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6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鼓励采用创新制药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药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连续制造(Continuous Manufacturing)指在一段时间内不间断提供原料并生产出终产品的过程。与间歇(Batch)生产相比,连续制造具有占地面积少、生产周期缩短、智能化程度高、工艺易放大、产品质量一致性高等特点,符合未来药品生产发展趋势和需求。本文总结了连续制药过程关键技术和方法,包括连续喂料、连续混合、连续制粒等单元型连续制药过程,以及口服固体制剂、化学药合成和生物制品的全程型连续生产过程,介绍了停留时间分布分布(RTD)模型和过程分析技术(PAT)等先进控制方法在连续制药过程中的应用,以期对我国药品和中药生产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2.
中药浸膏粉离散元模拟参数标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辰风  杨茂蕊  唐正馨  王欣  徐冰  乔延江 《中草药》2020,51(24):6205-6212
目的采用离散元法(DEM)模拟中药浸膏粉休止角,确定颗粒之间、颗粒与几何体之间的接触参数。方法以生甘草浸膏粉、独活浸膏粉、微晶纤维素(MCC)和乙基纤维素(EC)4种粉末为研究对象,在Hertz-Mindlin with JKR Cohesion接触模型和颗粒缩放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对休止角模拟测定影响显著的接触参数,进而通过最陡爬坡设计确定关键接触参数的最佳区域。根据Box-Behnken试验结果,建立接触参数和模拟休止角之间的回归模型,优选最佳接触参数值并验证。结果筛选得到的关键接触参数为颗粒-颗粒滚动摩擦系数、颗粒-颗粒恢复系数和颗粒-不锈钢恢复系数,所建回归模型对休止角的标定范围为33.30°~43.64°,4种粉末休止角模拟测定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2.0%,表明所建标定方法准确可靠。结论证明了通过宏观物性参数间接标定中药颗粒体系DEM微观力学参数的可行性,为混合、输送等中药制药过程的精确模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研究西洋参不同部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 对西洋参9个部位以甲醇为溶剂分别进行回流提取,用HPLC法测定西洋参不同部位中7种单体皂苷,即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b3和Rd的含量,并对测定结果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西洋参花蕾、须根、芦头中7种皂苷含量较高,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9个部位分成两类,花蕾和叶为一类,其他部位为另一类。[结论] 西洋参各部位总皂苷及单体皂苷含量差异较大,通过HPLC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可对各部位皂苷成分的分布及含量进行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研究颗粒粒径对中药二元混合粉体密度的影响,为中药制剂处方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构建3组具有不同粒径比(α)的中药二元混合体系,即木蝴蝶-微晶纤维素PH102(MCC PH102)(α=0.071 7),银柴胡-MCC PH200(α=0.158 7)和当归-MCC KG802(α=0.840 6)。每组按9个质量配比(90∶1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和10∶90)制备混合粉体,共得到27种含中药的二元混合粉体。对6种单一粉体和27种二元混合粉体的粒径分布、密度等参数进行表征。基于堆积理论和多变量分析阐释粒径相关参数对中药二元混合粉体的填充结构和密度的影响。结果 当归-MCC KG802二元混合体系的α大于替换置换率(αr=0.741 0),其密度与质量配比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符合替换机制。木蝴蝶-MCC PH102二元混合体系的α小于临界比率(αc=0.154 0),其密度随组分质量比呈非线性变化,符合填隙机制。银柴胡-MCC PH200二元混合体系的α介于αcαr之间,其密度受填隙机制和替换机制的双重影响。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模型的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混合质量配比(VIP值=1.62),α(VIP值=1.13)和D10(粒径分布累积至10%时对应的粒径,VIP值=1.06)是影响二元混合粉体密度的关键因素。结论 在中药二元混合粉体中,2种粉体的粒径差异越小,混合粉体密度和组分质量配比之间的关系越接近于线性。  相似文献   
125.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了芍药苷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Brava BDS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甲酸水溶液(25:75),柱温为30 ℃,流速为1.0 mL·min-1 ,检测坡长为228nm。结果:马尿酸在1.17~149μg·mL-1(r = 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为100.4%(RSD=0.88%);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1.32%和1.96%。芍药苷的IC50值为37.47μmol·L-1。结论:该法分离效果和重复性均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马尿酸的检测,也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活性测定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6.
