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精神病患者可同时伴有躯体疾病,住院精神病患者由于精神病的特殊性、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可以导致躯体疾病,精神病患者对自身患有躯体疾病缺乏主诉,极易延误病情,导致发生严重躯体疾病而要求会诊。我们通过调查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躯体疾病的会诊情况,分析其患病的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质量。我们对2007—2009年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躯体疾病后会诊的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地区的学生家长分担餐费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推动“营养改善计划”合理实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科学数据。  方法  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中国22个省726个国家试点县,分别按照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和其他供餐3种供餐方式,抽取8 109所小学和初中作为调查对象纳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县、学校基本情况和家长分担餐费状况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家长分担餐费的相关因素。  结果  2019年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县,家长分担餐费的学校占全部监测学校的30.2%。在中、西部地区,家长分担餐费的学校比例分别为51.5%,20.3%;在家长分担餐费的学校中,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中、西部学校的学生家长分担餐费的金额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1.78,89.54,P值均<0.01),中部小学生家长分担餐费≥2元的比例为38.7%,西部为4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部地区,学段为初中或九年一贯制,供餐模式为食堂供餐或其他供餐,学校规模为大型,营养膳食补助用于午餐,中、高家庭收入水平,中、低监测县投入水平,监测县有其他营养公益项目,监测县工作经费不足的学校家长分担餐费的比例更高(OR值分别为3.22,1.51,1.36,1.74,3.74,1.38,11.58,2.40,3.15,1.50,2.12,3.36,1.34,P值均<0.05)。  结论  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校学生家长分担餐费比例较低,可能受经济水平、供餐模式、学校规模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抑郁发作患者中焦虑兴奋症状出现的情况.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以及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06例抑郁发作患者进行调查评估和分析.结果 (1)精神焦虑、躯体焦虑、焦虑心情、激越、紧张、易激惹、言语速度和数量、破坏攻击行为、愤怒、言语思维障碍、敌意、思维联想加快等症状在抑郁症中分别占有一定的比例.(2)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14的病例数87例,占总数82.9%,Young躁狂评定量表总分≧6的病例数15例,占总数17.4%o结论大多数抑郁患者有焦虑表现,部分抑郁症有类躁狂症状并到达了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其容易引起患者糖代谢异常、血脂升高以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屡见不鲜,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代谢综合征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药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关性代谢综合征,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双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缓释剂和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9例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5)。研究组应用碳酸锂、丙戊酸钠缓释剂以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周,对照组应用丙戊酸钠缓释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用Beck-Rafaelsen躁狂评定量表(BRMS)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BRMS分值明显下降(基线为27.7±7.8,第6周6.0±3.4),对照组BRMS分值也下降(分别为28.5±5.5,7.8±2.1),但是研究组从第2周末起BRMS分值改善比对照组明显。研究组第6周末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1.4%、28.5%,χ2=5.0,P=0.03)。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双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缓释剂联合碳酸锂)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一种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缓释剂)控制躁狂发作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国11~14岁儿童甜食摄入状况,及其与近视患病率、近视程度的关系。方法 在2019—2021年实施“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的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个城乡调查点,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将12 397名11~14岁青春期儿童纳入分析。通过问卷收集个人基本情况和近视状况,以及糕点类、蜜饯、糖果类、巧克力、冰激凌等甜食摄入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甜食摄入与近视的关系。结果 11~14岁男、女童每天甜食(糕点类、蜜饯、糖果类、巧克力、冰激凌等)摄入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1.4 g和11.2 g,有33.9%的男童、34.2%的女童每天甜食摄入量≥22 g。每天甜食摄入量为<2 g、2~21 g和≥22 g的男童近视率分别为36.0%、39.2%和41.6%,女童近视率分别为45.9%、51.8%和55.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地区、每周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每天视屏时间、每天睡眠时间和每天含糖饮料摄入量后,相对于每天甜食摄入量<2 g的男生,每天甜食...  相似文献   
17.
合用氯米帕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合用氯米帕明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合用组与对照组,合用组在对照组所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联合应用氯米帕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健康状况问卷量表(SF-36)进行疗效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PANSS评分为39.62±7.82和39.25±6.61,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为35.32±6.25和39.64±6.82,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合用组的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3个因子分及生存质量总分均明显高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组(均P<0.01),合用组上述4个指标以及生理职能方面治疗前后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合用氯米帕明治疗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联合舒血宁治疗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颅底动脉血流特点和对其阴性症状疗效.方法 应用经颅多普勒仪对长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进行颅底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的测定,同时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服用抗精神药物加舒血宁针剂12ml静脉滴注,B组仍用原药物治疗,8周后再行Vm测定,SANS量表评分作组内、组间对照.结果 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TCD异常,各动脉Vm减慢,8周后联合舒血宁治疗组脑血流改善明显,各动脉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及基底动脉(BA)血流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VA无差异(P >0.05).并显示慢性精神患者血流减慢明显.Vm比合用前增加,较对照组增快,有显著差异(P<0.05);合用组阴性症量表减分显著(P<0.05).结论 合用舒血宁可以改善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脑部血流,对阴性症状改善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9.
顾成宇  邢葆平  张滢  任志斌 《浙江医学》2016,38(10):715-717,,721
目的探讨枸橼酸坦度螺酮在新型抗抑郁药所致性功能障碍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82例符合DSM-IV-TR药物所致性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随机分为枸橼酸坦度螺酮研究组(研究组)41例和安慰剂对照组(对照组)41例,分别予枸橼酸坦度螺酮40mg/d和安慰剂治疗6周,在基线和治疗第2、4、6周进行临床评估,采用亚利桑那性体验量表(ASEX)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在第4、6周ASEX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在治疗第2、4、6周ASEX总分低于基线(P<0.01)。对照组在第2、4、6周ASEX总分低于基线(P<0.01)。对照组ASEX总分第4周与第2周相比、第6周与第4周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TESS总分在第2周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TESS总分在基线、第4、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抗抑郁药所致性功能障碍可能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存在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期间引起体重和血糖升高的差异。方法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符合标准的6项研究进行分析,评价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过程中出现体重增加和血糖升高的差异。结果齐拉西酮组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体重增加发生率分别是4.0%和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升高的发生率分别是1.3%和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齐拉西酮和奥氮平虽都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种良好的药物,但是它们的副作用,特别是体重增加和血糖升高存在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