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31.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在辅助生殖技术(ART)黄体支持中的应用.方法:将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本中心94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新鲜周期取卵术后患者,按不同黄体支持方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43例)采用达芙通(地屈孕酮)+雪诺酮(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进行黄体支持;B组(研究组,51例)采用达芙通+雪诺酮+GnRH-a进行黄体支持.结果:B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双胎率、继续妊娠率分别为58.86%、41.83%、27.45%、50.98%,均高于A组(分别为32.56%、18.60%、6.98%、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而两组生化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和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生殖技术黄体支持中加用GnRH-a能改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32.
目的一个连续三代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非进展性非综合症型耳聋家系的临床听力学特征及遗传规律。方法对耳聋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检测,其中一名患者进行颞骨CT扫描检查。绘制遗传图谱并进行遗传学特征分析。结果该家系成员共计18人,耳聋患者11人,其中一例为氨基糖苷类药物致聋患者。该耳聋家系每代及男女均有发病,非药物致聋患者均表现为语前聋、平稳型、全频中度听力下降,听力曲线呈平坦型。结论该家系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表现为全频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该研究为下一步的致聋基因的定位与鉴定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合并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50例HIV/AIDS合并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等相关资料并评价其预后.结果 (1)450例HIV/AIDS合并肾损伤中急性肾损伤90例(20.0%),慢性肾病360例(80.0%);死亡53例,病死率11.8%.(2)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分级升高,HIV-1核酸检测(HIV-1 RNA)载量、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胆固醇血清胱抑素C(Cys C)、糖类抗原125(CA-125)指标升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血清清蛋白定量下降.(3)再次入院率34.2%,终末期肾病12.4%,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7.1%,住院病死率10.4%.结论 HIV/AIDS合并肾损伤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常合并有机会性感染及各种并发症,以慢性肾损伤为主.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艾滋病HAART发生高乳酸血症时CD4+水平与性别的关系。方法将接受HAART治疗中发生高乳酸血症68例患者分为男女两组测定CD4+水平,然后进行比较。结果发生高乳酸血症时CD4+细胞数男性为(396.00±113.17)个/μl,女性为(306.08±136.21)个/μl,t=2.10,发生高乳酸血症的男女两组CD4+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性CD4+水平高于女性。结论艾滋病患者进行HAART治疗发生高乳酸血症时CD4+水平与性别有关,男性CD4+水平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Ber)对高脂兔模型脂代谢和血管硬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2月建立高脂兔动物模型。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普通饲料组(普食组)、高脂模型组、高脂+Ber组[28、112 mg/(kg·d)]、高脂+非诺贝特组[30 mg/(kg·d)]。2月后测定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基甘油(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主动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t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B类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B type 1,SR-B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普食组相比,高脂模型组 TC、TG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内膜出现明显的脂质沉积和泡沫细胞形成,iNOS和SR-B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高脂+Ber处理组血清TC、TG和LDL-C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HDL水平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粥内膜脂质沉积减轻,泡沫细胞明显减少,iNOS和SR-B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Ber具有明显的调血脂和抗血管硬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iNOS和SR-B1基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个案管理综合干预的模式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防治康复效果。方法:有针对性的选取重性精神病患者800例,随机分为个案管理组400例和对照组400例。个案管理组即结合病人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对其实施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工疗以及家庭护理等一种或多种手段进行综合社区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维持基本的药物治疗。分别使用临床印象总表疾病严重度(CGI-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估个案管理组和对照组的病情改善和社会功能恢复情况,并统计治疗期间两组间复发情况和肇事肇祸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在所有治疗评分节点,个案管理组CGI-S平均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治疗终点时PSP减分方面,个案管理组达到(12.8±15.2),而对照组为(4.9±17.1)。其中79.3%的病人改进了≥1个类别(以每10分为间隔进行分类),与对照组的37.8%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3.相比于对照组高达51.50%的复发率,个案管理组复发概率更低(14.25%);4.治疗期间个案管理组肇事肇祸率为4.75%,低于对照组18.75%。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个案管理综合干预的模式能有效改善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减少复发风险,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显著降低肇事肇祸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根据排卵前血清黄体生成素(LH)测定结果来判断排卵时间及安排人工授精时间.方法:测定排卵前的血清LH,根据抽取标本至排卵的时间差将90个周期分为Ⅰ组(24小时内排卵),Ⅱ组(25~48小时),Ⅲ组(49~72小时),Ⅳ组(73~96小时)和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组,并对各组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组的LH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Ⅰ组中占分布最高百分比的LH测定值≥50 U/L,Ⅱ组≥20 U/L,Ⅲ组≥10 U/L.结论:排卵前血清LH的测定有利于排卵时间的估计及人工授精时间的确定.当LH值≥50 U/L时,主卵泡将在24小时内排卵的可能性大;20 U/L≤LH值<50 U/L时,48小时内排卵的可能性大;10U/L≤LH值<20 U/L时,将在48小时后排卵.  相似文献   
38.
为了加强保健药品管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中药保健药品整顿工作的通知>.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2000年底前完成保健药品初审上报工作,现就陕西省保健药品现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考察不同栽培密度对茵陈产量及其主要功效成分合成累积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栽培密度,以提高药材品质。[方法]设置8组不同栽培密度的试验田,分别为15 cm×20 cm(M1)、15 cm×25 cm(M2)、15 cm×30 cm(M3)、20 cm×20 cm(M4)、20 cm×30 cm(M5)、25 cm×20 cm(M6)、25 cm×25 cm(M7)、25 cm×30 cm(M8)。基于不同采收期进行采收,测定生长指标及主要成分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随着栽培密度的减小,茵陈株高、叶柄长度和单株鲜质量逐渐增长,分枝数增加,成活率、茎粗和小区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但茵陈叶长、叶宽无明显变化规律。随着栽培密度的减小,茵陈药材中挥发油含量逐渐增加,总黄酮、绿原酸、咖啡酸及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的茵陈药材绿原酸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限量标准。基于茵陈产量和药效成分含量信息,综合主成分分析对结果进行评价,推荐茵陈的最佳栽培密度为25 cm×20 cm(M6)。[结论]适宜的栽培密度能够有效提高茵陈的产量和...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润肠通便方对老年脊柱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作用,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盲前瞻性研究,随机对我院在2017年7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老年脊柱骨折后腹胀、便秘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在骨折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实验组则使用润肠通便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客观指标(腹痛VAS评分、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及腹胀消失情况、Wexner便秘评分)的改善情况及药物安全性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实验组(88.88%)高于对照组(80.55%);治疗后首次排便出现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肠鸣音恢复率及腹胀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腹痛VAS评分两组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Wexner便秘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实验组下降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润肠通便方对老年脊柱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有明确临床疗效,且早期疗效显著,可更早减轻患者痛苦、改善临床症状,并具有一定安全性,具备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