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患者32岁,住院号320782。单纯型法乐四联症。孕3产2。因刮宫产术后6年,妊娠34^ 6周,双胎,于2003年6月5日入院。10年前患者妊娠35周时剖宫产一女婴,体重1900g,出生10d死亡,具体原因不详。6年前患者妊娠足月时刮宫产一女婴,体重2100g,新生儿出生后确诊为“法乐四联症”。3年前患者行“法乐四联症”根治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干预胎儿生长受限(FGR)小鼠追赶生长时期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孕期低蛋白饮食法建立FGR小鼠模型.FGR组和正常对照组(NC)新生雌鼠自断乳后分别喂予标准饲料(SF)和高脂饲料(HF),不同饲料喂养组又分为二甲双胍灌胃组(MF)和生理盐水灌胃组(NS),即:NC+SF+NS组、NC+SF+MF组、NC+HF+NS组、NC+HF+MF组、FGR+SF+NS组、FGR+SF+MF组、FGR+HF+NS组、FGR+HF+MF组.于仔鼠8周龄开始每组取6只观察阴道开口时间及动情周期变化.第12周在动情间期每组取6只小鼠禁食12 h,测体质量、身长,计算体质量系数(PI),采血取血清进行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促卵泡生成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检测,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第12周始每组取6只小鼠,与雄鼠2:1合笼交配,了解雌鼠生殖能力.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以FGR、HF及MF三个因素为分析指标,采用3×2析因实验分析,确定有无交互作用,以及交互作用的显著性水平.结果(1)析因分析:FGR因素及HF因素对PI指数、Fins、HOMA-IR、阴道开口时间、AMH均有交互相加作用的显著性影响(P<0.05);MF因素干预HF因素相关的体质量、PI指数、FPG、Fins、HOMA-IR及动情周期开始时间有显著性意义(P<0.05);除身长、FSH外,MF因素干预FGR因素相关的其余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比较:除体质量外,FGR因素对其余观察指标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FSH外,HF因素对其余观察指标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身长、FSH外,MF因素对其余观察指标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FGR+HF+NS组与NC+SF+NS组、FGR+SF+NS组与FGR+HF+NS组妊娠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GR小鼠存在青春期延迟、稀发排卵及成年期胰岛素抵抗,出生后高脂饮食促发FGR小鼠的追赶生长,追赶生长时期的二甲双胍干预对其胰岛素抵抗、生殖内分泌紊乱的改善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对在电解岗位作业的240例职工行心电图描记.同时选择120例非电解岗位职工心电图描记作对照.其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旨在探讨心血管的发病是否与生产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心电图异常分布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400例体检者按性别,年龄分组,并对出现异常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中老年组的异常心电图总检出率男.女性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但各组内男女的心电图检出率差异性不明显(P〉0.05)。结论: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与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定期复查心电图可以尽早的发现心电图异常,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18.
围产期抗磷脂综合征诊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指由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引起的以动、静脉血栓形成、反复妊娠丢失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征象。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APS原因不明;继发性APS是指在梅毒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基础上出现APL阳性伴反复妊娠丢失。APL是以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L)和狼疮抗凝物(1upusanti—coagulant,LA)为主包含二十多种以磷脂结合蛋白为靶抗原。 相似文献
19.
产后尿潴留如能及时得当处理,甚至可不必留置尿管。本例患者因未能早期诊断,延误了治疗,致使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困难,反复留置尿管长达50 d之久,应引起医务人员警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肩胛下入路在上胸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上胸椎疾病患者采用改良肩胛下入路进行手术,并与10例采用传统肩胛下入路手术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者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方面的差异。结果改良肩胛下入路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均优于传统入路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肩胛下入路患者术后1周的疼痛VAS评分优于传统入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但在术后1个月以后的疼痛VAS评分与传统入路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肩胛下入路患者与传统肩胛下入路患者在各时间点的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肩胛下入路可简化手术步骤,减少术中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