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4篇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 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结合保妇康栓治疗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300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0例,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观察组(150例,重组人干扰素α-2b+保妇康栓)....  相似文献   
93.
茶多酚的药动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婷  韩国柱 《中草药》2010,41(12):2102-2106
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自绿茶中得到的儿茶素类成分,即茶多酚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抗自由基活性和多种有益的药理作用,对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价值,从而受到医药界广泛的重视.近20年来.其药动学研究亦取得很大进展.综合国内外文献并结合多年的研究,综述了茶多酚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体内过程,非临床和临床药动学特点以及用于药动学研究的儿茶素类的生物分析方法,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国内磷酸肌酸钠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研究报道。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2月。采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6篇,累计144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总体疗效评价:磷酸肌酸钠组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治疗组(OR=4.93,95%CI 3.47~7.01,P<0.001);②不同疗程疗效评价:疗程14 d时,磷酸肌酸钠组比常规治疗组能更有效的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OR=6.34,95%CI 3.90~10.29,P<0.001);疗程<14 d时,磷酸肌酸钠组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不显著(OR=2.57,95%CI 1.29~5.09,P>0.001);疗程>14 d时,磷酸肌酸钠组比常规治疗组能更有效的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OR=5.44,95%CI 2.42~12.23,P<0.001)。③剂量疗效评价:对疗程14 d的9项研究根据不同剂量进行亚组分析,剂量为1 g ivgtt qd时,磷酸肌酸钠组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不显著(OR=4.87,95%CI 1.7~13.98,P>0.001);剂量为1 g ivgtt bid时,磷酸肌酸钠组比常规治疗组能更有效的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OR=9.73,95%CI 4.05~23.40,P<0.001);剂量为2 g ivgtt qd时,磷酸肌酸钠组比常规治疗组能更有效的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OR=6.11,95%CI 2.93~12.72,P<0.001);同时1 g bid剂量的改善效果优于2 g bid和1 g qd。结论 磷酸肌酸钠能够缓解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同时磷酸肌酸钠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与给药剂量和次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
王璐璐  王晓晶  付婷 《吉林医学》2009,30(18):2112-2112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人在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的心脏。除个别小室间隔缺损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外,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临床上以心功能不全、紫绀以及发育不良等为主要表现。我国每年约有15万新生儿患此病。随着人们对介入治疗认识的提高及其治疗方法的接受,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较成熟的技术。  相似文献   
96.
头孢曲松致发热及溶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患者男,51岁。因肝硬化(失代偿期)伴急性泌尿系统感染,于2003年10月10日入院。查体:体温37.3℃,B超示:肝硬化,胆囊内胆泥淤积,有腹水形成,脾大并脾功能亢进症,有门脉高压。血常规:WBC4.0×109/L、RBC2.67×1012/L、HGB105g/L、PLT42×109/L;尿常规:WBC( )。诊断:急性泌尿系统感染伴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给予保肝、抗感染等治疗。抗感染治疗期间给予头孢曲松钠(丽珠芬)2.0g加入20mL0.9%氯化钠注射液缓慢静脉推注,2次/d。治疗第5天(10月15日),患者于用药0.5h开始出现畏寒、寒战、发热(T39.3℃)。以后每天用药后均出现相同症状,给予…  相似文献   
97.
付婷  程炜 《中国实用医药》2013,8(6):252-253
目的通过医疗质量管理干预了解病案书写质量是否有所改变。方法对比在经过医疗质量管理干预之后病案书写质量和干预之前病案书写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012年1月实行医疗质量管理干预后病案甲级数量明显增多,甲等率为91%,而在医疗质量管理干预之前,医院病案的甲等率只有70%,干预之前和干预之后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通过有效合理的医疗质量管理干预,可以提高医院病历质量,这在医院管理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分析社区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携带者发生自发性再激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社区人群乙型肝炎的防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2010年9月甘肃省武威市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建立的HBsAg携带者队列基础上,于2012年和2014年开展随访研究,分析自发性再激活的发生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随访发现,852例HBsAg携带者中共有72例发生再激活,发病密度为2 746.8/10万人年。不同性别间再激活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901,P=0.048),男性累积再激活率为10.39%,高于女性累积再激活率(6.62%)。各年龄组间再激活率也存在统计学差异(χ2=6.524,P=0.038),其中46~59岁年龄组累积再激活率最高,为11.95%。HBsAg携带者基线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水平不同,再激活率也不同(χ2=10.404,P=0.006),当HBV DNA基线水平>1×105 IU/ml时,累积再激活率可达14.36%。结论 社区HBsAg携带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自发性再激活,其中男性、中年人群和基线HBV DNA水平较高者易发生再激活,应进一步加强HBV携带者的管控工作,对其定期进行随访监测,合理选择抗病毒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产妇外周血IL-6水平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宫内传播中的表达变化。 方法  以陕西省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住院分娩的314例HBsAg阳性产妇为病例组, 74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采用ELISA法检测孕妇和新生儿外周血乙型肝炎5项指标,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水平, 采用流式液相芯片法检测细胞因子IL-6水平。 结果  HBsAg阳性产妇发生宫内显性感染(dominant HBV infection, DBI)、宫内隐匿性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OBI)和宫内传播(intrauterine transmission, BIT)率为10.83%(34/314)、38.22%(120/314)、49.04%(154/314)。对照组产妇IL-6水平低于HBsAg阳性产妇组(P < 0.001)、NBIT组(P < 0.001)、DBI组(P=0.006)和OBI组(P < 0.001);未抗病毒治疗组中DBI组IL-6水平低于OBI组(P=0.008);未乙肝疫苗注射组中DBI组IL-6水平低于OBI组(P=0.012);产妇HBeAg和HBV DNA载量与其IL-6水平呈正相关(均有P < 0.05);产妇HBeAb与IL-6水平呈负相关(P=0.011)。 结论  HBV可以激发孕产妇体内IL-6的表达, 但是IL-6在HBsAg阳性产妇体内的表达呈现组内分化现象, 在HBeAg阳性和高载量HBV DNA环境下其IL-6的水平会上升, 但当其水平下降时易发生DBI。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 X 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收集有关晚期NSCLC患者的XRCC1基因399及19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铂类化疗敏感性关系的文献。以化疗后客观疗效作为评估指标,采用Revman 5.1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合并后的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评估。结果共计13篇文献入选,包括1490例晚期NSCLC患者。与野生基因型相比,XRCC1基因399及194位点至少携带1个突变基因的NSCLC患者对铂类化疗敏感性增加。此外,中国地区XRCC1基因399位点至少携带1个突变基因的NSCLC患者对铂类化疗敏感性亦高于野生基因型。结论 XRCC1基因399及194位点基因多态性影响NSCLC患者对铂类化疗的敏感性;进行基因型检测有利于NSCL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