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0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25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2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膀胱癌在中国居泌尿系统肿瘤之首,多见于男性,大多来源于上皮细胞,占95%以上,其中90%以上为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鳞状细胞癌和腺癌较少见.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和临床表现将TCC分为表浅型和侵袭型两类,80%的早期TCC病人表现为无痛、低分化且局限于粘膜层.大部分病人可通过手术和化疗或放疗进行治疗,但其复发率高达70%,2年内复发和转移率高达50%.目前,组织病理学检测和肿瘤分期分级为膀胱癌主要的预后指标,尽管可提供某种程度的预后信息,对复发和生存率有一定意义,但仍有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4.
RNA干扰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多药耐药性的逆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分子干扰RNA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设计针对mdrl基因的SiRNA,转染进MCF-7/Adr细胞;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drl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Pgp表达,MTT法检测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该SiRNA能使耐药细胞株MCF-7/Adr的mdrlmRNA和Pgp表达水平分别显著下调(P<0.01),并使阿霉素对MCF7/Adr的IC50显著降低(P<0.01)。结论RNA干扰可逆转乳腺癌MCF7/Adr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例一,男性,50岁左右。由主动脉弓发出三个分支,自右向左依次为:右、左颈总动脉共干、左锁骨下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右、左颈总动脉共干长55mm,起始处外径16mm。左锁骨下动脉在共干左侧3mm处由主动脉弓 相似文献
16.
RNA干扰(RNAi)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新的遗传学现象,近年来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已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遗传病的基因治疗等领域,成为遗传学研究的新工具。本文就其在遗传学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丙型肝炎病毒(HCV)荧光PCR(F-PCR)试剂盒的研制及与免疫学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用荧光PCR(Fluorescence PCR,F-PCR)方法研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RNA检测试剂盒,通过临床验,春性能,并与免疫学方法比较。方法:F-PCR是PCR和荧光探针杂交技术结合所产生的PCR方法。由于采用完全闭管荧光检测,避免了PCR后处理导致的假阳性污染;又采用了荧光检测技术,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结果:设计合成了HCV F-PCR诊断试剂盒。检测了512份临床血清标本,以美国Abbott公司的HCV ELISA诊断试剂盒和美国Biotronics公司的HCV荧光RT-PCR诊断诊断试剂盒(B-PCR)为对照。阳性率30.5%,灵敏度97.3%,特异性98.1%。结论:F-PC的灵敏度显著优于ELISA,也高于B-PCR;三者的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F-PCR试剂盒可以检测HCV的真实感染情况,对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考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损伤老年鼠左侧穹窿海马伞,造成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害模型。用免疫电镜和形态计量学分析NGF对齿状回分子层受体(NGFr)阳性突触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阳性轴突终未的影响。结果显示:损伤一个月后,损伤侧齿状回分子层NGFr阳性突触前终末、实触后致密物和ChAT阳性轴突终末面积和周长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脑室注射NGF,损伤侧齿状回分子层NGFr阳性突触和ChAT阳性实触终末都有一定的恢复.提示NGF对齿状回分子层受损的NGFr阳性突触和ChAT阳性轴突终未的重构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1个迟发型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OTC)缺乏症的中国汉族家系的基因突变及患者OTC基因外显子序列。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结合PCR产物直接测,鉴定其突变类型。结果:在该家系患者OTC基因中确认了1个新的错义突变E122G,位于第4外显子的保守残基(GAA→GGA)。结论:OTC基因中E122G突变引起迟发型OTC缺乏症,是1个尚未报道的突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