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大剂量抗坏血酸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泽宝  蔡修熙 《浙江医学》1998,20(11):658-659,661
为观察抗坏血酸(VitC)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疗效,将640例HFRS患者随机分3组,A组(400例)予HFRS常规治疗,B组(103例)予VitC3.0g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滴,每天1次C组(110例)予VitC6.0g加入10%葡萄糖500ml静滴,每天1次,B,C两组疗程均10天,结果B,C组越期率高于A组,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天数及血小板,尿蛋白,肾功能复常时间均短  相似文献   
22.
手足口病相关免疫学指标检测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机体免疫状态。方法收集HFMD患儿外周血,分别进行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gG/M/A和补体C3、C4的测定,以健康儿童、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外周血作对照。结果 HFMD患儿外周血B细胞比例和绝对值较健康对照组和病毒性脑炎患儿组均明显增加(P均0.01)。HFM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部分CD3、CD4比例减低而其绝对值增高,CD8仅绝对值增高,CD3/CD4比值变化不明显,CD16+CD56绝对值增多。HFMD患儿血清IgG和IgA水平比健康儿童明显降低(P0.01),而IgM含量没有明显改变。补体C3和C4水平较健康组也降低(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动能紊乱,表现为B细胞增殖为主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分析6例H7N9禽流感首现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并对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6例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在闵行江川地区发病,均有发热、咳嗽,大多有痰中带血和呼吸困难(5/6),部分患者伴畏寒寒战(1/6)、恶心(2/6)、呕吐(2/6).血常规正常或下降(5/6),淋巴细胞有不同程度下降(5/6),C反应蛋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均明显升高(6/6),胸部CT检查显示双肺磨玻璃样及实变阴影,具有短期内病灶进展快的特点;6例患者中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并最终死亡,2例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存活.结论 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新发传染性疾病,可导致严重的呼吸窘迫综合症,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4.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拉米夫定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之一,但长期应用后,部分患者会发生HBVDNA变异(主要是YMDD),产生耐药,使病情反复,少数患者可出现病情恶化。为减少HBV对拉米夫定耐药性的产生,提高临床疗效,作者自2002至2005年应用拉米夫定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就其疗效和对HBVDNA变异(YMDD)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腺苷蛋氨酸联合苦参碱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苦参碱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保肝、降酶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1 0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苦参碱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苦参碱能明显改善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血清胆红素,缩短凝血酶原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6.
正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已是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临床统计显示,约25%~40%HBV感染者因肝脏反复发作慢性炎症进而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但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1]。肝脏炎症以及慢性纤维化贯穿从HBV感染、慢性肝炎、肝硬化以至于肝癌过程中,然而目前既有的血清标志物对于评估肝脏炎症以及慢性纤维化程度准确度较差,因此,寻找简单易行且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  相似文献   
27.
出血热肾病综合征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出血热肾病综合征(HFRS)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2例HFRS患者的79份外周血标本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结果在HFRS各病期中,T淋巴细胞(CD3+)、CD3+CD4+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在发热期开始减低,低血压少尿期降至最低(P<0.05);CD3+CD8+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CD3-CD19+)百分比在发热期开始升高(P<0.01).结论 HFRS患者各病期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严重失衡,动态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疾病的分期、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8.
赵海红  何泽宝  蔡妙国  林宗梅  余真君 《浙江医学》2016,38(12):915-917,939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晚期肝衰竭合并肝肾综合征(HRS)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30例晚期肝衰竭合并HRS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单纯PE治疗和CRRT联合PE治疗各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相近,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MELD评分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后,PE组血清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和内毒素(LPS)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5),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Na+和K+水平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CRRT+PE组血清TBil、PT、BUN、Cr、Na+、K+和LPS水平均明显改善(均P<0.05);此外,治疗后血清K+、BUN、Cr和LPS水平明显低于PE组(均P<0.05),血清Na+水平明显高于PE组(P<0.05)。CRRT+PE组治疗后MELD评分明显低于PE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PE治疗比较,CRRT联合PE治疗晚期肝衰竭合并HRS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和电解质紊乱,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29.
前列腺素E1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素E1(PGE1)是人体内存在的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PGE1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方面有所报道。国内学者姜藻等[1] 通过动物实验表明前列腺素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是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本文用PGE1治疗病毒性肝炎 ,旨在探讨其对肝纤维化指标 :透明质酸 (HA)和IV型胶原(Ⅳ -C)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87例均系本院 1998年 3月~ 1999年 1月住院的肝炎患者 ,诊断符合 1995年 5月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 1例 ,男 36例 ,女 5例 ,…  相似文献   
30.
甲胎蛋白与肝炎病毒关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甲胎蛋白 (AFP)在出生后 1~ 2年内降至正常 ,成人AFP升高主要见于肝癌 ,亦可见于良性肝病。AFP研究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领域中开展较多 ,国内外许多资料显示[1,2 ] ,肝细胞癌患者AFP升高与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关系密切。目前良性肝病患者AFP升高机制一直未明 ,袁爱力[3 ] 曾观察 82 5例各型病毒性肝炎AFP变化 ,发现HBsAg阳性者 5 6 .1%有AFP升高 ,现就良性肝病AFP升高与肝炎病毒的关系作一探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45例临床资料均来源于台州医院 1996年 1月~1998年 8月住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