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1篇 |
综合类 | 14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7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 探讨 HSP27/72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和康颈颗粒对HSP27/72表达的影响.方法 150只大鼠先分层,再随机分成6组,造模给药3月后,急性失血法将大鼠处死,取颈5-7椎间盘,进行指标检测.结果 各组椎间盘组织中均有HsPs的表达,在退变较重的颈椎椎间盘组织中HSP27的表达减少,而HSP72的表达无明现显差异.结论 HSP27的表达能够抑制颈椎间盘的退变,HSP72则无明显作用.康颈颗粒剂能够减缓HSP27表达的减少,从而保护颈椎间盘. 相似文献
52.
磁治疗带预防髋膝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评价磁治疗带预防髋膝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48例接受髋膝周围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预防组术后应用磁治疗带治疗,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预防措施,术后4-7d行患侧静脉造影,了解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中8例发生DVT占33.3%,预防组中1例占4.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磁治疗带能安全,有效地预防髋膝关节及其周围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3.
何伟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4):59-60
<正>2005年3月~2007年3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6例患者均来自门诊,临床上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治疗前未用过其他药物,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 相似文献
54.
55.
56.
目的观察2例盆腔肿瘤患手术后行下腹部放射治疗,引起腹痛、腹泻及下腹部弥漫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并肠梗阻,由于对食物没有进行科学选择,致腹泻不能控制,腹部切口裂开长18cm、深达腹膜,切口大量渗液患行营养支持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
目的:比较全内窥镜下椎板间隙技术和侧后路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腰椎全内窥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5例,全内窥镜下侧后路技术治疗34例,椎板间隙技术治疗41例,观察两种术式临床疗效(Nakano标准)、并发症等。结果:侧后路技术治疗的34例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椎板间隙技术治疗的41例中3例术中,硬膜撕裂。两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差异不显著。经6个月随访,疗效优良率椎板间隙技术87.80%,侧后路技术88.24%(P>0.05)。结论:全内窥镜下椎板间隙和侧后路技术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短期疗效均满意,宜根据椎间盘突出位置、大小、性质选用。 相似文献
58.
患者:熊某,女性,34岁,农民,以主诉进食后间断胸骨后疼痛三年,逐渐加重而来我院就诊,经食管钡餐检查,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而住院。食管钡餐检查:诊断:食管平滑肌瘤。纤维胃镜检查:进镜距门齿22cm处,食管后壁偏右侧可见一扁平隆起,该隆起约有1.5×0.5cm大小,粘膜色泽正常,蠕动正常,且可见搏动。于隆起处咬检,病理结果:少量鳞状上皮慢性炎细胞浸润,诊断:食管平滑肌瘤。行开胸肿瘤病灶切除术,术中发现食管并无肿瘤存在,经术中内镜检查:食管内隆起仍存在,通过食管松解后隆起消失,最后发现该隆起是从主动脉弓的后壁… 相似文献
59.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膝关节骨折脱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探讨用螺旋CT三维重建评价髋、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髋关节折脱位7例,胫骨平台骨折4例,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结果:11例15次检查均取得清晰立体图像,且可消除某一骨性结构,单独观察髋白骨折、股骨头骨折或胫骨折情况,还可消除术后扫描图像的金属放射状的伪影。 相似文献
60.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组织形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髂骨松质骨的骨结构参数和骨转换参数.方法:在14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验组)和12例同期住院的青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对照组)中进行内固定手术的同时获取髂骨,作骨组织形态计量测定.结果:实验组髂骨骨结构参数中骨小梁体积(TV/BV)、骨小梁密度(Tb.N)、结点末端比(NT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骨小梁间距(Tb.Sp)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髂骨骨转换参数中平均类骨质宽度(Os.Th)和骨形成表面(OS/BS)两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骨吸收表面(ES/BS)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其骨结构退变可能是导致其结构强度下降、发生骨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