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出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出术是否增加出血、感染,术后病率及手术后住院日。方法对56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出56例进行分析.手术均于腹膜内进行,先行剖宫产,然后肌瘤剔出。切口设计、剔出方式与非妊娠期子宫肌瘤剔出法相同。取同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仅行剖宫产的患者作对照。结果两组术时出血,术后病率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切口全部甲级愈合。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其肌瘤变性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52.
付建红  高湛  翟旭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5):4131-4133
目的:探讨预防剖宫产术中同时剔除子宫肌瘤致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选择68例剖宫产术中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病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数量的不同,在肌瘤剔除前予以不同的预处理,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产后42天复诊情况,同时选择同期因社会因素行剖宫产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个体的差异,子宫肌瘤剔除前选择不同的预处理,不增加产后出血、产褥病率的发生率、不延长住院时间、不影响产褥期子宫复旧,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8例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危重组),18例普通型H1N1流感患者(普通组)和18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流式细胞术测上述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CD3+、CD4+、CD8+、CD8+CD28+、CD8+CD28-、CD4+CD25+high的百分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甲型H1N1病毒感染患者,尤其是危重型组,淋巴细胞绝对数及百分比显著下降,且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CD3+、CD4+、CD8+、CD8+CD28+、CD4+CD25+high百分比明显降低,而CD8+CD28-百分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损伤患者淋巴细胞和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百分比改变可反映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4.
背景:胎盘组织作为寻找人类间充质干细胞的新来源,已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研究热点.从胎盘组织中羊膜层分离、培养细胞,因其来源广泛、不受伦理限制等优越性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及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用酶消化法从羊膜中分离和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形态的均一性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以鉴定纯度.应用DMEM-LG+20 g/L DMSO+100 μmol/L BHA+10 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分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诱导后的细胞.结果与结论:可从羊膜组织成功分离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贴壁生长,在体外短期内可以稳定增殖和传代.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表面标志,体外可以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荧光染色均为阳性.提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体外分离培养并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羊膜组织可以作为干细胞研究以及神经组织疾病细胞治疗的一个全新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出术是否增加出血、感染、术后病率及手术后住院日。方法 对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出术 5 6例进行分析 ,手术均于腹膜内进行 ,先行剖宫产 ,然后肌瘤剔出。切口设计、剔出方式与非妊娠期子宫肌瘤剔出法相同。取同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仅行剖宫产的患者作对照。结果 两组术时出血、术后病率均无明显差异 ,两组患者切口全部甲级愈合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其肌瘤变性率明显增高。结论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是切实可行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56.
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可导致局部脑血流速度下降、组织灌流不足,造成梗死.文献[1]报道约20%的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有关,特别是颅内外多发性血管狭窄引起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更明显.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颅内外血管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脑血管狭窄有效的新方法[2].但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颅内外血管迂曲、狭窄等,在支架介入治疗术后,伴随有各种并发症.在支架置入过程中,正确的术前评估,手术中正规操作,术后正规治疗及规范化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主要措施[3].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完成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66例,其中8例患者是多支架置入,治疗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中心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 Pcv-aCO2)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在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01~2013-10收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82例经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EGDT)达标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记录入院6 h Pcv-aCO2及患者入院后第一个24 h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和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衰竭( SOFA)评分;并记录入院时、入院6 h、入院24 h动脉血乳酸,计算早期乳酸清除率;以入院6 h Pcv-aCO2高低分为两组:A组( Pcv-aCO2<6 mm Hg)和B组( Pcv-aCO2≥6 mm Hg),比较两组患者乳酸清除率、SOFA评分及病死率。以6 h乳酸清除率高低分为两组:C组(乳酸清除率≤10%)和D组(乳酸清除率>10%),比较两组患者的28天病死率。根据28天病程转归分为死亡组(32例)和存活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动脉血乳酸浓度、APACHEⅡ评分。结果 B组较A组乳酸清除率低,SOFA评分及病死率高,入院6 h Pcv-aCO2与6 h乳酸清除率存在负相关( r=-0.324,P=0.003)。 D组病死率低于C组( P<0.05)。存活组APACHEⅡ评分较死亡组高,而入院时、6 h、24 h动脉血乳酸浓度均低于死亡组( P<0.05)。结论6 h Pcv-aCO2和6 h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