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目的:通过20便主动脉窦瘤的造影诊断与手术病理对比观察,分析其影像病理基础和漏、误诊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造影的正确诊断率。材料与方法:20例术前均行主动脉根部造影,4例并行左室造影。20例均行心内直视手术修复。将造影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造影诊断右冠窦瘤16例,无冠窦瘤破入右房2例,主动脉瓣脱行政区域例,手术证实右冠窦瘤15例,无冠窦瘤破入右房3例,主动脉右瓣脱行政区域例。造影诊断与手术结  相似文献   
72.
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管的DSA影像特征及血管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3例糖尿病足的下肢动脉行DSA血管造影证实全部患肢的供血动脉显示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性病变。留置造影导管后,经导管注入尿激酶(万U)∶肝素钠(mg)∶NS(ml)为1∶1∶1的抗凝溶栓溶液,用量为2.0ml/h,用微量泵维持7天左右。结果靶血管周围侧支血管明显增多占全组病例的100%,狭窄段血管腔较前扩张占70.3%,闭塞段血管重新开通占60.5%。0~Ⅱ级病足溃疡面愈合,Ⅲ~Ⅳ级病足溃疡面干燥、缩小、周围炎症消退。结论DSA血管造影可以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程度、范围。介入治疗能改善患足的血供,从而预防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3.
选择性血管造影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血管造影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6例胰腺癌肝脏转移患者,男41例,女15例。血管造影前经CT诊断为胰腺癌肝脏转移38例;诊断为原发性肝癌18例。其中16例同时接受了MRI检查,1例行PET检查。全部病例都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腹腔动脉造影,发现胰腺动脉异常改变者再行胰腺动脉造影。结果18例造影前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造影后均诊断为胰腺癌肝脏转移,经临床随访后全部得到证实。其余病例均可见病变区胰腺动脉的狭窄、闭塞等异常改变,以及周围大血管和回流静脉的侵蚀改变。结论血管造影可对胰腺癌进行定性及定位诊断,尤其是CT和(或)MRI检查未能明确者,DSA可提高其检出率。对胰腺癌分期亦可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16例中,浆液性囊腺瘤9例(单纯性3例,交界性6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单纯性1例,交界性3例);浆液性囊腺癌3例。单纯性囊腺瘤表现为薄壁的单房或多房囊肿,无壁结节;交界性囊腺瘤或囊腺癌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囊实性密度影,囊壁局限性增厚或厚薄不均,间隔增厚,并有壁结节,软组织成分多。术前CT正确诊断13例(81.25%),误诊3例(18.75%)。结论:CT能很好地显示卵巢囊腺瘤、囊腺癌的特征,在鉴别良、恶性卵巢病变上有重要价值,当交界性囊腺瘤与囊腺癌的CT表现有重叠时,鉴别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肾上腺无症状嗜铬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特征,结合其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探讨肾上腺无症状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其他无功能肿瘤的鉴别诊断问题。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2月期间经病理证实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无症状嗜铬细胞瘤14例(病理证实),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5例(手术标本12例,腹腔镜标本3例),肾上腺无功能腺瘤28例,转移瘤10例,其中4例为双侧病灶,共67例,71个病灶,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8~82岁,中位年龄44岁。结果肾上腺无功能嗜铬细胞瘤与其他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在平扫及增强扫描各期CT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无功能嗜铬细胞瘤平扫密度高于节细胞神经瘤和无功能腺瘤,而在增强扫描3期均高于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无功能嗜铬细胞瘤的T-D曲线类型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部分肾上腺无功能嗜铬细胞瘤无特异性儿茶酚胺增高的临床表现。其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对其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和术前及术中准备提供必要的影像学支持。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双容积重建技术进行颅内双血管融合重建方法评估脑动静脉畸形的价值。方法对10例含两组以上动脉供血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均采用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及三维血管重建,将获得的两组三维重建供血动脉(一组颈内动脉和一组椎动脉或两组颈内动脉)的数据用双容积重建技术重建,将两组动脉的三维血管像融合。结果在同一图像中可以获得两组动脉系统血管的融合像,解剖关系的准确性良好;可以显示脑动静脉畸形患者血管巢供血来自不同的动脉系统,血管巢内有一部分接受两组动脉同时供血。结论采用双血管融合技术在DSA图像上显示脑动静脉畸形患者血管巢的全貌,并能分别显示血管巢的不同供血来源及其内部的沟通,更有利于认识脑动静脉畸形的内部构筑、供血来源等。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与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相关的CT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32例均行CT平扫,30例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9例低度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发生于胃8例,胃外1例,其CT表现为<5 cm肿块(9/9),内部密度均匀(9/9),增强后呈均匀性强化(7/7),与临近结构分界清晰(7/7)。13例(14个病灶)中度恶性发生于胃6例(1例为2个病灶)、胃外7例,CT表现大多数为5~10 cm肿块(14/14),内部密度均匀(8/14)或不均匀(6/14),增强后呈均匀(8/14)或不均匀性强化(6/14),与临近结构分界清晰(9/14)或不清(5/14),转移(1/14)。10例高度恶性发生于胃3例,胃外7例,CT表现为5~10 cm肿块(5/10)或>10 cm肿块(5/10),内部密度不均匀(10/10),增强后呈不均匀性强化(10/10),边缘清晰(6/10)或与邻近结构分界不清(4/10)及转移(1/10)。3组在部位及内部结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与临近结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可以在术前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作出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胸膜区CT病变征象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比较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胸部 CT平扫图像,观察胸膜区病变征象,包括胸膜结节、纵隔胸膜增厚、病变突入胸膜外脂肪间隙、胸膜与胸膜外脂肪交界面不光整、肋间淋巴结肿大、胸内筋膜及最内肋间肌增厚、肋间血管增粗、单侧胸腔积液,胸膜外脂肪间隙密度增高。单因素分析应用χ2检验,并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断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中胸膜结节、纵隔胸膜增厚、病变突入胸膜外脂肪间隙、胸膜与胸膜外脂肪交界面不光整、肋间淋巴结肿大、单侧胸腔积液这些因素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多因素分析的变量包括胸膜结节、纵隔胸膜增厚、病变突入胸膜外脂肪间隙、胸膜与胸膜外脂肪交界面不光整、单侧胸腔积液,其联合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85.4%,特异度为97.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1。结论:胸膜区的病变征象对于胸腔积液良恶性诊断有较高价值,综合应用这些征象可为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患者女,27岁.5年前妊娠时出现头晕、血压升高,最高达180/150 mm Hg(1 mm Hg=0.133 kPa),分娩后血压仍高.近1年来感觉左腰部不适.  相似文献   
80.
患者,男,22岁,未婚。以下腹痛伴尿频、尿急、尿痛入院。2年前曾以血尿、尿路感染住院治疗。查体未发现阳性体征。尿常规脓球满视野。腹部X线平片膀胱区示一约2.3cm×2.6cm类球形致密锐利影,其中见密度更高成团状细线影(见附图)。X线诊断:膀胱内结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