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21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273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目的 观察分析枸杞多糖对氯化甲基汞所诱导神经干细胞(NSCs)损伤的影响.方法 取孕16 d SD大鼠胚胎的海马组织,分离纯化得到海马NSCs.将纯化后的海马NSCs增殖、生长10 d后,按随机分组方法 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DMEM/F12培养基);枸杞多糖组(DMEM/F12培养基+枸杞多糖);氯化甲基汞组(DMEM/F12培养基+氯化甲基汞);氯化甲基汞+枸杞多糖组(DMEM/F12培养基+氯化甲基汞+枸杞多糖).分别测定各组生长环境中的海马NSCs分化、生长的情况,观察分析氯化甲基汞对海马NSCs的损伤作用,以及枸杞多糖干预后对海马NSCs的影响.结果 氯化甲基汞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加入氯化甲基汞后的海马NSCs分化后的神经元比例(3.63%±0.62%)和神经元的周长(63.36μm ±5.57 μm)都较空白对照低;枸杞多糖组和其他各组比较,海马NSCs分化后的神经元比例(7.75%±0.59%)和神经元的周长(253.3μm ±11.21μm)都较其他各组高;氯化甲基汞+枸杞多糖组和氯化甲基汞组比较,前者生长环境下的海马NSCs分化后的神经元比例(5.92%±0.98%)和神经元的周长(111.9μm ±6.07μm)较氯化甲基汞组高.结论 氯化甲基汞对海马NSCs的分化、生长具有损伤作用;枸杞多糖可以减轻氯化甲基汞对海马NSCs的损伤作用,并能促进海马NSCs向神经元的分化及神经元的生长.  相似文献   
582.
目的探讨雪灵芝水溶性提取物(arenaria kansuensis aqueous extract,AKAE)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MGC-803细胞经不同浓度AKAE处理,采用MTT法检测受试细胞增殖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KAE处理12 h后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不同时间AKAE处理组MGC-803细胞中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 PCR检测各组MGC-803细胞中cyclin D1、p16和p21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AKAE对体外培养的MGC-803细胞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P<0.05),IC50为(0.134±0.005)mg/ml;经AKAE处理12 h,0.8 mg/ml组MGC-803细胞的 G1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S期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0.2~0.8) mg/ml浓度的AKAE处理,对MGC-803细胞中cyclin D1的蛋白及mRNA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AKAE促进MGC-803细胞中p16、p21基因mRNA 表达,0.2 mg/ml处理组p16、p2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3.3倍和18.5倍。结论雪灵芝水提物(AKAE)对MGC-803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G1期阻滞和对G1期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583.
应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研究腹主动脉瘤直型覆膜支架在径向压握、自膨胀释放及植入后平衡状态3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及各项生物力学指标。建立覆膜支架、压握工具以及目标血管的有限元模型。对圆柱状压握工具沿R轴负方向施加大小为6.50 mm的位移载荷,压握覆膜支架至外径为7.00 mm;将压握工具恢复到原始尺寸,建立血管/覆膜支架接触关系;支架完全释放后平衡状态下,对其内表面均匀施加50~150 mmHg动脉压。分析支架部分在压握与平衡状态下的最大主应变(MPS)峰值及分析后形态、释放状态下变形血管以及覆膜的等效应力峰值(VMS)。在径向压握过程中,金属支架最大压握主应变峰值为5.73%;在自膨胀释放过程中,造成血管壁应力集中的峰值为0.371 MPa,覆膜应力峰值为0.388 MPa;在植入后平衡状态下,支架平均应变为0.0859%,振荡应变为0.0486%,覆膜应力峰值为2.09 MPa,安全因子为8.23。支架部分在各工况下应变处于镍钛合金屈服强度之内,在圆角弯折处应变最为集中;覆膜部分在各工况下应力值也满足e PTFE膜材料的屈服强度。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覆膜支架的结构优化设计以及覆膜材料选择提供一种分析方法, 可以提高覆膜支架的生物力学性能,并给工程设计和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4.
硬性渗出物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早期病症,是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最主要表现,因此对硬性渗出物的准确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提出一种基于背景估计和SVM分类器的眼底图像硬性渗出物检测方法。首先通过背景估计,得到包含亮目标的前景图;然后利用基于Kirsch算子的边缘信息确定硬性渗出物的候选区域,再移除视盘;最后对候选区域进行形状特征、直方图统计特征以及相位特征的提取,采用SVM对候选区域进行分类,完成硬性渗出物的精确提取。对DIARETDB1和HEI MED公共数据库中共248幅眼底图像进行实验,图像水平达到灵敏度97.3%和特异性90%,病灶水平达到灵敏度84.6%和阳性预测值944%。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眼底图像中硬性渗出物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585.
