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肾舒冲剂治疗尿路感染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肾舒冲剂治疗尿路感染临床疗效。方法 :6 0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肾舒冲剂组 (32例 )和八正散组(2 8例 ) ,观察两组患者主证起效和消失时间以及治愈率、好转率。结果 :肾舒冲剂组尿急、尿痛起效和消失时间较八正散组短(P <0 .0 1) ,两组患者治愈率、好转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肾舒冲剂治疗尿路感染起效快、疗程短 ,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肾功能正常的慢性肾炎血瘀证患者的血、尿Ⅳ型胶原(Col-Ⅳ)及层粘蛋白(LN)含量的变化与中医本虚证、血瘀证症状积分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前后的血、尿Col-Ⅳ及LN含量的变化,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肾脏纤维化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67例肾功能正常的慢性肾炎血瘀症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血、尿Col-Ⅳ与LN含量,观察以上指标与中医本虚证及血瘀证症状积分的关系;67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35例复方丹参治疗组和32例对照组,对照组给以潘生丁、雷公藤多苷等常规处理,伴肾病综合征者加用激素,血压高者加用降压药,治疗组给予以上对照组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尿Col-Ⅳ及LN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健康人相比,慢性肾炎组患者血、尿Col-Ⅳ及LN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各本虚证型血、尿Col-Ⅳ及尿LN较健康者均明显增高(P〈0.01),气阴两虚与健康者相比,血LN明显增高(P〈0.01),气阴两虚与肺肾气虚比较,血Col-Ⅳ及血、尿LN均明显增高(P〈0.05),脾肾阳虚与肝肾阴虚比较。尿Col-Ⅳ明显下降(P〈0.01);各血瘀证组与健康人组比较,血、尿Col-Ⅳ及LN均明显增高(P〈0.05。P〈0.01),而各血瘀证组间两两比较,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尿Col-Ⅳ与LN水平与血瘀证积分均无线性相关关系;治疗组治疗前后血Col-Ⅳ、LN及尿Col-Ⅳ、LN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Col-Ⅳ、LN及尿Col-Ⅳ、LN差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治疗前后血Col-Ⅳ与血LN二者水平的改变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肾脏纤维化可能是慢性肾炎血瘀证的内在物质基础,肾脏纤维化是肾脏局部的血瘀状态,即所谓的微型瘢积。外在的血瘀证症状积分难于体现肾脏局部的瘀血严重程度。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于减轻慢性肾炎的纤维化程度,延缓纤维化进展可能有一定的益处,其抗肾脏纤雏化作用可能是通过多个途径而实现的。对延缓肾脏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又一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43.
肾舒冲剂治疗尿路感染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肾舒冲剂治疗尿路感染临床疗效。方法:60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肾舒冲剂组(32例)和八正散组(28例),观察两组患者主证起效和消失时间以及治愈率,好转率。结果:肾舒冲剂组尿急,尿痛起效和消失较入正散组短(P<0.01),两组患者治愈率,好转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肾舒冲剂治疗尿路感染起效快,疗程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4.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对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损害的疾病的概括,CKD的诊断和分期标准统一了对肾脏病的认识。但是对于CKD的治疗和延缓其进展仍然缺乏有效的药物和手段。中医药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方面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临床上取得一定的疗效。近几年来,对中药单味药和复方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这些研究当中,中药大黄在治疗慢性肾脏病的药理和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45.
赵爱萍  林满遍  丘余良 《西部医学》2013,44(6):16-17,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的毒副作用及患者的复发率。方法选择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4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2例、辨证组48例、肾炎康复片组43例,观察毒副作用发生率及治疗6个月、1 a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率。结果辨证组五心烦热、显著库欣体态及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及肾炎康复片组(P<0.05);辨证组糖尿病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但与肾炎康复片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骨质疏松、精神病的发生率比较,3组无统计学意义;3组6个月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辨证组1 a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及肾炎康复片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减少复发率,降低激素部分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肝素钙在治疗增生性肾炎中的作用。方法 对70例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并以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其肾小球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MMP-2、MMP-3的表达。同时随机分为常规疗法(A组)和常规疗法+肝素钙(B组)两组。结果 A组和B组系膜增生程度、球性硬化、节段性硬化、MMP-2、MMP-3表达无显著性差异。B组和10例血肌酐增高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有显著性差异。B组的疗效优于A组。结论 加用肝素钙治疗慢性肾炎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本文基于矫枉平衡理论,根据人体正气强弱与感受疫疠邪气反应强弱情况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发病特点,包括矫枉平衡,即正气强感邪轻者,机体能抵御疫邪;矫枉失衡之矫枉无力,即正气弱而疫邪易乘袭;矫枉过正,即疫邪强盛内陷与正气交争,正不胜邪而渐损;矫枉生枝,即产生变证或诱发宿疾。并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关键在于促进机体矫枉平衡,把握矫枉扶正、矫枉复正、矫枉节枝等共同治疗法则,发挥中西医优势。其中矫枉扶正应注重正邪辨证以祛邪扶正;矫枉复正应把握疾病内陷传变的转折点,及时截断以固复正气;矫枉节枝应注意规避中西药物的毒副作用。此外,对易感人群的预防提倡养护身心健康,增强体质,调畅情志。  相似文献   
48.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揭示益肾降浊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治疗组(30例)给予口服益肾降浊汤每日一剂加现代医学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现代医学常规疗法。两组均以2个月为1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肾功能以及各项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相对治疗组、对照组,正常组的HCY水平与其余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时Hcy较正常组(P〈0.01)明显升高。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后Hcy降低(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更佳(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均较前改善(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益肾降浊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辨证属脾肾气虚证为主者,能显著改善症状并能有效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益肾降浊汤能够提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Hcy,从而可能减少慢肾衰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观察益肾降浊冲剂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CRF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益肾降浊冲剂治疗,对照组用单味大黄治疗,观察尿素氮、肌酐、肌酐清除率、白蛋白、血红蛋白、瘦素等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血清瘦素与肌酐清除率显著负相关、与血肌酐有显著正相关(P〈0.01)。治疗组改善CRF患者临床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肾降浊冲剂对CRF辨证属脾肾气虚证为主者,起到改善症状,改善肾功能并能延缓CRF进展;临床疗效优于单味大黄。益肾降浊冲剂能降低CRF血清瘦素水平,可能是其获得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