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35篇
  2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由石一宁、方严教授主编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形成机制以及预测与防控》一书已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构思框架,直视近视,特别是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因为,近视问题作为小眼科专科的小专业——眼视光学的一部分,已从单纯的临床医学问题演变为备受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民族健康素质的问题,甚至成为关乎国防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12.
伪麻黄碱对大鼠致畸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研究伪麻黄碱对大鼠的致畸作用,为其应用提供毒理学安全依据。材料与方法将Sprague-Dawley60只孕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5只),即伪麻黄碱高、中、低3个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经口给予伪麻黄碱50、100、200mg/kg和生理盐水,进行传统的致畸实验,观察母鼠及胎仔的情况。结果伪麻黄碱高剂量组孕鼠的总增重、死胎数和胎仔体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剂量组孕鼠的生殖能力和胎仔畸形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验剂量范围内,伪麻黄碱对大鼠有一定的母体毒性和胚胎毒性。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吡咯列酮联合抗氧化应激中药丹参对糖尿病脂肪肝患者糖、脂代谢及肝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86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在原降糖、润脂和保肝治疗基础上予盐酸吡格列酮口服(15 m/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3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浆蛋白、三酰甘油、谷丙转氨酶、透明质酸、过氧化物歧化酶等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FBG、PPG2h、F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ISI均有显著上升(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血TG、ALT水平皆较治疗前皆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HA下降水平与SOD升高水平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联合抗氧化应激中药丹参较吡格列酮单药治疗具有明显改善糖尿病脂肪肝患者糖、脂代谢及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14.
目的:研究我国骨性二类错患者的病因机制是以上颌前突为主,还是下颌后缩为主,根据其病因机制找出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在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上,以ANB角大于5°作为判定标准,随机选取56例骨性二类错患者为研究样本,以SNA、SNB为分析指标,分析上、下颌在矢状方向上的突、凹程度代表的结构特征,以分析骨性二类错形成的病因机制。结果:所研究的骨性二类错患者中92.9%的患者不存在上颌前突病因机制,67.9%的患者存在下颌后缩病因机制,而且这种上、下颌骨病因机制方面的差异性是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我国骨性二类错患者是以下颌后缩为主要机制的,提示要注重对于这种骨性二类错患者的早期下颌前移矫治,而在对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已过的患者,要注意使用能代偿这种下颌后缩骨性机制的矫治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5.
重症多形红斑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属于重症大疱性药疹,临床表现为广泛的表皮坏死剥脱,组织病理表现为广泛的角质形成细胞凋亡,表皮与真皮分离.研究认为,穿孔素/颗粒酶和Fas/FasL可能是参与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主要因素;提出可在支持疗法基础上联合应用多种抗凋亡药物.因此,文中对重症大疱性药疹的抗凋亡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6.
于燕 《包头医学》2018,42(2):50-51
目的:探讨门诊抽血室中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本院进行检查的220例抽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抽血方法进行血样采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抽血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的干预模式进行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抽血时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抽血舒适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提升门诊室抽血患者的舒适度,进而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对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7.
现代医学认为,高催乳素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从而影响激素分泌及卵巢功能而致不孕。中医认为,本病是由"肾—天癸—冲任—胞宫"调节失衡所致,且肝脾肾功能失调为本病症结所在。现代医学主要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但存在毒副作用且复发率高,而中药及针灸推拿等手段能综合调整人体的内分泌及生殖功能,疗效显著,但疗程长、见效慢。故而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运用"同病异治"的思想,制定个体化治疗综合方案。  相似文献   
118.
月经后期在临床上较为多见,月经后期是月经周期错后1周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经期正常,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相当于西医范围中的月经稀发、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卵巢早衰等,若不积极治疗,可发展为闭经、卵巢早衰甚至不孕症。并且多囊卵巢综合症[1]在青春期及育龄妇女中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育龄妇女约为5%-21%,无排卵不孕妇女中约为50%-60%,所以月经后期的治疗刻不容缓。月经后期在西医方面常应用激素治疗,但应用激素治疗副作用非常大,容易复发,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患者依从性差,远期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许多中医家应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运用中医药治疗,常取得良好疗效[2]。本文旨在综述和总结近年来肾虚型月经后期中医治疗的概况,以期待更广泛有效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9.
于燕  田洪帅  李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158-4159,4162
目的探讨促排卵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莱芜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促排卵治疗9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1292个周期获得妊娠,93例为异位妊娠(7.20%);年龄不影响异位妊娠的发生;93例异位妊娠病例中示输卵管及其相关因素共88例,占94.62%(P〈0.05);异位妊娠发生率随成熟卵泡数目增多而增加,但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排卵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增高,应用中要尽量避免高危因素的发生,以降低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顺产产妇第四产程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价。方法 2011年1月~12月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在第四产程所发生的产后出血情况,与2010年1月~12月产妇在第四产程所发生的产后出血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经优质护理服务培训后,2011年度在第四产程所发生的产后出血与2010年度相比有所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强助产人员优质护理服务的培训,并加强产妇第四产程子宫收缩的观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提高产科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