1或Th2分化的基础上 ,应用逆转录PCR分析了ST2mRNA的表达特点。证实ST2在人Th2细胞上的选择性表达。为了探索ST2、Th2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本工作进一步检测了正常人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β actin、ST2以及IFN γ和IL 4的mRNA水平。结果显示 :支气管哮喘患者ST2mRNA水平升高 ,IL 4水平也明显升高 ,但IFN γ无变化。这提示ST2作为Th2细胞的标志物 ,有可能成为Th2极化性疾病如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一个参考性标志 ,至于ST2是否有可能作为治疗的靶分子 ,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4.
下腔静脉的变异并不罕见,文献已有很多报道,但左位下腔静脉的变异极少出现,其发生率仅为0.2%~0.5%,且经常合并出现其它静脉和器官的变异。在临床工作中,后腹壁区域的手术、介入治疗及心导管检查术等经常涉及下腔静脉,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术中损伤这些变异的血管,除了术前通过田、B超等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外,临床工作者还必须对已发现的不同变异有所了解。本文将尸体解剖过程中发现的一例左位下腔静脉并双侧睾丸静脉变异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相关科室提供解剖学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5.
王炜  肖保国 《现代免疫学》1997,17(6):376-377
<正>重症肌无力(MG)是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是以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为其主要的致病性抗体。目前认为该抗体的产生依赖于T淋巴细胞,T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了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的诱导和发病过程。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分别由Th1和 Th2亚型细胞所分泌,在机体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检测了早期发病的MG手术病人的骨髓、胸腺及外周血中IFN-γ和IL-4分泌细胞数,以期了解是否Th1及Th2均参与了MG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索 pp60c-src( + ) 在神经生长端的表达特征及其生理意义。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 pp60c-src( + ) 在初代培养鸡胚脊神经节细胞内的分布特征。结果 pp60c -src( + ) 的免疫活性分布在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下、核周体、神经突起 ;在生长端体部和丝状伪足 ,pp60c -src( + ) 的免疫活性较强 ,少数免疫活性较弱。在伸长的突起上有时可见 pp60c-src( + ) 免疫活性分布在串珠样膨体上。结论 pp60c-src( + ) 参与生长端的运动和生长 ;在生长端分化、神经生长过程中 ,pp60c-src( + ) 的调控作用具有时空特异性  相似文献   
97.
移植静脉的重塑与再狭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再狭窄是影响PTCA和静脉移植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 ,既往认为血管再狭窄是由于血管平滑肌迁移至内膜 ,增殖和分泌细胞外基质造成的。最近实验研究表明血管非适应性重塑是造成血管狭窄的主要原因 ,包括早期血管壁细胞如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表型改变 ,通过增殖与凋亡参与损伤修复及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与胶原机化与重排共同参与血管重塑。血管再狭窄不是单纯孤立的内膜、中膜及外膜变化的结果 ,而是血管壁构成在修复损伤过程中重塑的结果 ,而适应性重塑血管代偿性扩张不形成再狭窄  相似文献   
98.
目的:为踝、距下关节病变及损伤的诊断、修复和重建提供矢状断层解剖学基础。方法:用成年男尸右足标本5例,置冰柜冻硬后,每例切制4个踝及后足部矢状断层标本。结果:胫距关节矢状径最长为31.9mm,距骨滑车与胫骨关节软骨厚各为2.5mm与2.4mm,胫距关节间隙为2.6mm,内侧韧带厚为3.1mm;前、后距下关节软骨厚分别为1.5mm、1.2mm与1.7mm、1.4mm,关节间隙为0.8mm与1.4mm,后距下关节矢状径最长为18.9mm,距跟骨间韧带长8.6mm,矢状径为2.6mm。结论:本文结果为临床踝、距下关节疾患的诊治及关节镜技术提供了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海南省15岁以上城乡居民对电子烟的知晓和使用情况,为下一步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抽取海南省15岁以上城乡居民6744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设计的“2020年烟草流行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听说过电子烟的居民占总数的25.0%,其中男性知晓率为29.21%,女性知晓率为20.70%;仅有1.48%的调查对象使用过电子烟,每天使用电子烟的人占调查人群总数的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为海南省15岁以上城乡居民电子烟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为电子烟正在使用率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与电子烟知晓率呈正相关,女性的电子烟知晓率低于男性,电子烟的知晓率、使用率的影响包括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和性别等。结论海南省电子烟知晓和使用率仍较低,要制定电子烟标准并纳入监管,并大力宣传电子烟危害,抑制电子烟使用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西藏民族大学入学新生的血尿酸(S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HUA)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09对西藏民族大学2018级1996名16~24岁汉、藏族新生进行体格检查及SUA等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2018年入学新生中,汉族学生HUA检出率为20.34%,藏族学生为16.76%,汉族HUA检出率高于藏族(P<0.05);汉、藏族SUA水平及两民族女性S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汉族男性SUA水平(393.09±81.94)μmol/L高于藏族男性的(380.88±71.31)μmol/L(P<0.05)。HUA组中汉族学生超重肥胖、HBP检出率高于藏族,藏族学生高血红蛋白检出率高于汉族(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汉族学生HUA发生的危险因素有男性(OR=2.036,95%CI:1.420~2.918)、超重肥胖(OR=2.784,95%CI:1.840~4.212)、高血脂(OR=2.721,95%CI:1.552~4.770)、肝功能异常(OR=1.924,95%CI:1.075~3.441)及高血压(OR=2.184,95%CI:1.115~4.27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学生HUA发生的危险因素有男性(OR=3.168,95%CI:2.225~4.510)、超重肥胖(OR=2.846,95%CI:1.739~4.656)、高血脂(OR=2.240,95%CI:1.157~4.339)、肝功能异常(OR=1.887,95%CI:1.125~3.165)、肾功能异常(OR=3.201,95%CI:1.162~8.822)及高血红蛋白(OR=2.814,95%CI:1.428~5.54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族学生HUA检出率明显高于藏族学生,HUA与性别、BMI、血压、血脂、血糖、血红蛋白及肝、肾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汉、藏族分别有其突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