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8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由于生物学行为活跃,大约50%的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晚期,这部分患者初期无法行根治治疗,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为姑息性化疗或最佳支持性治疗,患者生存期有限。通过转化治疗有可能使部分初始不可切除或潜在可切除的晚期胃癌患者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机会,进而延长生存时间。特别是近几年,通过转化治疗使晚期胃癌患者获得根治机会、延长生存时间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但是转化治疗方式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本文拟就转化治疗的策略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在转化治疗选择方案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2.
53.
闫滢  胡冰  王刚  季楚舒  江丰收  何义富  王勇  孙玉蓓 《安徽医药》2011,15(11):1416-1417
目的比较紫杉醇(PTX)联合奈达铂(NDP)与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5-FU)作为一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研究晚期食管鳞癌共42例,分为A、B两组。A组予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B组予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每例至少完成2个周期的化疗,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有效率为66.67%,1年生存率为42.86%。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有效率为38.10%,1年生存率为33.33%,两组的疗效及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较后者毒性反应轻。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疗效高于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5-Fu)方案与顺铂联合5-Fu在老年食管癌辅助化疗的安全性。方法观察组(27例):奈达铂75~8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5-FU 500~75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每21天为1周期。对照组(23例):顺铂75~80mg/M2分3天静脉滴注第1~3天+5-FU 500~75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每21天为1周期。结果化疗前后卡式评分标准改善率观察组达85.19%,对照组为56.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血液学毒性,肝、肾功能损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在老年食管癌辅助治疗中对于生活质量提高略好于对照组,且毒不良反应能耐受。  相似文献   
55.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 ,AITL)属于常见的侵袭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PTCL).占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15%~20%[1],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的1%~2%,AITL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为多.病程呈侵袭性,起病较急,以广泛的淋巴结受累、结外疾病、免疫性溶血及多克隆的高丙种球蛋白血症为特点,诊断主要依靠活检后免疫组化,AITL肿瘤细胞经常表达一些T细胞相关抗原,包括CD3, CD4,CD10,CD45RO,BCL6,CXCL13,PD-1等,提示记忆辅助T细胞是肿瘤的起源细胞,其中CD10、bcl-6和CXCL13可作为AITL的特异性性免疫标记,此外有学者认为分析原癌基因c-Maf的免疫组化可以从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unspecified,PTCL-U)中区分出AITL.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CHFR甲基化水平与晚期食管癌对紫杉醇化疗的关系。方法 10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以紫杉醇方案化疗,最终92例患者按要求完成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检测CHFR基因甲基化水平与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CHFR基因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呈高频率的甲基化,其甲基化频率为21.7%。甲基化的患者缓解率高于非甲基化的患者(70.0%/41.7%),甲基化的患者无病进展时间长于非甲基化患者(6.3个月/5.7个月)。ECOG评分亦会影响无病进展时间。其他临床因素与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时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HFR甲基化水平可能与晚期食管癌患者对紫杉醇化疗疗效和无病进展生存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57.
何义富  季楚舒 《山东医药》2010,50(8):111-113
结直肠癌(CRC)是消化道最常见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85万例、死亡50万例,美国CRC占恶性肿瘤发病的第3位和因肿瘤死亡的第2位。CRC正成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在大中城市,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改变,CRC发病率的上升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8.
何义富  季楚舒  胡冰 《山东医药》2012,52(36):95-97
目前的研究表明,无论是食管癌高发区还是胃癌高发区,远端胃癌的发生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食管胃连接部(EGJ)肿瘤的发生率却明显上升[1]。由于该部位的肿瘤缺乏明确的定义,一些人习惯将这些肿瘤看作食管远端癌,另一些人则按近端胃癌治疗,还有一些人把这一部位的肿瘤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病种。从而使得对这一部位肿瘤的定义、分型以及治疗方法产生不一致,也阻碍了学术间的交流。现将此类肿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东亚人群饮用绿茶与胃癌发病的关系。方法以"(茶OR绿茶)AND(胃癌OR胃肿瘤)"的中英文分别检索国内外大型数据库,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以饮用绿茶与胃癌发病关系的比值比(OR)为统计指标,用STATA11.0软件对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英文8篇,中文2篇,累计病例4 135例,对照29 512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高剂量绿茶摄入组较低剂量绿茶摄入组对胃癌发病的保护作用显著增强[OR=0.75,95%CI(0.64,0.87)];亚组分析显示摄入高剂量绿茶对中国和日本人群中均能减少胃癌发生的风险[中国:OR=0.63,95%CI(0.47,0.84);日本:OR=0.81,95%CI(0.67,0.98)]。结论东亚人群高剂量饮用绿茶对于胃癌发病具有保护作用,仍需大量深入细化的研究来阐明各种相关因素在绿茶降低胃癌发病风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了解75岁以上老年人院内肺部念殊菌感染的致病特点和对氟康唑治疗的敏感性。方法对31例老年病人的临床特点、痰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龄老年有较严重基础病和伴发症、有多种抗生素、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史是引起肺部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临床症状严重,混合感染率高(83.8%),院内感染率高(29.8%),经包括氟康唑抗真菌等综合性支持治疗,总有效率85.6%。结论 念珠菌属是高龄病人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真菌,应予高度重视,关键早期预防,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