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黄洁  余莉新 《云南医药》2005,26(4):360-361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广泛使用,甚至滥用,造成耐药的细菌越来越多,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日益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有5000万人携带耐药菌[1],感染的致病菌逐渐上升,已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因此让临床医生及时了解病原菌的构成比及耐药情况,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滥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材料与方法2002-2003年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的尿液、痰液(包括咽拭子),分泌物、脓汁、引流液、血液等标本,共计1009份。选用青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阿米卡星等18种抗生素纸片,均购自上海科华有限公司,经标准鉴定后使用。肠杆菌科、非发酵…  相似文献   
92.
目的 了解深圳市青年人(包括:高中生、青工、暗娼等)生殖道感染防治知识、知识的来源、性行为,安全套使用,对生殖道感染防治的需求和建议,以便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殖道感染项目指导工具(PGT)的方法,对深圳市福田区和布吉镇的部分青年人共计121人进行了现场快速评估。评估方法包括个人深入访谈和小组访谈。结果 深圳市的青年人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水平差距很大,存在很多误区,知识片面:对安全套的作用认识不足,以到私人诊所就医为主,认为公立医院看病不方便,医生态度不好,价格太责。他们希望通过多渠道获取知识:建议增加针对他们的咨询点和咨询电话,到医院看病不受歧视,增加一些针对他们的通俗易懂的宣传画册,开设适合他们特点的讲座。结论 PGT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非常适合在中国推广。为了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生殖道感染.性病和艾滋病,在青年人中进行广泛的性和生殖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也非常紧迫。这是关系到造福子孙后代的意义深远的事业。  相似文献   
93.
喹喃克林缓释剂对家兔输卵管的封堵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含量的喹喃克林缓释剂对家兔输卵管的封堵效应,为临床寻找一种安全可靠的新型节育方法。方法:将经产、末孕的雌性家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6~9只,麻醉后用手术方法将5种不同含量的喹喃克林缓释剂分别放置于各组家兔输卵管峡部附近。1~2月后用通液试验和输卵管结缔组织增生程度为指标判断喹喃克林的封堵效应。结果:含喹喃克林10、25、50、75和100mg的缓释剂引起家兔输卵管的封堵率分别为0%、14%、78%、87.5%和100%,结缔组织增生也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喹喃克林缓释剂局部置药呈剂量依赖性地封堵家兔输卵管,具有一定的临床前景。  相似文献   
94.
目的建立人源中国Ⅲ型弓形虫LHG株体外感染猫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体系及体内感染开启有性生殖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其在不同感染条件下在终末宿主细胞内的发育情况。方法人源中国Ⅲ型LHG弓形虫分离株经口感染昆明KM小鼠42d成囊后,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法纯化脑组织包囊,经0.25%m/v胰酶消化释放缓殖子后体外感染猫IECs(1∶10,虫株:IECs)。取含有弓形虫包囊的KM鼠脑组织显微镜下计数,按600个包囊/只经口感染5只3月龄健康家猫,每天收集猫粪便,分别采用镜检及PCR扩增弓形虫特异性529bp重复序列及B1基因检测弓形虫卵囊排泄情况,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鉴定感染猫小肠内裂殖子的发育,分析中国Ⅲ型虫株的体内有性生殖规律。结果LHG弓形虫分离株缓殖子在体外条件下可成功黏附、入侵猫IECs,在细胞内形成“玫瑰花”样结构,4~5d细胞破裂释放虫体,完成无性生殖过程,但未检测到与有性生殖相关的裂殖体、雌雄配子体及合子,且其体外黏附入侵宿主细胞效率显著低于Ⅰ型RH株;但其感染5只猫后,4~6d猫粪便内均检测到弓形虫卵囊,其小肠经IHC和IFA检测在IECs内均出现裂殖体样结构,说明成功开启了有性生殖过程,且效率高于自然条件下的既往报道数据。结论成功建立了中国Ⅲ型弓形虫LHG株体外感染猫IECs体系及高效开启有性生殖实验动物模型,证实该虫株是我国猫科动物的易感虫株,为研究弓形虫有性生殖机制及研制阻断弓形虫卵囊排泄传播药物及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分析2004-2017年全国0~10岁人群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发病趋势。  方法  2004-2017年0~10岁人群乙肝发病数据来自国家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应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发病趋势变化,计算年均变化百分比和年度变化百分比。构建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对乙肝发病趋势变化的影响。  结果  2004-2017年全国0~10岁人群新发乙肝病例共17 007万例,发病率为7.74/10万。Joinpoint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2004-2017年0~10岁人群的乙肝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APC=-12.060 45,P<0.001),2015-2017年(APC=2.28,P=0.907 7)呈无规律变化。出生队列分析发现出生年代越晚的人群,乙肝发病率越低。同时,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结果表明,0~10岁人群乙肝发病率变化受到年龄、时期和队列因素的影响(均有P<0.001)。  结论  2004-2017年全国0~10岁人群的乙肝发病率总体不断降低,2015-2017年间下降趋势有所放缓。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乙肝的防制措施,不断降低乙肝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究桂枝茯苓胶囊联合COOK球囊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仅术后放置COOK球囊,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术后联合服用桂枝茯苓胶囊。比较术后即刻及术后15周时,两组患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析术后15周内,两组患者再粘连预防效果及其余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5周时,两组患者IL–18、TNF–α水平均较术后即刻时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周内,观察组患者再粘连预防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COOK球囊可有效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有助于患者预后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97.
