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伟  任现志 《国医论坛》2009,24(1):52-54
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 hritis,HSPN)是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儿科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现代医学关于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与感染和变态反应有关,约1/3患者有细菌、病毒等前驱感染史,1/4患者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如抗生素、鱼虾、乳类等),虫咬、预防接种疫苗、寒冷刺激等亦可诱发。  相似文献   
62.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方法研究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小儿病毒性肺炎为范例,提出采用文献研究分析、专家意见集成,并按照循证医学要求进行临床研究的方法,在系统评价各方面指标用于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的灵敏度、信度、效度及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包括疾病疗效评价、证候疗效评价、合并症发生率和合并用药率评价、安全性评价、卫生经济学评价的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3.
目的归纳总结核转录因子-κB与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关系及中药调控机制。方法通过查阅近10年的相关文献,探究核转录因子-κB与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关系及中药调控机制。结果核转录因子-κB是一种介导细胞内信号转导的核转录因子,与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生密切相关。中药可调控系膜增生性肾病中NF-κB/Ik B的表达,延缓肾脏的损伤。结论核转录因子-κB通过上调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表达诱发炎性反应、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中药可减轻系膜区的炎症反应,从而抑制系膜细胞的增生,这类中药多具有清热、益气、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64.
目的:论述近年来关于黄芪、水蛭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Medline查询国内外最新相关报道,并做针对性整理。结果: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报道较多,而益气活血化瘀法已经成为新的关注点。结论:益气活血药黄芪、水蛭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确切,既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又可改善西药的局限性,减少不良反应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胸部物理治疗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类肺部疾病。为探讨其疗效,我们对肺部物理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进行了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支气管肺炎患儿(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过敏性紫癜肾炎的证治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发表的使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文献,对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主要证型及用药规律、激素使用不同阶段中药使用规律及随证加减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符合标准的临床文献共79篇,涉及中药分15大类,居前5位的是清热药(28.8%)、补虚药(21.6%)、止血药(14.6%)、活血化瘀药(10.2%)、利水渗湿药(8.9%),辨证分型主要有风热伤络证(11.3%)、热毒迫血证(28.4%)、湿热瘀阻证(21.8%)、阴虚火旺证(11.9%)、脾气亏虚证(8.4%)、脾肾两虚证(14.8%)。归纳统计得出激素诱导期以清热、补阴药为主,减量期以补气、补阳药为主,维持期以归脾肾两经药物为主。结论:本研究验证了“风、湿、热、毒、瘀、虚”为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中医学病因,治疗上提倡早期清热解毒、凉血祛风,中期解毒化瘀、凉血止血,后期养阴活血、滋肾清利。使用激素的患儿可根据阶段不同而加用清热凉血药及补气血阴阳之品。  相似文献   
67.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其病因复杂,临床特点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病程较长,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且缺乏特殊的治疗方法,是当前倍受儿科工作者及家长关注的话题。常见的因素主要有:年龄、营养因素偏食或长期食欲缺乏,未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调配不当,造成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病、贫血等,患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反复多次发生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68.
活血通腑法是治疗哮喘发作期的重要法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瘀痰关联、肺肠相关的机理,提出活血通腑法是治疗哮喘发作期的一个重要治则。阐述了活血化瘀可以去除哮喘之病根,通腑祛邪能够急折哮喘危重之病势。  相似文献   
69.
文章从TGF-β的生物化学特性和TGF-β在诱发系膜增生性肾病中的作用以及中医药拮抗TGF-β诱发系膜增生性肾病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TGF-β在系膜细胞增生性肾病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以及中医药能拮抗TGF-β,从而抑制或者缓解系膜增生性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通络法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预防作用;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继发肾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将68例入组前均无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凉血化瘀通络复方中药颗粒丹芍颗粒Ⅲ号治疗,对照组33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尿N-酰-β-D-葡萄糖苷酶(尿NAG)、尿-β-D-半乳糖苷酶(尿GAL)的变化情况;随访结束后,回顾性分析68例HSP患儿,分肾损组与非肾损组,对继发及未继发肾损害患儿的临床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皮疹反复情况及腹痛、关节痛不同肾外伴随症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尿常规异常例数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周末、12周末、治疗结束后随访12周末尿m-Alb均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同时期尿NAG变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GAL变化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继发肾损害以男性患儿居多(男∶女=2.07∶1),发病年龄平均(9.7±3.28)岁,明显高于无肾损害组(7.8±1.46)岁,(P<0.01);肾损害的发生与性别、病程及关节症状无明显相关(P﹥0.05);发生肾损害与未发生肾损害者皮疹反复率分别为70.0%、28.9%,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分别为63.3%、34.2%,两组对比有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化瘀通络法可降低HSP患儿尿常规异常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及尿NAG的排泄量,能够有效地预防儿童HSP肾损害;HSP肾损害的发生与性别、病程及并发关节症状无明显相关,年龄较大、皮疹反复及并发消化道症状者易并发肾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