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0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0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动物实验结果证明红黄通脉剖剂(HHTM)灌胃给药,明显抑制大鼠由甲基硫氧嘧啶和高脂饲料引起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动脉粥样硬化提数AI,HDL-C/HDL-C)的升高,对已经形成高脂血下的大鼠可显著降低TC、TG、LGL-C及AI提高HDL-C的水平。提示HHTM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2.
〔英〕/Bae EA…∥Biol Pharm Bull.-2006,29(9).-1862~1867研究了红参皂苷部位(KRGS)及其所含的人参皂苷Rg3、Rf和Rh2对小鼠体外抗过敏、被动皮肤过敏(PCA)反应和接触性皮炎的抑制作用。1)采用Chio等的方法研究了试药对IgE 抗原二硝基酚(DNP)-人血清白蛋白(HAS)诱导REL-2H3细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赤雹根总皂苷(TSTDR)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STDR(160、80、40mg/kg/d)组和雷公藤多苷(12mg/kg/d)组,每组6只大鼠。模型组、TSTDR组和雷公藤多苷组大鼠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后,各用药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21d。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OPG和RANKL水平,并计算二者的比值。结果:TSTDR各剂量组大鼠血清OPG/RANKL比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TSTDR可能通过影响OPG/RANKL系统抑制骨破坏,从而有助于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4.
目的:测定生川乌与不同比例的生半夏配伍水浸液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方法:将生川乌与生半夏分别按1∶0、1∶0.125、1∶0.25、1∶0.5、1∶0.75、1∶1、1∶2的比例配伍,采用HPLC法测定各比例配伍样品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色谱条件为:Hypersil BDS C18(5μm,4.6mm×250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氯仿:三乙胺(70∶30∶2∶0.1),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5nm.结果:乌头碱在1.5μg/ml-25.0μg/ml(r=0.9996)、新乌头碱在17.0μg/ml-85.0μg/ml(r=0.9998)、次乌头碱在16.0μg/ml-160.0μg/ml(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随着生半夏配伍比例的增加,生川乌中3种生物碱的溶出量逐渐降低.结论:生半夏可降低生川乌水浸液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溶出量.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加味佛手散(AFSS)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血清雌二醇(E2)和孕酮(P)浓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按体质量分层随机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FSS低、中、高剂量组,元胡止痛片组,阳性对照组各10只。造模第6天起,在注射己烯雌酚的同时,AFSS低剂量组给予AFSS 0.75 g/kg、中剂量组给予AFSS 1.5 g/kg、高剂量组给予AFSS 3.0 g/kg,元胡止痛片组给予1.0 g/kg灌胃,给药容积为5 ml/kg;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同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7 d。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 E2、P 水平,计算 E/P 比值。结果 AFSS 中、高剂量组血清中 E2含量[(48.27±6.42)pg/L、(47.51±7.03)pg/L]低于模型组(54.47±9.12)pg/L,P<0.05;AFSS低剂量组E2含量(50.83±6.26)pg/L,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SS 各剂量组 P 含量分别为(687.41±21.14)ng/L、(720.47±41.03)ng/L、(719.78±32.01)ng/L,均高于模型组(667.32±46.51)ng/L(P<0.05或0.01);AFSS中、高剂量组P含量高于元胡止痛片组(699.31±36.31)ng/L(P<0.05)。结论 AFSS中、高剂量组可降低E2、提高P含量、降低E2/P比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赤雹根总皂苷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及腹腔巨噬细胞IL-1β、TNF-α合成的影响。方法以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赤雹根总皂苷160、80、40mg/(kg·d)组和雷公藤12mg/(kg·d)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21d,给药后第22天处死大鼠。制备大鼠脾细胞悬液,用刀豆蛋白A(ConA)诱导脾T淋巴细胞增殖,MqT法测定增殖指数;制备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悬液,用脂多糖(LPS)诱导IL-1β、TNF-α合成,ELISA法检测IL-1β、TNF-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增强(P〈0.01),腹腔巨噬细胞IL-1β、TNF-α合成增加(P均〈0.01),赤雹根总皂苷能降低其脾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腹腔巨噬细胞IL-1β、TNF-α合成(P均〈0.01)。结论赤雹根总皂苷对大鼠AA的治疗作用与抑制脾T淋巴细胞增殖及腹腔巨噬细胞IL-1β、TNF-α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赤雹根总皂苷(TSTR)缓释骨架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考查的方法考查溶出条件对药物体外释药可能产生的影响,对 TSTR 缓释骨架片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考查。结果:赤雹皂苷 F 在4.84~309.76μg/ m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7)。药物的体外释放条件为:以500 ml 脱气后的 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溶出介质,温度为(37±0.5)℃,转速为100 r/ min。结论:建立了稳定可靠的 TSTR 骨架缓释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8.
蒽醌类(anthraquinones)化合物按母核的结构分为单蒽核类及双蒽核类两大类。蒽醌类化合物包括了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和二聚物,如蒽酚、氧化蒽酚、蒽酮、二蒽醌、二蒽酮等,另外还有这些化合物的甙类。蒽醌类化合物是各种天然醌类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化合物,其分布广泛,多存在于茜草科、蓼科、豆科、鼠李科、百合科等天然植物中,是多种中药(如大黄、何首乌、决明子、番泻叶、芦荟、黄精、紫草、丹参、雷公藤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泻下、抗菌、抗氧化、利尿、止血等多方面重要的药理作用,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癌症、爱滋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上被广泛应用,故受到全球医药科研工作者的普遍关注。目前,对蒽醌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不断深入,现对近年来的研究情况作如下综述,旨在为蒽醌类物质的深层次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利用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加味佛手散水提取物对实验性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方法采用缩宫素诱发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和离体子宫平滑肌痉挛,以小鼠扭体潜伏期、扭体次数,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和频率为指标,评价加味佛手散对原发性痛经治疗作用。结果加味佛手散可显著延长缩宫素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减少扭体反应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降低缩宫素引起离体子宫收缩的幅度,减少收缩频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佛手散对缩宫素诱发小鼠的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0.
赤雹根总皂苷对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镇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赤雹根总皂苷对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CA)制备大鼠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疼痛模型,分别给予赤雹根总皂苷(160、80、40mg.kg-1),以及雷公藤12mg.kg-1阳性对照药治疗,以关节炎指数、痛阈和疼痛级别为指标,评价其对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的镇痛作用。结果:赤雹根总皂苷各剂量均能明显降低大鼠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的关节炎指数,提高其痛阈,降低其疼痛级别。结论:赤雹根总皂苷对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