种植牙植入方向的确定是关系到种植远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咬合力中心重建模型的种植定向初步设计方法。利用患者的CT数据、牙颌石膏模型数据、咬合记录数据及咬合力测量数据,构建咬合力中心平衡模型,对患者种植区域咬合力进行定量化研究,完成种植植入方向的初步设计。本方法为种植定向设计提供了重要参照标准和力学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完善现有口腔种植系统外科导向模板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以1例三单位桥缺失患者和5例单冠缺失患者为试验对象,完成了种植定向设计过程及最终种植规划。实验结果显示,近远中向和颊舌向倾角偏差都小于10°~15°的平均种植方向调整量,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86.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失神癫痫患者的认知控制网络(CCN)中功能连接发生了改变。为了探索这些改变相应的结构基础,采用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TI)的纤维束追踪技术,对9名儿童失神癫痫患者和12名正常对照,分别构建了每个人CCN网络的结构连接,然后对两组间的纤维束连接的条数、长度、连接强度、平均部分各向异性值(FA)和平均弥散度(MD)等参数使用双样本T检验进行了统计比较。结果发现患者组CCN网络中主要纤维束上平均FA值显著降低,MD值显著增加(Ps<0.05,Bonferroni 校正),并且左侧前额叶皮层到丘脑的纤维束上平均FA值与病程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1)。本研究结果为儿童失神癫痫患者CCN网络的功能连接异常提供了相应的结构基础,这些白质纤维异常的连接可能是导致患者认知控制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87.
脑电信号(EEG)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可观测脑内活动的动态变化、完全无损检测等优点,常用于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本研究探讨脑缺血后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变化及大脑皮层的功能恢复。利用线栓法建模成功的25只SD雄性大鼠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和左侧中动脉缺血术后4、24、 48 h和1周4个实验组。采用SEP记录法,在术后不同时间段电刺激大鼠的右前爪正中神经支配区,记录对照组和实验组左侧皮层脑电信号,提取SEP,并对安静状态下的脑电进行频谱分析,定量评价左侧中动脉缺血后初级体感皮层SEP及功率谱变化过程。实验结果显示,术后4 h,SD大鼠左侧大脑皮层测得的SEP潜伏期较正常状态显著增大((16.0±1.1)ms vs(33.7±1.3)ms,P<0.01),波幅变小((197.2±13.0)μV vs(25.1±2.0)μV,P<0.01),θ波、α波、β波、γ波的能量明显变小。θ波:(139 367.86±178.66)μV2vs(2.22±0.40)μV2,P <0.01;α波:(5389.33±25.55)μV2 vs(0.23±0.01)μV2,P<0.01;β波:(7911±416)μV2 vs(0.01±0.01)μV2,p<0.01; γ波:(0.30±0.12)μV2 vs(0.00±0.00)μV2,P<0.01。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上述特征与对照组的差距逐渐缩小,但还不能达到正常状态的水平。研究提示,SEP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588.
近些年来,人工视网膜假体的研究成为视觉修复领域的一个热点。文中根据不同的视网膜假体实现方案,概括介绍了视网膜假体专用集成电路的主要种类及实现方法;分析比较了视网膜上假体和视网膜下假体两种实现方式的优缺点。重点论述了视网膜假体专用集成电路中能量和数据收发、全局数字控制器以及神经驱动阵列等模块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视网膜假体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上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及关注问题的展望。  相似文献   
589.
组织工程支架作为细胞生长的载体,在组织工程再生组织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方法在三维支架的理论研究与制备技术方面均已趋于成熟,但制备过程仍存在工艺复杂,有机溶剂难以去除,制备条件不利于保持生物分子活性等问题。近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技术利用优越的传质性与环境友好性,已广泛用于制备各种三维结构的组织工程支架,其中以超临界发泡技术最为经典。三维多孔支架在超临界发泡技术制备过程中,泡孔形貌受材料性质、致孔剂种类及工艺参数等方面的影响。本文就采用该技术制备的多孔支架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同时对该技术控制泡孔形貌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90.
脑部MRI图像的脑组织提取是神经影像学分析的一项重要预处理过程,为提高提取精度,提出一种基于graph cuts的脑组织自动提取方法,主要适用于T1加权MRI图像。首先采用Smith等提出的脑组织提取工具(BET)得到感兴趣区域 (ROI),仅在该区域内用graph cuts方法进行演化;并在graph cuts中加入一个速度限制因子,解决脑组织提取过程中的局部收敛和边界泄漏问题;此外,还采用一种逐层处理2D图像切片的3D数据初始化方法。利用IBSR(Internet Brain Segmentation Repository)网站提供的18组数据,将所提出方法与现有的部分脑组织提取方法(脑组织提取工具(BET)、 脑组织表面提取算法(BSE)、 分水岭算法(WAT)、 混合分水岭算法(HWAT)、 图割算法(GCUT) 和鲁棒脑组织提取算法(ROBEX)),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本方法最接近于标准分割,平均Dice系数达到095,并且在多个评价参数(假阳性率32%和Hausdorff距离96)上都取得最好结果。实验表明,所提出方法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