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分析广东地区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探讨H.pylori cagA在不同胃肠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胃粘膜慢性炎症程度及H.pylori定植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Skirrow培养基分离培养得到191株H.pylori,用特定引物对各株细菌的cagA 3′端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鉴定;对其中83例患者再各取胃窦粘膜2块,经HE及Giemsa染色后观察胃粘膜慢性炎症程度及H.pylori定植密度。结果:广东地区H.pylori cagA阳性者占85.3%(163/191);H.pylori cagA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消化性溃疡及胃癌患者的H.pylori cagA阳性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患者;cagA阳性H.pylori菌株在胃粘膜表面的定植密度较cagA阴性菌株更高,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也更为严重;H.pylori的定植密度与其引起的慢性炎症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广东地区cagA阳性H.pylori感染者占绝大多数;cagA阳性菌株较cagA阴性菌株具有更强的致病力,可能引起更为严重的胃肠道损害。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复方消化酶制剂 (达吉胶囊 )对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方案 ,患者年龄 60~ 89岁 ,均有食欲不振、伴或不伴有上腹饱胀、腹部不适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 ,基础疾病包括胃肠疾病、肝胆胰疾病或其他疾病。入选病例经 3d的药物清洗期后随机为 3组 ,分别服用达吉胶囊、复合胰酶制剂 (得每通 )或多酶片 ,疗程 2周。治疗前及治疗每周末通过症状问卷的方法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及记录患者对总体症状疗效的自我评估。 结果 各组治疗后食欲不振症状的严重程度均比治疗前减轻 (P <0 0 5) ;但达吉组与得每通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与多酶片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且达吉组对食欲不振、上腹饱胀和腹部不适的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多酶片组 (P <0 0 5)。 结论 达吉胶囊对不同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疗效确切且安全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通过前期对6个厂家的20个中药浓缩丸品种进行溶散时限的考察,发现部分中药浓缩丸品种存在溶散时限不合格的问题。考察样品中,有近30%的中药浓缩丸品种,其溶散时限超过了120 min,还有近20%的中药浓缩丸品种,其溶散时限接近120 min,而溶散时限是评价中药浓缩丸质量、药物生物利用度以及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本文结合中药制剂理论,对中药浓缩丸溶散时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为合理设计中药浓缩丸制备工艺、增强其临床疗效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serum 25-hydroxyvitamin D_3,25(OH)D_3]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及颈动脉斑块间的关系。方法 T2DM患者272例,检测血清25(OH)D_3水平,根据血清25(OH)D_3水平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Q1组(10.1μg/L)75例、Q2组(10.1~12.7μg/L)67例、Q3组(12.7~18.1μg/L)65例和Q4组(18.1μg/L)65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CIMT和颈动脉斑块,分为斑块组166例和无斑块组106例。比较不同血清25(OH)D_3水平4组CIMT、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比较斑块组和无斑块组血清25(OH)D_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25(OH)D_3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IMT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IMT增加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 Q1组和Q2组CIMT[(1.08±0.13)、(1.05±0.11)mm]高于Q3组和Q4组[(0.91±0.15)、(0.82±0.13)mm](P0.05),Q4组颈动脉斑块率(40.0%)低于Q1组(69.3%)、Q2组(68.7%)和Q3组(64.6%)(P0.05);斑块组血清25(OH)D_3水平[(11.64±10.91)μg/L]低于无斑块组[(17.81±6.50)μg/L](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_3水平与CIMT呈负相关(r=-0.384,P0.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_3与CIMT独立相关(β=-0.28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_3水平增高是颈动脉斑块的保护因素(OR=0.86,95%CI:0.84~0.90,P=0.002)。结论 T2DM患者维生素D缺乏可能促进CIMT增加和颈动脉斑块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脑血管疾病针灸治疗机制有关中外文献的研究,从医学临床、动物实验和发病机制工程学建模仿真研究角度对机灸治疗脑血管疾病机制进行了概括总结.认为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到目前还没有统一高效的方法,传统理疗方法之一的中医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疗效确切,针灸治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将有助于统一高效的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形成和基于现代工程技术和专家知识的智能仪器的研发.  相似文献   
46.
目的建立清利通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栀子、萹蓄、大黄、川木通、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方中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1.8%.结论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7.
药源性急性胃粘膜病变4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92年6月~1998年6月共收住药源性急性胃粘膜病变84例,其中经胃镜检查诊断的有41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8.
病理学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项教学活动中,对促进教与学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必须认识到多媒体教学仍存在着一些缺点,以及运用不当产生的弊端。病理学是一门理论与临床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教学容易产生知识量大、学生不易接受的缺点,因此要求教师在应用中注意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更好的利用这一现代技术服务教学。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结核病专科医院患者胸腔积液中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点.方法 应用WHONET 5.6软件对2020年1-12月本院胸水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55例患者男性占78.04%,共检出292株病原菌,结核分枝杆菌170株,胞内分枝杆菌1株,分枝杆菌外的病原菌共12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4株,革兰阴性...  相似文献   
50.
了解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特点,方法分析国内少见的先天性肾病综合3例,结果和结论:该病芬兰型起病早,常表现低体重及大胎盘,弥漫性肾小球硬化病可较晚,该病预后关蕞有效治疗为肾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