文题释义: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于1993年发现的由二硫键结合的同源二聚体蛋白质,含有134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33-35 kD,是神经营养因子中的一种,属于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的远系成员,在全身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尤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分布较广,具有显著的提高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与分化、抑制运动神经元凋亡、营养外周神经元、调整细胞间信息等作用。 PI3K:是由Sugimoto和Macara等(1984)发现的一种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由一个催化亚基(110 kD,p110 )和一个调节亚基(85 kD,p85 )构成,可特异地使肌醇环上的3位羟基磷酸化,其产物是在3位上有磷酸根的多磷酸肌醇脂,包括3,4-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3,4-P2)和3,4,5-三磷酸磷脂酰肌醇(PI-3,4,5-P3)等,它们都是位于质膜上的第二信使。PI3K是许多生命活动中关键的信号分子,PI3K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细胞的分裂、分化、凋亡等活动。 背景:多穴位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机制不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促进体外运动神经元存活的最有效因子,PI3K/AKT信号通路在保护受损神经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暂没有GDNF/PI3K/AKT通路参与电针促进兔周围面神经再生的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对周围面神经压榨损伤后再生的影响,并从GDNF/PI3K/AKT介导的信号通路角度探讨电针对面神经元的保护机制。 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由西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随机分成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制备右侧面神经颊支压榨性损伤的病理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电针组,模型对照组自然康复,电针组取右侧翳风、颊车、四白、地仓、阳白、颧髎穴位进行电针治疗,1次/d,每次30 min。观察动物面瘫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进行评分;正常组直接取材,模型组分别于术后 1,4,7,14,28 d取含面神经元的脑桥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尼氏染色观察尼氏小体,免疫组化测定GDNF的阳性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3组各时间点面神经元组织中GDNF、PI3K、AKT、P-AKT的蛋白表达。实验方案经西南医科大学动物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20170120001。 结果与结论:①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电针组动物的面瘫症状(患侧口角歪斜下垂,触须倒伏且运动减弱,眼睑上抬不能)恢复较快且完全;②电针组面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尼氏体变化均较模型对照组病理变化轻;③术后各时间点,面神经元GDNF免疫反应较强,阳性细胞数多于模型对照组(除术后1 d,其余各时间点P < 0.001),且面神经元组织中GDNF、PI3K和P-AKT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 < 0.05/0.01/0.001)。提示:电针可有效治疗由压榨面神经颊支引起的周围性面瘫,促进面神经元形态恢复,其面神经元保护机制可能与上调GDNF在面神经元中的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ORCID: 0000-0002-9531-7400(李雷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探讨气垫床对骨科病人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43例骨科病人,随机分实验组123例,对照组120例,进行分别观察。结果实验组所有患者受压皮肤完好无损,未发生压疮。对照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发红,压疮发生率为4%。结论气垫床适用于长期需取被迫卧位的骨科病人,具有防压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通过观察叉头框蛋白O亚型3a(Foxo3a)和p27激酶蛋白抑制剂1(p27 kip1)在电针治疗面神经压榨性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电针促进面神经再生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2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组6只,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18只,建立右侧面神经上颊支压榨损伤模型;电针组18只,建立右侧面神经上颊支压榨损伤模型后予穴位电针治疗。模型组、电针组均于术后4、14、28 d分别随机抽取6只大鼠取材。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面神经元的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面神经元中Foxo3a及p27 kip1的表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面神经元在术后各时间点细胞团更聚集,边界更清晰,细胞数目、神经元突起增多。术后模型组及电针组Foxo3a、p27 kip1蛋白表达量及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术后4、14 d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Foxo3a、p27 kip1蛋白表达量及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均低于正常组(P 0. 05),且电针组低于模型组同期(P 0. 05)。术后第28 d,模型组、电针组Foxo3a蛋白表达量及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8 d,电针组p27 kip1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P 0. 05),p27 kip1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低于模型组同期(P 0. 05)。结论 电针能加快面神经压榨性损伤的修复,其机制可能与促进面神经核团中Foxo3a、p27 kip1的表达量下降、缩短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