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94篇 |
免费 | 242篇 |
国内免费 | 22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0篇 |
儿科学 | 47篇 |
妇产科学 | 18篇 |
基础医学 | 247篇 |
口腔科学 | 101篇 |
临床医学 | 963篇 |
内科学 | 302篇 |
皮肤病学 | 170篇 |
神经病学 | 202篇 |
特种医学 | 17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388篇 |
综合类 | 1709篇 |
预防医学 | 668篇 |
眼科学 | 63篇 |
药学 | 500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571篇 |
肿瘤学 | 1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131篇 |
2022年 | 131篇 |
2021年 | 137篇 |
2020年 | 105篇 |
2019年 | 119篇 |
2018年 | 119篇 |
2017年 | 111篇 |
2016年 | 111篇 |
2015年 | 139篇 |
2014年 | 265篇 |
2013年 | 204篇 |
2012年 | 243篇 |
2011年 | 281篇 |
2010年 | 288篇 |
2009年 | 307篇 |
2008年 | 322篇 |
2007年 | 335篇 |
2006年 | 325篇 |
2005年 | 343篇 |
2004年 | 302篇 |
2003年 | 204篇 |
2002年 | 210篇 |
2001年 | 198篇 |
2000年 | 221篇 |
1999年 | 151篇 |
1998年 | 96篇 |
1997年 | 83篇 |
1996年 | 90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93篇 |
1993年 | 69篇 |
1992年 | 89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56篇 |
1988年 | 54篇 |
1987年 | 48篇 |
1986年 | 37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3篇 |
1975年 | 5篇 |
1974年 | 4篇 |
195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探讨在综合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对颌面外伤整形缝合患者心理变化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颌面部外伤清创整形缝合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50例。传统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实施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心理护理组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患者术后恢复优良率(94.00%)高于传统护理组(80.00%),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心理护理组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4.00%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护理满意率80.00%,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传统护理组(16.0... 相似文献
73.
小针刀对移植于裸鼠的人皮肤增生性瘢痕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小针刀对移植于裸鼠皮下人增生性瘢痕真皮组织Ⅰ、Ⅲ型胶原蛋白的作用。方法将6例人无表皮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分别移植于24只裸鼠背部皮下,建立增生性瘢痕裸鼠动物模型。术后10天,分为对照组、0.1mg/ml曲安奈德组、0.2mg/ml曲安奈德组和小针刀组,每组6只,14天取材,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变化。结果Ⅰ、Ⅲ型胶原分布于各组成纤维细胞的胞浆及组织中。图像分析结果,0.1mg/ml曲安奈德组和0.2mg/ml曲安奈德组Ⅰ、Ⅲ型胶原含量(0.09±0.03,0.11±0.05;0.12±0.02,0.11±0.01)低于对照组(0.17±0.04,0.19±0.03)(P〈0.05);小针刀组Ⅰ、Ⅲ型胶原含量(0.12±0.02,0.12±0.02)与曲安奈德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针刀可降低移植于裸鼠皮下增生性瘢痕真皮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评价两种光敏剂对鲜红斑痣的光动力学疗法(PDT)疗效的影响,进一步评价该疗法治疗鲜红斑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就诊顺序,将30例鲜红斑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进行PDT,一组接受癌光啉(PSD-007),另一组接受血卟啉单甲醚(HMME),3个疗程后总结分析两种光敏剂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PSD-007组的患者完全治愈率为33.3%,明显高出HMME组的6.7%;显效率前者为100%,而后者仅为80%.结论 PSD-007作为光敏剂的光动力学疗法的疗效优于HMME-PDT;PDT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和吗啡复合罗哌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胃手术患者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1~2级择期胃部手术成年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30)和吗啡组(M组,n=30)进行PCEA。记录术后2天患者的VAS评分,恶心呕吐、瘙痒、低血压、尿潴留等副作用。结果 S组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1。术后第1天S组恶心呕吐、瘙痒和低血压的发生率也低于M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胃手术术后硬膜外镇痛时,尿潴留的发生率很低,恶心呕吐、瘙痒和低血压的发生率也低于吗啡,提示术后持续导尿并非必须。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 资料与方法 对31例手术不能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行CT引导下植入 125I 放射性粒子治疗.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重组胰腺肿瘤的三维立体图像,计算出 125I 粒子植入的数量和剂量分布率,在CT引导下将 125I 粒子植入胰腺肿瘤内,采用 125I 粒子活度为0.5~0.8 mCi/颗,相隔1.0~1.5 cm植入,避开血管和胰管及周围重要脏器.10例同时行吉西他滨和5-氟尿嘧啶(5-Fu)动脉灌注治疗,3~4周期. 结果 31例的肿瘤平均直径为5.8 cm.治疗后随访2~25个月,术后患者顽固性疼痛症状明显缓解(P<0.05),Karnofsky评分显著提高(P<0.05).平均术后2~5 d疼痛开始缓解.术后2个月CT随访,肿瘤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6例,无变化(NC)9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CR+PR)为61.3%.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31个月.Ⅱ、Ⅲ及Ⅳ期粒子植入术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11及6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9%、70%、58%和44%、30%、0%.10例术后行吉西他滨和5-Fu动脉灌注治疗3~4周期,其中3例合并肝转移患者,则同时行化疗栓塞术.2例术后随访发现2颗粒子迁移至肝脏.在随访过程中未见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胰瘘及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 结论 CT引导下植入 125I 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近期疗效确切,具有很好的姑息止痛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和观察. 相似文献
77.
目的考察并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用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尿毒症心肌病的疗效.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3例,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西医基础治疗及心室逆转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组23例及中医治疗组20例进行比较.三组疗程均为9个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3例,治疗前后患者左室功能及左室结构指标大多均有所改善(P<0.05、P<0.01、P<0.001),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中医治疗组.结论以痰瘀为主的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降压等对症治疗,可在一定时期内改善尿毒症心肌病,且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78.
79.
80.
陈跃辉王以伍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1):68-71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高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高校信息化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由于高校网络安全体系防护能力的参差不齐,以及高校对自身网络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导致高校成为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重灾区。高校网络安全风险防控应从体系建设着手,从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安全服务体系等多方面进行建设,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社会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推进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维护好高校网络空间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