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在34具胎儿尸体上,用多色淋巴管间接注射方法观察了十二指肠和胰二器官淋巴系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与胰头之间有淋巴管直接吻合者占21%;二器官的淋巴经集合淋巴管均注入到胰十二指肠上淋巴结、幽门下淋巴结、胰十二指肠下淋巴结和肠系膜上淋巴结.  相似文献   
13.
著者于1957年作标本时发現一成年人男尸,右肱动脉稀有变异一例(詳見附图)。关于肱动脉的变异,在国外曾有足立Goppert,Muller,及Ouain,Gruber诸家的报告,关于中国人的材料曾有日本人福山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关于盲肠、阑尾及回盲部淋巴管的形结构,马场弘道、安腾郎、王云祥等人都作了研究,但研究对象各异,方法及研究结果也颇不一致。因回盲部淋巴管在炎症、肿瘤的转移和扩敞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尚未看到有关家兔盲肠和阑尾淋巴管的报导,本文用家兔研究了盲肠和阑尾淋巴管的分布、淋巴管间的联系以及淋巴液的流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关于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国内如潘铭紫等已有不少报告。我们在解剖一具屍体过程中,发现其两侧胫神经、腓总神经与梨状肌发生稀有的变异(图1,2),现特报告如下: 解剖所见这一变异出现在一个老年男屍,其躯干下部与下肢正常,唯有下列三项引人注意。 (一)梨状肌梨状肌一般起始于第2—4骶骨的骨盆面,经过坐骨大孔而止于股骨大  相似文献   
16.
来自美国心脏病协会的报告  这份报告调查了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并探讨了预防的可能性 .这些并发症包括 :冠心病 (CHD)、中风、外周动脉病变、肾病、视网膜病变及可能的神经和心肌病变 .在美国 ,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和肥胖、久坐的生活习惯的 ,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增加 .因此 ,糖尿病应同其他主要危险因素一样作为心血管病 (CVD)的重要病因 .事实上 ,从心血管病的角度讲 ,糖尿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是恰当的 .糖尿病作为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大量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的资料表明糖尿病不论男女性都是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患糖尿病的妇女似乎失…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按儿科小儿期划分法将七岁以下儿尸心脏90例分成5个年(月)龄组。学龄前期二尖瓣环的周长比新生儿期约大一倍;前瓣的形状随着年龄的增加梯形者逐渐增多,半圆形者减少,三角形者则变化不大;后瓣游离缘形状小锯齿状者减少,大锯齿状者增加;前、后瓣的面积到学龄前期增加到新生儿期的3倍;各组瓣膜连合区高度均前外侧连合略高于后内侧连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为了提供与积累中国人的体质资料,观察了腘动脉分支类型数目和粗细的比较。本文材料之来源系供学员局解实习用之成人下肢共100侧,其中整尸41具82侧,单个下肢18侧。其中男性94侧,女性6侧。其侧别,左侧为52侧,右侧为48侧,由作者仔细解剖,并绘制简图作出记录。一、膝中动脉的分支类型: 我们在100侧下肢中观察到膝中动脉并不限于一支,这是与一般记载不同之处。本文按其数目及发出部位,分为四型,现将其分支型分述如下。第I型(一支型):膝中动脉为一支,由腘动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以课程模块、报告模块、实践模块、影视模块为内容,以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为主线,突出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升,培养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选择某医学院校1 957 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前后问卷调查,进行了为期1 个月的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五维度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提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