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65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提高镰旁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65例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和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结果肿瘤位于大脑镰前1/3的有21例,中1/3的32例,后1/3的12例。肿瘤最大径大于6cm的20例,4 ̄6cm的36例,小于4cm的9例。其中有19例累及大脑镰双侧。肿瘤全切除62例,大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15例术后发生一过性偏瘫,出院时均康复。平均随访40月均无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巧经不同手术入路切除镰旁脑膜瘤能提高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2.
Willis动脉环前半部动脉瘤的显微直视手术(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ilis动脉环前半部动脉瘤的显微直视手术(摘要)朱建坤陆永建何伟文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性27例,女性8例。年龄25~68岁,平均33.5岁。病情分级(按Hunt氏分级):Ⅰ级3例,Ⅱ级29例,Ⅲ级3例。手术距末次出血的间隔时间,1周以内2例...  相似文献   
63.
神经导航在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完成191例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并对其平均注册误差,术中病灶的精确定位,正常结构的保护及手术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91例平均注册误差为(1.2±0.4)mm,术中病灶定位准确;全切除154例,次全切除23例,大部分切除11例,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神经功能保留良好。结论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中应用神经导航技术,可以准确定位和切除病灶,保护神经功能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4.
本文在收集899个脑脊液搏动波形(CSFPW)的基础上探索了CSFPW与颅内顺应性的关系,按照CSFPW的谐波关系不同区分为四类CSFPW的平均颅内压(mICP)变化联线与Langfitt等建立的容积一压力曲线很相似,故用观察CSFPW变化对估价颅内顺应性改变成为有可能。这样要比通常使用的容积一压力测试(VPT)简便,而且能持续进行,不需要复杂的数学计算.安全。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应用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近期和中期疗效。分析前、后循环狭窄患者疗效的差异。方法纳入药物治疗无效、采用Wingspan支架治疗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87例(前循环组63例,后循环组24例)。观察治疗近期及中期治疗效果。结果①87例共置入86个Wingspan支架,手术成功率为98.8%。围手术期发生不良事件5例(5.7%)。前循环组3例(3/63,4.8%),后循环组2例(2/2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75例通过DSA或电话获得随访(86.2%;前循环组58例,后循环组17例),平均15(12~48)个月。随访期6例(6/75,8%)发生缺血事件,卒中、TIA各3例,其中前循环组卒中和TIA各2例,后循环组各1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62例(71.3%;前循环组48例,后循环组14例)术后1年行DSA检查。术后1年血管狭窄率为(23±10)%,与术后即刻的(29±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11例(11/62,17.7%)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前、后循环组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8.8%(9/48)、14.3%(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后循环发生再狭窄的患者中,术后残余狭窄率>术后平均残余狭窄率患者所占的比例均高(7/9,2/2)。结论 Wingspan支架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但再狭窄率相对较高;前、后循环部位病变治疗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6.
经股动脉入路建立球囊损伤兔颈动脉狭窄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经股动脉入路制作一种实用、可靠且稳定的颈动脉狭窄模型,用于探讨颈动脉再狭窄的防治。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周组、实验2周组和实验4周组,每组5只,常规喂养。所有动物采用经右侧股动脉入路置入HyperForm球囊,实验组行右颈总动脉定比扩张,对照组行单纯右颈动脉路图显示,术后以普通饮食喂养。实验1、2、4周组实验兔分别于手术后1周、2周和4周处死,并在第4周同时处死对照组兔。右颈动脉分叉近心端1~2cm节段取材送光镜和电镜检查,分别观察血管壁增生情况并计算血管内膜和中膜厚度。结果与对照组比,实验组新生内膜厚度呈持续性显著增加(P<0.01),实验2周组与实验1周组比较及实验4周组与实验2周组相比,内膜厚度均显著增加(P<0.01)。各组中膜厚度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股动脉入路用Hyper Form球囊行颈动脉定比扩张能成功地制作一种稳定、简便可靠的颈动脉狭窄动物实验模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生是造成PTA术后管腔再狭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
目的总结分析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特点及其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显微手术治疗的脑AVM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指标包括年龄,性别,AVM的部位、大小、供血动脉、引流静脉,是否伴有出血及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本组脑AVM患者平均年龄33.1岁;男:女比例为1.4:1;103例中伴脑出血的高达87例(84.5%);AVM位于半球浅表功能区59例(57.3%);小型AVM占47例(45.6%);69例(67.0%)AVM有2根以上的供血动脉;单根引流静脉者占41例(39.8%);显微手术疗效优69例,良14例,差10例,死亡10例。结论脑AVM好发于青壮年;男略多于女:多伴出血;多发生于半球浅表的功能区,其次是脑深部功能区;大小以微型到中型占大多数,巨大型少见:大部分AVM有多根供血动脉,少数有多根引流静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AVM疗效优良、为大多数脑AVM患者的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68.
Onyx胶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应用Onyx胶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初步结果 及经验.方法 采用Onyx胶经血管内栓塞治疗18例影像学证实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治疗过程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15例采用动脉入路、1例采用动静脉联合入路、2例采用静脉入路进行栓塞治疗.13例患者经栓塞后瘘口完全闭塞,3例大部分柃塞,2例部分栓塞,死亡1例.17例患者随访3~24个月,症状完全消失或无加重.造影显示病变1例复发.结论 Onyx胶是血管内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理想材料,通过动脉入路对大多数患者能较好的弥散并栓塞瘘口,短期疗效满意.对于动脉入路难以到达瘘口而静脉窦通畅者,可行动静脉入路或静脉入路进行.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的随访评价.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过表达转录因子E2F1对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E2F1表达质粒,转染293细胞验证其表达,双报道基因系统检测其转录活性。体外培养小脑颗粒神经元,钙磷法转染pE2F1表达,转染pcDNA空载体组作为对照,于转染12、24、48h后运用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转染细胞的核固缩率(即凋亡率);转染pE2F1和pcDNA 48h后的小脑颗粒神经元进行高钾和低钾处理12h,统计细胞凋亡率。结果成功构建pE2F1表达质粒,且证实该质粒具有转录活性。与转染pcDNA空载体组比较,转染pE2F1后不同时间点小脑颗粒神经元的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2F1转染组和pcDNA转染组高钾处理后的凋亡率分别为(12±4)%和(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钾处理后的凋亡率分别为(42±3)%和(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E2F1对小脑颗粒神经元的凋亡无明显影响,但抑制低钾处理诱导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70.
间接脑血管重建手术治疗烟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间接血管重建手术治疗烟雾病治疗效果。方法23例经DSA证实为原发性烟雾病。5例采用脑-颞肌贴敷术(EMS),8例采用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贴敷术(EDAS),10例采用脑-硬膜-动脉-肌肉贴敷术(EDAMS)。结果23例患者随访6~56个月,平均25.2个月,均未再发生脑缺血或脑出血。15例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恢复正常。23例术后复查DSA或MRA,除2例DSA与术前相同外,其余21例颅底异常血管网不同程度减少并伴侧支血管形成(改善率达91.3%)。结论间接血管重建手术治疗烟雾病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