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制备藻酸双酯钠(PSS)的铬配合物.并研究其溶解性、颜色、分子量等理化性质和光谱表征.方法 将PSS与三价铬离子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络合.制备PSS铬配合物(PSS-Cr),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制备条件.并采用UV、IR、HPGPC、原子吸收和电导滴定等分析方法 对PSS-Cr的结构和基本理化性质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与结论 制备PSS-Cr的最适条件为:温度为50℃.pH值为7,PSS(以单糖计)与铬的摩尔比为2:1,在此条件下制备的PSS-Cr中的铬含量迭6.69%,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188Da.  相似文献   
12.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 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含海马方剂构成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构建关联网络,分析海马的历代应用情况,挖掘海马用药配伍经验,发现海马潜在功效和主治病症,为海马的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药典》《中华医典》等多部著作为方源,收集含有海马的相关方剂,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和关联网络的构建。结果 共筛选有文献记载的含海马方剂154首。从剂型看,大多为散剂,从方剂分布年代来看,海马的应用虽然有很长历史,但是古代应用并不广泛,现代应用较多。通过对配伍药物进行分析发现,与海马配伍频率较高的是“鹿茸”、“熟地黄”、“肉苁蓉”等补益药物。从功效主治方面看,大多数方剂具有“补肾”、“温阳”、“益精”等传统功效外,还具有健脑等功效;主治病症中,除“阳痿”、“癥瘕”、“疔疮”等《中国药典》所记载的疾病之外,还可治疗“虚劳”、“健忘”、“瘿病”、“不寐”、“痹证”、“小便淋沥或不通”等。对其进行关联关系分析发现,海马配伍补肾温阳的效果较为明显,多用于治疗阳痿,且腰痛、虚劳、遗精、健忘、不育等疾病的治疗与补肾关系密切;在治疗癥瘕时,多与醋、樗鸡、干漆、硇砂、斑蝥、水蛭、没药、当归配伍。结论 该研究不仅发现了含海马方剂的常用剂型、分布年代和药物配伍规律,发现了历代医家应用海马的临床经验,还探索了海马的潜在应用价值。海马作为一味海洋中药,具有温、补、托、消等特性,除常用于治疗阳痿外,还可用于治疗腰痛、健忘、瘿病、不寐、痹证等病症,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拓展海马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挖掘海洋中药海螵蛸历代发展所积累的临床用药经验,为海螵蛸的临床应用和研发提供基础。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华医典》作为方剂基本信息来源,筛选包含海洋中药海螵蛸方剂,应用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和关联网络构建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方剂721首,涉及中药662味,与海螵蛸配伍频率最高的单味药为龙骨、当归、赤石脂,与鳖甲、附子配合多治疗疟疾,与当归配合治疗带下病;与蒲黄等配合治疗崩漏。关联网络显示,妇科和五官科病症如崩漏、带下病和脓耳等节点聚集性非常高,从混睛障节点的网络关系图可以看出,海螵蛸配伍冰片、白丁香等,以膏剂外用来治疗混睛障。结论:论文挖掘了历代医家积累的海螵蛸在功效主治、临床用量用法、配伍规律等方面的用药经验,补充了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为海洋中药现代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了参考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抗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脑炎(anti-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 encephalitis),即抗NMDAR脑炎,是一种抗体介导的脑炎,其发病机制与NMDAR抗体有关,常伴有卵巢畸胎瘤的发生,临床症状十分复杂,病情严重,甚至可危及生命,但是通过积极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1-4].抗NMDAR脑炎最早发现于卵巢畸胎瘤相关性边缘性脑炎(ovarian teratoma-associated limbic encephalitis,OTLE)患者.早在1992年,Sebire等首先报道了该病的临床特征,1997年日本报道了2例OTLE,对其临床表现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2005年Dalmau和他的研究团队首次在OTLE患者脑组织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神经元细胞膜抗原抗体,2年后,他们又鉴定了NMDAR的NR1/NR2B异聚体,揭示了OTLE的发生与NMDAR抗体有关[5-7].  相似文献   
16.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代表老年性痴呆的极早期阶段,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希望提供最佳治疗时间窗,预防或推迟老年性痴呆的发生。中医疗效评价体系标准研究,符合当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与中医学的共同需要。由临床、科研、统计、评价等人员合作,遵循循证医学的理念,采用文献调研、前瞻性临床研究的方法,将量表、实验室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相结合,从医生、患者(家属)两方面进行疗效判断,筛选出能反映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疗效的敏感指标。并运用信息学和数理统计知识,建立并优选临床疗效评价的方法,探索能体现中医临床疗效的表达模式。  相似文献   
17.
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由中医药学拓展到非中医学学科领域,非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如何突出中医特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中医思维模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解决复杂性科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健全人格的培育都有积极作用,对培育突出中医特色的新型开放型人才有重要意义;中医思维模式可以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中医理论教育、形成良好的中医思维氛围、鼓励学生学习中医专业的技能等途径来进行培养,以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对失眠方组方配伍规律进行挖掘分析,为临床医师的辨证论治及失眠症的新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所选失眠方剂进行信息标准化处理,通过迭代,检索出事务数据库中的所有失眠方剂中支持度≥20%的中药项集,再利用频繁项集构造出置信度≥60%的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配伍关系).结果 通过频繁项集共挖掘失眠方支持度>20%、置信度>60%的核心药对共18组,置信度>60%、支持度>20%的3味核心药组共17组.核心药对及药组主要配伍药物是炒酸枣仁、人参、当归、茯神、麦冬、远志、甘草、白茯苓、柏子仁、生地黄、熟地黄等.结论 核心药对与核心药组均属补益药与安神药配伍,由此可知补虚、安神是治疗失眠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血压人数逐年增加,中医药在高血压的治疗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丰富的高血压相关中医药文献资源对高血压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基于敏捷构建思想和MVC 架构,以数据需求驱动系统功能需求,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工作,所提供的高血压相关文献信息服务对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科研和临床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其性味归经、有毒无毒等药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从中药药性分布探讨中药用药警戒。方法:筛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中药饮片,通过系统文献检索分析每种中药饮片不良反应报道,采取频数分布及关联规则挖掘、网络构建方法,分析与中药临床用药警戒相关的药性参数。结果:618种中药及饮片中有152种中药有不良反应报道,其中无毒中药109种,占71.71%。大毒及有毒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明显高于无毒中药,分别达到70%和66.67%。温性和寒性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频数最高,而热性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苦味和辛味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种数最多;归肝、肺、肾等经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种数最多。关联规则挖掘及关联网络结果显示,包含大毒、有毒、温、热以及苦味、辛味和归心、肝等经的关联规则最多,大毒与归肝经组合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高达86%;而温热性中药与辛苦味的组合可以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达80%以上,与肝经的组合可以达到75%。结论: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除了与毒性记载密切相关之外,也与中药的性味归经等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这些结果可以为中药尤其是无毒性记载中药的用药安全和警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