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67篇
预防医学   9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3篇
  4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目的 为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生物效应作用机制,研究不同剂量单次照射后,人淋巴母细胞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分离、鉴定不同低剂量 γ 射线导致的人淋巴母细胞差异表达蛋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从mRNA水平验证蛋白的差异表达.结果 不同低剂量 γ 射线照射后,双向电泳和质谱分离鉴定得到3个差异表达点: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前折叠素亚单位1(PFDN1),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其中,eIF5A和FABP4的mRNA水平表达变化与双向电泳结果一致.结论 低剂量 γ 射线导致人淋巴母细胞中eIF5A、PFDN1和FABP4等蛋白表达发生变化,差异表达的蛋白有助于阐明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作用机制,并为进一步研究低剂量辐射暴露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52.
目的 探讨团注-实时低机械指数法与连续注射-爆破再灌注-实时低机械指数法超声造影评估肾皮质血流灌注的准确性与可操作性,进一步分析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的意义.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先后以剂量0.5、2.0、5.0 μg·kg-·min-持续滴注多巴胺,用团注-实时低机械指数法与连续注射-爆破再灌注-实时低机械指数法行肾超声造影检查,分析TIC得到造影剂峰值强度(A)、达峰时间(TTP)及拟合曲线得曲线上升支斜率(k),行给药前后各参数配对样本t检验,同时分析各参数与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的相关性.结果 团注方法的时间-强度曲线上升支近似为直线,再灌注法曲线上升支近似两条直线组成;两种方法得出的A值与ERPF显著正相关(r团注 =0.85,r再灌注=0.66),TTP与ERPF显著负相关(r团注=-0.92,r再灌注=-0.76),伽玛函数公式拟合团注曲线得出的k与ERPF无相关性(r团注=-0.13),指数曲线给出的连续注射-爆破再灌注法的k与ERPF显著正相关(r再灌注=0.77).结论 团注-实时低机械指数法和连续注射-爆破再灌注-实时低机械指数法均可较准确地估肾皮质血流灌注,A与TTP分别反映部血流灌注容积与速度;团注方法较连续-再灌注方法更准确、方便;与k相比,TTP更能反映肾皮质微小血管平均灌注速度.  相似文献   
653.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药理学各论部分的教学效果。方法对2010级英护专业学生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2009级英护专业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阶段考试、问卷调查评价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与对照班阶段考试总成绩、主观题成绩进行T检验,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问卷调查反馈较好。结论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654.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对40例VCIND患者和38例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或明显(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不明显(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等)脑血管病的非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观察,进行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测定,及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并进行组间对比研究。结果 VCIND组TT4、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TT3、FT3及TSH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素(T4)水平可能是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VCIND组患者的T4水平显著低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  相似文献   
65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在不同培养时间后对人淋巴母细胞AHH-1细胞CDKN1A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0、0.2、1、3、5、10Gy)的60Coγ射线照射正常人淋巴母细胞AHH-1细胞,在不同维持存活培养时间(0、4、24、48、72、96 h)内收集细胞,抽提总RNA,用实时PCR方法检测细胞中CDKN1A基因mRNA表达水平,观察其随辐照剂量和培养时间的变化。结果 AHH-1细胞中CDKN1A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随辐照剂量的加大而增加,在0~5 Gy之间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性关系(P〈0.05);辐照后培养24 h时基因表达达到峰值,24 h之后呈现下降趋势。结论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人AHH-1细胞会导致CDKN1A基因表达水平在培养24 h内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升高,这种剂量依赖性关系可能适用于电离辐射剂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656.
小儿上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合理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应用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中,肾结石16例,肾盂结石8例,肾盏结石6例,孤独肾伴结石2例,鹿角形结石2例,双输尿管畸形伴肾结石2例;输尿管结石4例.其中,单发13例,多发7例.Ⅰ期碎石有效17例,占85%;Ⅱ期有效3例,占15%.结论 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完全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57.
苹果过敏原Mal d4蛋白抗原表位预测及交叉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预测苹果过敏原Mal d 4蛋白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探讨Mal d 4蛋白与其同源蛋白之间的交叉反应性.方法:以苹果过敏原Mal d 4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采用生物信息软件HNN预测二级结构;运用DNAStar和Bcepred软件预测其B细胞抗原表位,用NetMHCⅡ、NetMHCⅡpan、Syfpeithi及Propred软件综合预测T细胞抗原表位;采用Clustal X1.83、Swiss-Model软件比对同源序列和模拟空间构象.结果:该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B/T细胞共同抗原表位的区域为53~61、85~93.苹果Mal d 4蛋白与桃、芒果、甜樱桃、草莓中的前纤维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88%以上,空间构象相似.结论:苹果过敏原Mal d 4蛋白与桃、芒果、甜樱桃和草莓的前纤维蛋白之间可能存在交叉反应,其优势抗原表位区域可能为53~61、85~93,是后续过敏原改造的重点,为继续深入开展苹果过敏原基础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8.
血糖、血脂对脑出血、脑梗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颖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726-1727
目的探讨脑出血、脑梗死的发病与血糖、血脂的关系,并比较各种危险因素在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中的差异。方法经CT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的脑梗死组42例、脑出血组40例,对照组38例健康受试者。测定三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含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血糖和LDL-C显著升高(P〈0.05),脑出血组血糖和TG显著升高(P〈0.05),其它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比较,血糖、HDL-C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B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TG、LDL-C、Apo-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部分血脂成份共为脑出血、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脑出血和脑梗死的预防应重视对高血脂、高血糖的积极防治,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659.
何颖  张洁  郑煜  丁艳  周华  唐玉红  陈丽 《西部医学》2010,22(6):985-986,990
目的探讨产生内源性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的关键酶血红素氧合酶-2(heme oxygenase-2,HO-2)在新生大鼠延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行石蜡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观察新生大鼠延髓神经核团的分布和不同神经核团中神经元的形态,以及新生大鼠延髓是否存在HO-2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情况。结果在舌下神经核、疑核、巨细胞网状核、面神经核等部位均可见HO-2阳性神经元。结论 HO-2阳性神经元存在于新生大鼠延髓呼吸相关神经核团,提示内源性CO可能参与中枢性呼吸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660.
三产地方格星虫主要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我国沿海3个地区方格星虫的营养成分,为将来研究工作的选材提供依据.方法 以我国沿海3个产地的方格星虫为原材料,制备1、2、3号方格星虫样品,分别测量蛋白质、脂肪、总糖、氨基酸和主要矿物质的含量.结果 经比较,由于产地不同,方格星虫的营养成分有所差异.一般营养成分中,总糖的含量差异显著,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的含量略有不同;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结论 用于此次实验的我国沿海3个地区的方格星虫营养成分有所不同,提示不同环境的方格星虫营养成分可能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