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27篇 |
内科学 | 36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17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17篇 |
中国医学 | 17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湿疹是最为常见的皮肤疾病。据统计,湿疹在发达国家儿童中的流行率高达30%、成人中的流行率约为10%[1];且有研究显示由于经济快速增长环境急剧变化,发展中国家湿疹的流行率有增高的趋势[2]。中医学认为湿疹的发病缘于禀赋不耐,腠理不密,外界风热湿邪侵袭[3],其发病原因可能是:外感六淫、感受特殊邪毒、饮食不当、痰浊淤血、气血两虚、冲任失调、情志内伤。中西医对湿疹病因的解释有诸多相似之处,例如两者都认为饮食不当可诱发湿疹;痰浊淤血与西医的血液循环障碍相近等,所以对湿疹西医病因的了解有助于理解湿疹的中医病因。中医治疗湿疹是从调理出发,通过中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现如今在药物的影响下驾驶,简称药驾,driving under the inference of drugs,DUID)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社会现象,笔者主要介绍国内外对这种现象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并分析总结,其中外文文献多在sciencedirect online和springerlink两个外文数据库查阅,检索关键词为drug、driving、accident、traffic、crash等。结果 发现国内关于药驾的研究较少,而国外关于药驾的报道较多。此外,酒驾(driving under the inference of alcohol,DUIA)的危害已众所周知,而药驾的危害却鲜为人知。结论 药驾在我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改变药驾被人们忽视的现状。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解毒化痞膏治疗慢性肝病胁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慢性肝病伴胁痛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肝病内科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痞膏外敷胁肋部疼痛部位,2组均连续治疗1周。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估患者胁肋疼痛程度,评估2组治疗效果。结果:共198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治疗组剔除2例)。治疗组临床控制率52.0%,总有效率91.9%;对照组临床控制率12.0%,总有效率48.0%。治疗组临床控制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2组疼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疼痛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不同性质的胁痛均可得到缓解(P 0.01),以胀痛型胁痛缓解最明显(P 0.01)。结论:解毒化痞膏可明显缓解慢性肝病患者的胁痛症状,尤其对胀痛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通过对新疆喀什人源型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当地人群内脏利什曼病的感染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在喀什地区伯什克拉姆乡的3个大队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住户,采用Ka24单抗抑制ELISA法测定居民血清抗利什曼前鞭毛体可溶性抗原Ka24抗体。结果调查1642人,人群内脏利什曼病血清学阳性302人,阳性率为18.39%;既往利什曼病病人血清学阳性率为48.76%(59/121),无病史者阳性率为15.98%((243/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80.26,P〈0.01)。距发病时间越近,检测的阳性率越高(Х^2=11.55,P〈0.01)。而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利什曼病患者血清学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喀什人群利什曼病血清学阳性率较高,该地区仍为利什曼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需加强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46.
本文通报了2013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截至2013年底, 全国推算血吸虫病人184 943例; 2013年全国报告急
性血吸虫感染病例9例, 较2012年减少4例; 现存晚期血吸虫病病例29 796例, 当年发现911例, 死亡1 700例。2013年,
全国共有钉螺面积365 468.00 hm2
, 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287.28 hm2
, 感染性钉螺面积9.25 hm2
。全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现
有存栏耕牛962 065头, 检查发现血吸虫感染病牛633头。疫情数据显示, 2013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下降, 但实现
《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 (2004-2015年)》 目标仍有压力; 已达标地区疫情尚不稳定, 需要继续加强防治
工作并开展更有效的监测。 相似文献
47.
宫腔粘连(adhesion or synechiae, IUA)疾病中,子宫内膜纤维化过程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中且相互作用共同促进IUA的发生,IUA的分子机制研究对临床治疗和预防IUA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该病的发病分子机制仍不明确,该文就近年来对IUA分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利用双源CT(DSCT)探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与该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DSCT对500例可疑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HD)和体检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由3位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并在结果一致时确定前降支MB,测量MB长度、厚度。将所有病例分为前降支MB组和非MB组,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联合观察前降支钙化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利用Circulation软件QCA工具测量前降支由于斑块所致的狭窄率,比较MB组与非MB组的平均狭窄程度以及钙化、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统计分析MB近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MB的长度及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500例受检者中冠状动脉CTA发现前降支MB 135例(27%)。MB组钙化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38.5%和53.3%,非MB组钙化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32.3%和46.3%,MB组与非MB组的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45.6±21.2)%和(45.7±22.2)%,两组之间钙化的发生率、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平均狭窄程度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25;P=0.16;P=0.99),MB近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MB的长度及厚度间相关性均不明显(r=-0.03,P=0.83;r=-0.10,P=0.42)。结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MB的存在并没有显著增加该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发生率,MB近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MB的长度及厚度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49.
热休克蛋白60(HSP60)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的最重要成员之一,是一种高度保守伴侣蛋白,除扮演分子伴侣的功能,参与线粒体质量控制体系外,还具有促凋亡和抗凋亡双作用并参与炎症、免疫等生物学功能,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从HSP60的结构、功能及在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刀(超高频电波刀)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6例CIN合并HPV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LEEP刀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观察组的阴道微生物恢复率、HPV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CIN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白细胞介素-12(IL-12)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LEEP刀宫颈锥切术治疗CIN合并HPV感染患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