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80篇 |
免费 | 200篇 |
国内免费 | 10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7篇 |
儿科学 | 44篇 |
妇产科学 | 13篇 |
基础医学 | 119篇 |
口腔科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436篇 |
内科学 | 262篇 |
皮肤病学 | 34篇 |
神经病学 | 35篇 |
特种医学 | 12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78篇 |
综合类 | 1054篇 |
预防医学 | 504篇 |
眼科学 | 15篇 |
药学 | 387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691篇 |
肿瘤学 | 1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113篇 |
2022年 | 131篇 |
2021年 | 121篇 |
2020年 | 90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109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230篇 |
2013年 | 198篇 |
2012年 | 167篇 |
2011年 | 189篇 |
2010年 | 180篇 |
2009年 | 169篇 |
2008年 | 157篇 |
2007年 | 137篇 |
2006年 | 138篇 |
2005年 | 137篇 |
2004年 | 101篇 |
2003年 | 96篇 |
2002年 | 89篇 |
2001年 | 102篇 |
2000年 | 103篇 |
1999年 | 128篇 |
1998年 | 88篇 |
1997年 | 92篇 |
1996年 | 95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75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63年 | 5篇 |
1960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1.
22.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5例报告朱瑾1魏有为1外耳道腺样囊性癌临床少见,本科自1977~1995年共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55岁,右耳道肿块3年,轻度疼痛,反复抗炎治疗无效。检查:右耳道口前方有蚕豆大小肿块,质偏软,皮肤颜色正常,明显压痛,耳周及颈... 相似文献
23.
镫骨全切除和吸引噪声对豚鼠耳蜗功能与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应用耳蜗电图和扫描、透射电镜等技术观察了6组(44只)豚鼠镫骨全切除后,前庭窗开放时间的长短和听泡内使用吸引器对耳蜗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程度.结果如下:①随前庭窗开放时间的延长、复合蜗神经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反应阈进行性提高,开放180min可导致底回部分外毛细胞变性或破坏;②镫骨全切除后,听泡内较长时间地(60min)应用吸引器可引起CAP明显阈移和耳蜗底回部分外毛细胞的不可逆病变;③镫骨未切除时,听泡内吸引60min,仅引起CAP阈移,但外毛细胞未见损伤.结果提示:术中长时间开放前庭窗和鼓室内应用吸引器可能是引起镫骨全切除术后感音神经性聋的因素之一,但鼓室成形术中鼓室内吸引噪声可能因其强度不够大,不足以引起术后感音神经性聋. 相似文献
24.
25.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电极的影像学检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建立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观察人工耳蜗植入电极方法,并比较X线摄片方法与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方法的耳蜗内电极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8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全部作术后X线摄片检查。其中9例用经眼眶前后位摄片,9例采用侧斜位60。摄片。3例患者施行术后螺旋CT扫描及内耳三维重建方法。结果 2种投射头位的X线摄片均可显示电极形态及单个电极对,可间接判断电极在耳蜗内的植入深度。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图可直观地显示耳蜗形态、电极形态及其在耳蜗内植入的深度,可清晰识别单个电极对。结论 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方法可直观观察植入电极的形态及位置,可准确判断电极在耳蜗内植入的深度,有其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27.
蒙药旺拉嘎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地传统蒙医学所用的"旺拉嘎"不尽相同,其基源植物有1科7属22种,经考证,正品旺拉嘎应为兰科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 R.B.Rown.,朝格达格拉格巴为红门兰Orchis incarnala L.,淖得劲拉格巴为凹舌兰Coeloglossum viride (L.) Hartm.,日易萨拉格巴为宽叶红门兰Orchis latifolia L.,特得仍拉格巴为丝叶玉凤花Habenaria sagittifera Reheib.;次品旺拉嘎为授草Spiranthes lancea (Thunb.) Backer、裂瓣角盘兰Herminium alaschanicum Maxim.. 相似文献
28.
中药化学是中医药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培养本科生具备系统专业知识和中药现代化思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中药化学教学过程过分强调化学原理和定义,而忽视了对本科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本论文以青蒿素为案例,围绕其发现过程、提取分离、结构特点、理化性质、结构修饰等课程内容,引导培养学生用中药化学方法解决药物研究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理论教学、科研探索精神等,以调动本科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期达到智育与德育的目的,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而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中药化学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