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9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54篇
综合类   435篇
预防医学   33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38篇
中国医学   147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摘要:目的:观察桂芍子喘颗粒的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方法:采用乙酰甲胆碱和磷酸组胺引喘豚鼠实验观察桂芍子喘颗粒的平喘作用;采用氨水引咳小鼠实验、枸橼酸引咳豚鼠实验观察桂芍子喘颗粒的镇咳作用;采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实验观察桂芍子喘颗粒的祛痰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桂芍子喘颗粒高剂量组豚鼠引喘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桂芍子喘颗粒各剂量组小鼠和豚鼠咳嗽次数显著减少(P<0.05或P<0.01);桂芍子喘颗粒中、高剂量组小鼠和豚鼠咳嗽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1);桂芍子喘颗粒中、高剂量组小鼠酚红排泌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桂芍子喘颗粒具有一定的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62.
63.
黄长波  闫寒松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1):1193-1194
先天性腭裂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先天畸形,现在临床上手术方法比较成熟,但是绝大部分报道中对于硬腭黏膜前缘的出切牙管的鼻腭神经血管束的处理上面鲜有具体提及。现就我科在腭成形术中解剖游离鼻腭神经血管束的手术方法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评价目前主要的4种肝癌分期标准CLIP评分,TNM、BCLC、Okuda分期对手术治疗后肝癌患者短期疗效的预测价值,选出不同临床阶段中的最优分期标准.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选自2003年3月到2008年7月在我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线性趋势卡方检验和似然比卡方检验评估各分期标准的同质性,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了不同分期分别从模型中剔除时其相应对数似然估计值(-2 Loglikelihood)的升高大小.结果 患者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4.7%、64.1%、42.9%,中位生存时间31个月,在4种评分标准中,CLIP评分和BCLC分期在同质性、判别力、梯度单一性和对模型预后预测价值的独立因素大小比较中要高于TNM和Okuda分期.结论 CLIP评分、BCLC分期对肝癌切除术后的预测价值优于TNM、Okuda分期.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瑞波西汀对氯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的改善作用,以及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疗程2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末测定体重、BMI、腰围、臀围、WHR、空腹血糖、血脂、血浆胰岛素(INS)水平等指标,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对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4周后,研究组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TG、TC、LDL、VLDL、血浆胰岛素(INS)均低于治疗前,HDL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无明显改变.GQOLI-74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及总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失眠、便秘、出汗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波西汀可有效改善氯氮平所致的代谢综合征,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血液净化治疗(CBP)腹部创伤术后腹腔高压(IA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9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35例腹部创伤术后IA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早期CBP,将患者分为早期CBP组(17例)和对照组(18例)。比较腹腔间隙综合征(ACS)发病例数、IAH持续时间和预后情况;比较两组的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PaO2/FiO2)水平、腹腔压力(IAP)平均值和乳酸水平。IAH持续时间、平均动脉压、PaO2/FiO2、IAP平均值和乳酸水平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ACS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早期CBP组出现ACS和死亡例数(分别为4例和2例)均较对照组(分别为13例和9例)明显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5.93;P〈0.05);早期CBP组IAH持续时间[(3.22±1.47)d]较对照组[(6.53±2.38)d]缩短(t=4.91,P〈0.05);早期CBP组的平均动脉压[(92.17±8.37)mmHg](1mmHg=0.133kPa)和PaO2/FiO2水平(309.80±74.70)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8.92±8.35)mmHg和(256.60±85.5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2,2.04;P〈0.05);而早期CBP组的IAP平均值和乳酸水平[分别为(11.81±1.59)mmol/L和(2.05±1.31)mmol/L]则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8.38±3.87)mmol/L和(3.35±1.44)mmol/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0,2.79;P〈0.05)。结论腹部创伤术后腹腔高压的早期CBP是一种能有效降低IAP和预防ACS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普拉克索对老年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患者非运动症状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老年VP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各48例。2组均接受抗凝、改善循环、神经营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普拉克索,对照组应用美多芭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月时测评患者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A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肢体感觉异常、自主神经症状发生情况,同时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丙二醛、同型半胱氨酸、血钙、对氧磷酶-1水平。结果 2组治疗前UPDRS、HAMD、FAQ、PSQI量表评分,血清丙二醛、同型半胱氨酸、血钙、对氧磷酶-1水平均接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UPDRS各部分得分、HAMD和FAQ得分、PSQI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氧磷酶-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肢体感觉异常、自主神经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拉克索能够有效改善老年VP患者非运动症状,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对老年VP患者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疗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符合纳入标准的AECOPD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和耳穴压豆(王不留行籽)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3个月评价肺功能,干预后临床症状和COPD评估测试问卷(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结果] 耳穴压豆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 accounted for the predicted value,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压豆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1.8%)高于对照组(64.3%),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治疗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可显著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且耳穴压豆疗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采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加自体骨屑植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结合自体骨屑植骨,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68~82(78.89±3.32)岁;初次置换术后至翻修时间9~22(16.33±2.93)年。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截骨块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纳入研究的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6~38(25.78±6.65)个月。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切口长度16~21(18.89±1.32) cm。手术时间105~128(115.44±6.59) min;出血量240~285(267.44±13.77) ml。截骨块愈合时间12~18(15.61±1.75)周;患者完全负重活动时间14~22(17.78±2.53)周。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47.11±5.04)分,完全负重活动时髋关节Harris评分(76.39±3.85)分,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82.22±2.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发生患肢短缩、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假体松动及下沉、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在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时,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结合自体骨屑植骨,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但需要术者对翻修术前、术中及术后恢复等各个时期做好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股骨头坏死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和中长期随访情况。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4年10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合并股骨头坏死的患者23例进行治疗,男10例,女13例;年龄59~82(68.4±10.4)岁。根据Evans-Jensen分型,Ⅱa型8例,Ⅱb型6例,Ⅲ型9例。根据Ficat分期,Ⅱa期3例,Ⅱb期3例,Ⅲ期9例,Ⅳ期8例。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Harris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术后7年时评估假体生存率。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1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出现急性假体周围感染,1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出现髋关节脱位。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110(85.1±22.9)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83~92(89.8±5.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显示所有患者转子间骨折获得骨性愈合。23例患者假体7年生存率为95.7%。结论:对于合并股骨头坏死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使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以同时治疗骨折和术前症状性髋关节疼痛,具有满意的中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