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发展目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高等教育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立需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构建高等学校分类体系,更新教育观念,科学合理分配财政投入,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加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文章围绕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性、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内涵、如何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2.
槲皮素和8-Br-cAMP对Eca-109细胞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槲皮素和 8 Br cAMP对Eca 1 0 9细胞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Eca 1 0 9细胞随机分成 3组 :①Br组 ,加 8 Br cAMP至终浓度为 2× 1 0 -5mol/L ;②Q组 ,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 4 3μmol/L ;③C组 ,不加任何药物 ,只加入新培养液培养。 3组细胞同时培养 4 8h后 ,分别提取mRNA。将野生型 (wt)p5 3、p1 6和p2 1WAF1cDNA分别制备成生物素标记的探针 ,以mRNA斑点印迹阵列显示Eca 1 0 9细胞wtp5 3、p1 6和p2 1WAF1基因的表达。将 3组细胞分别滴片 ,同时进行分化染色 ,记数分化和增殖细胞比率。结果 :与C组相比 ,Br组和Q组wtp5 3、p1 6和p2 1WAF1mRNA信号增强 ,P <0 .0 1 ;Br组和Q组分化细胞比率显著提高 ,P <0 .0 1。结论 :槲皮素和 8 Br cAMP皆可通过上调wtp5 3、p1 6和p2 1WAF1基因的表达 ,抑制Eca 1 0 9细胞增殖 ,诱导Eca 1 0 9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建立生物素-链霉亲和素ELISA检测血清CTGF的方法(简称“系统ELISA血清CTGF法”),初步评估CTGF在诊断慢性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生物素化抗CTGF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建立生物素-链霉亲和素ELISA方法,测定CHB患者血清CTGF水平.264例CHB患者根据肝穿刺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脑脉通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BMSC)动员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方法:202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rG-CSF)组、脑脉通组和脑脉通联合rG-CSF组(联合组)。采用改良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rG-CSF组和联合组大鼠分别于术前3 d和术后2 d皮下注射10 μg/(kg·d) rG-CSF,脑脉通组和联合组灌胃脑脉通。术后早期(2 d和3 d)和后期(7 d和14 d)观察大鼠神经功能变化;腹主动脉取血,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4阳性细胞数量;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CD34、caspase-3、Fas和FasL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模型组大鼠外周血和脑组织CD34阳性细胞增加,分别于3 d和7 d时达到峰值;各治疗组尤其联合组脑组织CD34表达增强明显。各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rG-CSF组7 d和14 d时的神经功能评分增加,联合组较rG-CSF组的变化显著。模型组脑组织2、3和7 d时的Fas、FasL及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rG-CSF组2 d时FasL,各联合组Fas、FasL及caspase-3表达均减弱;联合组7 d和14 d时的Fas、FasL及caspase-3表达较rG-CSF组减弱;各实验组14 d时Fas、FasL及caspase-3表达较3 d时减弱。 结论:脑脉通和BMSC动员在改善大鼠脑缺血中、后期神经功能和抑制细胞凋亡方面存在交互效应,其作用可能与脑脉通使BMSC动员后早期的Fas和FasL表达下调,以阻抑caspase-3引起的凋亡瀑布反应,进一步抑制促凋亡基因Fas和Fas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5.
摘要:目的 建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性测定的快速连续监测法。 方法 摸索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检测 HBsAg 的反应时间条件,建立短时连续检测程序。 使用分类回归树(CART)算法,根据 10 个组合分类变量建立阴阳性判 断规则,同时根据阴性、阳性样本重叠区域,建立可疑判断规则。 对连续监测法进行检出限验证,并比较连续监测法和第 1 次 读数的阴性复检率。 结果 确定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 HBsAg 的 2 次温育时间分别为 9 min、4 min,之后每分 钟检测 1 次,连续 3 次,总反应时间为 15 min。 采用 CART 决策树建立了判断规则,在该规则下,样本验证阴性符合率为 100%,阳性符合率为 97.5%。 训练样本风险指数为 0.02,验证样本风险指数为 0.011,均小于 0.05。 连续监测法在 0.1 IU/ mL 时检出限验证符合要求。 连续监测法的阴性复检率为 2.55%,第 1 次读数方案的阴性复检率为 7.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χ2 = 4.215,P= 0.04)。 结论 连续监测法在满足定性准确性和低复检率要求下可缩短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通塞颗粒对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模型炎症细胞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7组:对照组、COPD稳定期模型组、COPD急性加重期模型组、通塞颗粒高剂量组、通塞颗粒低剂量组、氨茶碱组、葶贝胶囊组,各10只.以反复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方法建立COPD急性加重期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以灌胃生理盐水,每日2次.通塞颗粒高、低剂量组、氨茶碱组、葶贝胶囊组分别给以中药通塞颗粒5g/(kg·d)、中药通塞颗粒2.5 g/(kg·d)、氨茶碱2.3 mg/(kg·d)、中药葶贝胶囊0.476g/(kg·d)灌胃,每日2次,给药时间为1周.观察通塞颗粒对外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显示急性加重期模型组高于空白组和稳定期模型组(P<0.01,P<0.05);高剂量组低于氨茶碱组(P<0.0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显示高剂量组低于葶贝胶囊组(P<0.05).高、低剂量组明显低于急性加重期模型组(P<0.01,P<0.05);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显示稳定期模型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低于急性加重期模型组(P<0.01);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明显低于急性加重期模型组(P<0.05,P<0.01)和葶贝胶囊组(P<0.01,P<0.05);高剂量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明显低于氨茶碱组(P<0.01).造模各组大鼠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MVV)、FEV0.3/FVC和呼气峰流速(PEF)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急性加重期模型组、通塞颗粒低剂量组、葶贝胶囊组、氨茶碱组Vt、MVV、FEV0.3/FVC%和PEF均明显低于稳定期模型组(P<0.01).通塞颗粒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氨茶碱组Vt明显高于急性加重期模型组(P<0.05),通塞颗粒高剂量组MVV、FEV0.3/FVC和PEF均明显高于急性加重期模型组(P<0.05),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均低于急性加重期模型组(P<0.05);通塞颗粒高剂量组Vt、MVV明显高于葶贝胶囊组(P<0.05),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明显低于葶贝胶囊组(P<0.05).结论 通塞颗粒有一定抑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趋化和抗感染作用,能够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模型组的肺通气功能,其作用明显优于中药葶贝胶囊.  相似文献   
37.
