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人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PCSK9)基因D320N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不同类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猝死)冠心病患者3 450例为病例组;以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 10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血脂水平及PCSK9浓度。应用PCR结合DNA直接测序技术对各组PCSK9基因D320N(A/G)多态位点进行分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SK9基因D320N多态位点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患者血清PCSK9浓度,TC、TG、LDL-C水平和、冠心病家族史和吸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t=108.267、52.8264、5.482、101.952,χ2=188.950、70.742;P<0.001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t=-42.454,P<0.0015);。病例组中猝死组各指标变化最大,无症状心肌缺血组变化最小 。病例组中AA、G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6%、13.9%,高于对照组的1.1%、7.0%(χ2=36.60,17.74;P<0.001);病例组中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105,高于对照组的0.046(χ2=70.4851,P<0.001)。病例组中猝死组AA、GA的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最高,无症状心肌缺血组最低(χ2=20.502、39.646,P<0.0501)。Logistic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CSK9基因D320N(A/G)多态位点AA基因型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OR值为7.964,95%CI为3.219~16.286,P<0.001=0.000) 。结论 PCSK9基因D320N(A/G)位点基因突变与冠心病有关,其中AA基因型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作用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CD44和连环蛋白的变化,探讨两者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用MTT法检测经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对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情况;用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平滑肌细胞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处理后的迁移情况;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0min、20min和6h后,用基因芯片和RT-PCR技术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CD44和连环蛋白的变化。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6h、12h及24h后,细胞增殖活力分别是对照组的1.44、2.14和3.05倍(P<0.05);细胞迁移实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作用于细胞20min和6h后,细胞迁移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58倍和3.37倍(P<0.05);基因芯片筛查和RT-PCR确认: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20min和6h后,CD44基因表达分别是对照组(0min)的3.1倍和5.0倍(P<0.05);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连环蛋白有明显诱导作用,作用20min和6h后的基因表达是对照组(0min)的3.77倍和5.46倍(P<0.05)。结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显著提高血管平滑肌细胞CD44和连环蛋白的表达,同时明显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细颗粒物PM2.5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将32只8周龄的SPF级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同时对照组气管滴注生理盐水,PM2.5组气管滴注PM25的生理盐水混悬液(30 mg〖DK〗·kg-1·d-1)。8周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两组小鼠全血中的PM2.5浓度。免疫组化评估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胶原、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表达。实〖JP2〗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降主动脉中白介素 6(IL 6)、白介素 12(IL 1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 1(Arg 1)、〖JP〗CD206、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以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 PLA2)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M2.5组重金属成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增大(P<005),斑块中巨噬细胞数量增加(P<005),胶原含量降低(P<005),平滑肌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PM25组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IL 6、iNOS、IL 12、ICAM 1、MCP 1、Lp PLA2的表达显著上调(均P<005),Arg 1,CD206的表达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 PM2.5暴露促进了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其原因可能与动脉粥样斑块内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胃癌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营养状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90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奥沙利铂+替吉奥,SOX方案)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黄芪多糖组和对照组(给予等体积5%葡萄糖注射液),每组45例。2组患者均于术后1个月开始化疗,于化疗前及化疗结束后1周、1个月后检测患者营养状态:包括体重指数(BMI)、外周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肌酐-身高指数(CHI)、尿素氮;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同时检测40例健康体检者的上述指标。结果胃癌患者化疗前的部分营养指标(BMI、HB、PA、CHI)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黄芪多糖组与对照组在术后辅助化疗前各项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均较化疗前下降,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以化疗后1周最低;化疗后1个月各项营养指标逐渐恢复,黄芪多糖组Hb、PA、TRF、CHI恢复较快,对照组恢复较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化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AT)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A2(Lp‐PLA2)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早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于2014~2015年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A T性脑卒中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卒中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者Lp‐PLA2水平的差异;并采用Pullicino公式计算脑梗死体积,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判断患者短期预后,比较不同脑卒中体积和不同脑神经损伤程度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变化,以及Lp‐PLA2水平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卒中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血清LDLC水平呈正相关(r=0.859,P<0.05);卒中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随脑梗死体积的增大而升高,随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均呈正相关(r=0.531、0.623,P<0.05),Lp‐PLA2水平高的患者短期预后较差(P<0.05)。结论 AT 脑卒中患者Lp‐PLA2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短期预后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作用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的变化,同时探讨两者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经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处理0 min、20 min和6h后进行如下检测:利用明胶SDS-PAGE酶谱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基因芯片和RT-PCR技术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的变化.结果 明胶酶谱测定表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显著提高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活性;基因芯片和RT-PCR结果显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有明显的诱导作用,作用20 min和6h后的表达是对照组(0min)的1.86倍和2.93倍(P<0.05);同样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显著增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的表达,作用20 min和6h后的基因表达是对照组(0 min)的1.35倍和1.82倍(P<0.05).结论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显著增强了血管平滑肌细胞对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的表达,同时两者的协调作用使MMP-2的活性呈明显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药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的方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脓毒症组(CLP)和艾司洛尔组(ESM);ESM组静脉给予艾司洛尔15 mg/(kg·h),CLP组和Sham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1 h和24 h留取血液标本,用于检测乳酸、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留取腹水标本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高迁移率蛋白1(HMGB-1)。于0、6、12和24 h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测定术后24 h心肌凋亡率。结果与CLP组对比,ESM组术后24 h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减低,而两组血压无差异。在CLP组,血中cTnI、CK和LDH术后24 h升高,但与之对比,ESM组均较CLP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乳酸水平各组间无差异。腹水中炎症因子TNF-α、IL-6和HMGB-1均术后升高,与CLP组对比,ESM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而抗炎因子IL-10在ESM组升高。检测术后24 h心肌细胞凋亡,与CLP组相比,ESM组细胞凋亡率降低。结论艾司洛尔应用于脓毒症大鼠,在术后24 h可减轻腹腔炎症反应,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心功能,对乳酸和血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