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12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儿茶酚胺性心肌病(CA—CM)是一种代谢性心肌病。是指那些非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的,因机体释放大量儿茶酚胺(CA)所造成的心肌损伤、坏死,导致急性肺水肿、致死性心律失常甚或猝死的心脏病。嗜铬细胞瘤(PCCT)释放过多的CA 引起高血压已为大家所熟知,其对心脏的损害,虽有高血压因素参与,但主要为大量CA 直接作用所致,故也称之为CA—CM,临床并  相似文献   
22.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以明显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逆转心肌重构,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率和病死率,疗效显著.对于符合适应证的大量既往植入常规起搏器或除颤器的患者,如何升级为CRT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夜间发作性心绞痛患者临床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病变形态的关系.方法:选择有心绞痛发作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04例,按是否有夜间发作性心绞痛分为两组.A组:51例,患者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至少有一次夜间心绞痛发作;B组:53例,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无夜间心绞痛发作.结果:A组患者冠状动脉的严重狭窄(Ⅲ、Ⅳ级狭窄及完全闭塞),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间相比,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夜间发作性心绞痛患者有更为严重的血管病变,宜积极行血运重建术.  相似文献   
24.
尽管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药物治疗有很大进展,但患者的预后差依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患者常伴有心脏电传导异常,如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导致心室非同步化,使得心室充盈减少、二尖瓣反流以及室壁运动异常.近年来双心室再同步治疗(ventricular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VRT)技术的临床应用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而且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证明了其有效性.本文对6例VRT的临床应用及疗效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5.
朱健  严激 《安徽医学》1995,16(1):28-29
<正> 临时心脏起搏目前为救治严重心律失常尤其是缓慢型心律失常极为重要手段之一。我院近年来共施行38例经静脉临时心内膜起搏,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0~  相似文献   
26.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常见和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Ⅵ级者年病死率可高达50%.近年国际上开始心脏再同步起搏术(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pacing)治疗CHF的实验与临床研究[1-3],取得良好效果,为CHF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2001年3月我们应用此项技术治疗2例CHF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存活心肌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相关血管(IRA)晚期血运重建术后远期左室功能以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69例AMI未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疗者,于发病10~21 d行IRA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PCI)术,术前于AMI发病后5~10 d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5和10μg·min-1·kg-1)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检测存活心肌,并分别测定和计算给药前后左室腔大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室壁运动积分(WMS).按有无存活心肌分为存活心肌组和无存活心肌组,超声心动图随访术后6个月时两组左室腔大小、LVEF和WMS的变化.结果157个运动异常节段中89个节段(57%)有存活心肌,有存活心肌组26例(占38%),无存活心肌组43例(占62%).存活心肌组术后6个月LVEF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WMS明显降低(P<0.05和P<0.01);而无存活心肌组LVEF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LVESVI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WMS无明显变化.存活心肌组多巴酚丁胺负荷时的LVEF和WMS明显改善,且与6个月时的测定值相近;而无存活心肌组PCI前应用多巴酚丁胺LVEF和WMS均无明显变化.结论AMI后有存活心肌者晚期血运重建有利于改善远期左室功能和减少左室重构.心肌梗死后早期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状态下左室收缩功能的提高预示晚期血运重建术后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补救性PCI和延迟PCI 3种不同的经皮冠状动脉 (冠脉 )血运重建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因AMI住院并接受PCI治疗者 5 8例。急诊直接PCI者 19例 ,溶栓后梗死相关血管未通行补救性PCI者 12例 ,溶栓后梗死相关血管开通行延迟PCI 2 7例。直接PCI或补救性PCI者仅处理梗死相关血管 ,延迟PCI者除处理梗死相关血管外 ,对严重狭窄的非梗死相关血管也同时进行了处理。术后随访 3~ 2 4个月 ,观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直接PCI和补救性PCI组梗死相关血管均成功开通 ,延迟PCI组除梗死相关血管外 ,对 17支非梗死相关血管进行了扩张或支架术 ,结果均获得成功血运重建。术中冠脉内血栓的发生率直接PCI和补救性PCI者较高 ,梗死相关血管重建术后即刻慢复流的发生率直接PCI和补救性PCI组也较延迟PCI组高 (P <0 .0 5 )。其中 2 0 %梗死相关血管和 2 9.4 %非梗死相关血管行直接支架置入 ,均获得有效的血运重建。梗死相关血管支架的置入率为 96 .7%。扩张后即刻造影结果平均残余狭窄为 (8± 6 ) % ,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手术成功率为 10 0 %。术后随访期间 3例死亡 ,2例术后 3个月内发生心绞痛 ,经造影证实再狭窄。结论 :经皮冠脉血运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间隔部旁道(AP)射频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评价房间阻滞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影响.方法 69例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体表心电图Ⅰ导联或aVL导联或V1导联P波时限及形态,分为:房间阻滞组(17例)、房间传导正常组(52例).术后1、3、6、12个月随访,复查超声心动图(UCG)及24 h动态心电图(DCG),并根据患者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决定是否接受超声指导下起搏器优化.结果 与房间传导正常组相比,房间阻滞组新发房颤率(41.1%对11.5%,P=0.012)明显增高,而且大多数患者在术后早期(术后1周)即出现新发房颤.此外,房间阻滞组超声指导下起搏器优化率(41.1%对11.5%,P=0.012)也明显增高,并且需要更长的AV/PV间期.结论 房间阻滞增加CRT-D术后新发房颤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