目的:筛选果蝇Zeste 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基因上游miRNA及lncRNA,分析其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并验证其间的靶向关系,探讨它们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ENCORI、miRDB 和Target Scan 数据库查询并分析、筛选 EZH2 上游 miRNA(has-miR-450b-5p),ENCORI 数据库和 DAINA 数据库筛选 has-miR-450b-5p 上游 lncRNA(lncRNA NEAT1),预测hsa-miR-450b-5p、lncRNA NEAT1 与EZH2 之间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hsa-miR-450b-5p 与lncRNA NEAT1 的结合关系。采用qPCR 和WB法检测lncRNA NEAT1 和EZH2 在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与胃癌细胞(MGC-803、SGC-7901 和MKN-28)中的表达量。按转染物的不同将MGC-803 和SGC-7901 细胞分为hsa-miR-450b-5p-mimic 组、mimic-NC 组、si-NEAT1 组和si-NC 组,转染36~48 h 后qPCR 法验证过表达及敲减效果;通过qPCR、WB 法检测观察过表达hsa-miR-450b-5p 对细胞中lncRNA NEAT1 和EZH2 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敲减lncRNA NEAT1 对hsa-miR-450b-5p 和EZH2 mRNA表达的影响;CCK-8法、划痕愈合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敲减EZH2或敲减lncRNA NEAT1对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能力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获得EZH2上游miRNA 和lncRNA 为has-miR-450b-5p和lncRNA NEAT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了两者间存在靶向关系。lncRNA NEAT1 和EZH2 mRNA、蛋白在胃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均P<0.05)。与mimic-NC 组相比,hsa-miR-450b-5p-mimic 组MGC-803、SGC-7901 细胞中miR-450b-5p水平均显著升高,而EZH2 mRNA、蛋白和lncRNA NEAT1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 或P<0.01);与si-NC 组相比,si-NEAT1 组MGC-803、SGC-7901 细胞中lncRNA NEAT1 和EZH2 mRNA 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SGC-7901 细胞中hsa-miR-450b-5p 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敲减EZH2或敲减lncRNA NEAT1后,MGC-803、SGC-7901 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lncRNA NEAT1 和EZH2在胃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lncRNA NEAT1可通过hsa-miR-450b-5p促进EZH2的表达并提高胃癌MGC-803 和SGC-7901 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分泌物病原菌检出情况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某院2012年5月-2013年7月1 472例开放性骨折患者清创前后伤口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清创前,1 472例患者的分泌物标本中,1 246例(84.65%)培养阳性,共检出病原菌2 246株,其中824例(55.98%)检出2种及以上菌株。实施清创术后8 h,195例(13.25%)患者标本培养阳性,检出病原菌201株。Gustilo 分型中,伤情越严重者病原培养阳性率越高。创面培养阳性率,清创前各分型患者均>50%;清创后,Ⅰ型、Ⅱ型与ⅢA型患者均<5%,而ⅢB和ⅢC型患者仍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呋喃妥因耐药率<5%,对青霉素G、红霉素高度耐药(耐药率>75%);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即使较为敏感的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也达2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8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也较为敏感。结论对开放性骨折患者及时清创能明显减少创面病原菌;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 建立重组结核分枝杆菌ArgRS的制备方法,并验证重组蛋白的生物活性。方法 将结核分枝杆菌ArgRS基因插入到pQE60质粒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使用分子筛制备重组蛋白,并评价重组蛋白分子量。使用圆二色谱评价重组蛋白的折叠情况。通过Thermal Shift Assay进一步验证重组蛋白的生物活性。采用气相扩散法筛选晶体。结果 使用pQE60载体获得了重组表达的ArgRS蛋白。凝胶过滤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并验证了其分子量与天然蛋白一致;Thermal Shift Assay证明重组蛋白的生物活性。使用气相扩散法获得结核分枝杆菌ArgRS分子晶体。结论 成功制备出具有天然活性的重组结核分枝杆菌ArgRS蛋白,并获得蛋白质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