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快速脱痂的疗效。方法:对21例病人的深度烧伤创面(成人≤10%,小儿≤5%)使用40%苯甲酸软膏。结果:40%苯甲酸能有效地缩短脱痂时间。小儿用药后均36小时内达到脱痂日的,成人均72小时内坏死组织分离脱痂。未发现全身感染、对正常组织无损伤。结论:应用苯甲酸软膏对小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有利于早期植皮、减少手术打击、缩短疗效。同时也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同时接受肝脏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的肝内局灶性病变48例进行分析,重点对肝内局灶性病变良恶性判断的敏感度、特异性、预期准确度及病理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判断的敏感度为96.7%,特异性为94.1%,预期准确度96.8%,病理类型符合率为84.7%;增强CT则分别为90.7%、92.8%、0.96.7%和86.9%。结论: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与增强CT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病理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1988年6月—2004年6月期间对116例肝硬化脾亢患者实施了部分脾栓塞术,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和凝血功能,B超及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明确肝脾大小和门脉系统血流情况,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防治并发症。结果本组116例手术均成功(100%),术后随访6~12个月,其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并恢复正常,同时其门脉直径、脾血流量和血白蛋白含量较术前改善(P<0.01)。结论部分脾栓塞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一种疗效较好,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2月~2005年7月采用聚焦超声治疗的22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治疗组),1993年~2004年2月前在本院采用皮质激素、雄激素及5-Fu治疗的24患者(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瘙痒均改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瘙痒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病灶面积缩减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治疗组不同病理类型有效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7.69%(1/13),对照组复发率66.7%(2/3)。结论聚焦超声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方便的外阴白色病变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癌血管生成的二维超声造影(2D-CEUS)及三维超声造影(3D-CEUS)表现。方法对21例宫颈癌及20例对照组分别进行2D-CEUS和3D-CEUS检查,观察其血流灌注模式及血管构筑特点,并分析时间-强度曲线(TIC)形态及部分参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2D-CEUS诊断宫颈癌17例,另2例0期原位癌和2例ⅠA1早期浸润癌未被检出。宫颈癌2D-CEUS表现为增强早期病灶区呈均匀性或不均匀性高增强,早于正常肌层;增强晚期病灶内部先减退,周边部呈稍高增强。宫颈癌TIC形态呈"速升速降"或"速升缓降"型,而正常宫颈呈"缓升缓降"型。宫颈癌组较对照组显影时间(AT)、增强时间(△T)明显缩短,增强强度(EI)及单位时间强度变化(k)明显增高(P均0.05),达峰时间(TTP)提前,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EUS显示18例宫颈癌的病灶区血管数目增多,结构紊乱的征象,另2例0期原位癌和1例ⅠA1早期浸润癌未能显示异常血管。宫颈癌组MV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D-CEUS和3D-CEUS的联合运用,有利于提升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可视化及定量研究,为临床准确评估宫颈癌活体肿瘤血管生成提供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超声血管造影在射频治疗子宫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经阴道射频治疗子宫良性肿瘤患者144例,除14例术后未获随访外,余130例术前及术后6个月B超检查观察瘤体变化情况;同时对其中78例作治疗前、治疗后即时,以及术后第1、3、6个月作子宫超声血管造影,评价病灶部位血流变化。对造影组与未造影组作射频治疗疗效比较分析。结果子宫良l生肿瘤治疗前后超声血管造影表像更为直观。治疗后1个月开始超声血管造影疗效评价与6个月常规B超检查疗效一致。同时,表明造影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未造影组(P〈0.05)。结论超声血管造影应用于射频治疗子宫良性肿瘤,操作简便,早期能较准确地判断肿瘤的预后,可显著提高射频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7.
余秀华  施红  李黎  张宏 《人民军医》2009,(7):447-44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和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新型超声造影剂结合超声造影技术,观察子宫局灶性病变73例的血流灌注特点,对子宫肌瘤和腺肌瘤进行鉴别诊断,并与常规超声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验证。结果:采用超声造影检查方法对子宫内病灶检出数目较常规超声显著增多,并且提高了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结论:超声造影能显示子宫肌瘤与腺肌瘤各自不同的血流灌注方式,是术前较理想的鉴别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8.
19.
介入性超声是指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导管等插入体内,或将特殊探头置入体内进行各种诊疗操作。这项技术自本世纪60年代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反复研究和实践,形成了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新分支,并于1983年哥本哈根第三届世界介入性超声学术会议上得以确立。由于该技术具有安全、简便、效果好、费用低,不受放射线辐射影响等优点,近十余年来迅速普及,在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治中占有重要位置。介入性超声所涉及的临床学科介入性超声几乎与所有临床学科有关,其涉及的主要学科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等。同时,介入性超声在某些专科方…  相似文献   
20.
一、心包穿刺术B超引导心包穿刺术是一项简便、安全、直观的技术赔于推广。它克服了传统心包穿刺的盲目性和危险性,临床主要用于:(1)心包抽液,以确定积液的性质,解除心包填塞;(2)置管引流,以对心包腔反复冲洗,多次注药治疗,起到外科手术心包切开引流的作用;(3)心包活俭及心包开窗术。过去心包活检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开胸进行,创伤较大。借助二维超声心动图导向施行经皮穿刺心包活俭,并对反复出现心包积液的病人进行心包胸膜腔开窗术,对部分心包炎、心包肿瘤的病因和病理诊断有重要意义。根据本院开展超声引导监测心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