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唯一一所中医药类“211工程”高等学校,如何在新形势下结合自身定位发挥优势,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类型定位,分析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阐述了科学研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推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7.
以24个作用于人体外围血单核细胞药理模型的白介素-1β转化酶抑制剂作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其表征分子的拓扑、电子、几何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质的1209个分子描述符,用CfsSubsetEval评价方法和BestFirst-D1-N5搜索方法筛选描述符,用Kennard-Stone方法选择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决策树、贝叶斯网络、人工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分类预测模型并使用Catalyst/HipHop系统建立药效团模型.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优于其他分类模型,正、负样本的预测正确率均达到100%.最优药效团模型具有5个特征:2个疏水基团、2个脂性氢键受体、1个氢键给体;以此药效团进行中药数据库筛选得到384个候选白介素-1β转化酶抑制剂.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的分类预测模型对候选化合物的活性进行了预测,其中高活性化合物占96.6%,表明白介素-1β转化酶抑制剂药效团模型较准确地反映了高活性化合物的公共特征.该模型的建立有助于从中草药筛选新型白介素-1β转化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28.
该文以50批代表性中药片剂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国药典》方法进行崩解时限检查,记录崩解时间和崩解现象,同时采用自身对照法对片剂崩解过程中水溶性且具有紫外吸收成分的溶出行为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包衣类型和原料类型对片剂崩解时间存在影响。研究发现仅4%的中药片剂崩解过程发生了明显碎裂现象,而96%的中药片剂崩解过程以片心溶化或溶散为主。以片剂崩解快慢、崩解现象、完全崩解时测量成分的累积溶出度是否大于90%为判断依据,构建中药常释片剂崩解行为分类系统,50批中药片剂的崩解行为可分成ⅠA2、ⅠB1、ⅡB1和ⅡB2 4类。将崩解时间小于或等于30 min的中药片剂(Ⅰ类)定义为具有快速崩解性能的中药片剂,可作为中药浸膏(半浸膏)片剂优化设计或改进的目标。采用药物释放模型拟合溶化或溶散崩解现象为主的中药片剂崩解过程的溶出曲线,结果崩解过程中水溶性成分的溶出符合零级动力学和Ritger-Peppas模型,推测该类中药片剂崩解机制主要为溶解和溶胀混合机制。该文研究结果有助于中药片剂崩解行为的理解,并为中药片剂崩解性能的...  相似文献   
129.
应用涌现性原理研究方剂配伍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复杂系统的角度来看,方剂是中医用于干预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促进病后人体康复的外界手段。方剂的复杂性来源于病因、病机、中药药味及其组合方式的多样性。本文采用复杂系统涌现性原理及其分析判断方法对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相关复杂系统的涌现性及其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表明方剂形成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对方剂的最终表现形式都有影响,由于方剂形成过程中症状、治则、治法、药性组合、药味等各个环节的差异造成了方剂本身的多样性。方剂的配伍规律表现在其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律,当对某一个环节的规律进行研究时,应该充分考虑其他环节对这一环节的影响。而方剂配伍规律的阐明,需要多个环节、多个角度研究结果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30.
基于药理作用的中药组分功效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贝叶斯网络研究中药药理作用与其功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中药药理作用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贝叶斯网络研究中药补肾、活血等功效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建立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对中药组分进行了功效预测.结果:建立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合理地表达了药理作用与功效关系,并且中药组分的预测结果与原饮片功效基本一致.结论:利用贝叶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