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18篇 |
内科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4篇 |
综合类 | 35篇 |
预防医学 | 22篇 |
药学 | 9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心包填塞是指心包腔内液体增长过快或积液过多,压迫心脏而限制心脏舒张及血液充盈,临床表现为急性循环衰竭、动脉压下降、脉压差变小、甚至可以导致迅速死亡[1]。本例患者诊断为心包填塞并发呼吸衰竭,情况危急,需行心包开窗术,但从麻醉诱导到术中维持和术后转归对麻醉医生来说是一个挑战。笔者将针药平衡麻醉用于急诊心包填塞患者心包开窗术麻醉处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应用分娩球助产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月-2012年8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头位;确诊临产而且宫口开大3cm入产房待产;胎心监护无异常;产妇生命体征正常;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胎头拨露2~3cm时一直使用分娩球助产。而对照组产妇除不采用分娩球助产外,其他助产措施与观察组无任何区别。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产妇宫缩时的疼痛分级、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程时间短、疼痛分级优、剖宫产率低、新生儿窒息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在产程中应用分娩球助产可有效缩短产程,缓解分娩疼痛,促进自然分娩,提高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与新生儿窒息率,是人性化的产时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宠物犬饲养者对狂犬病知识的知晓及态度、行为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狂犬病预防知识宣传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石河子市25小区划分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分别在区域内随机抽取了41、75、33、76、39、31、30、25、55、61、59、53、58、45、49、52栋楼的住户,对宠物犬饲养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结果:201位宠物犬饲养者狂犬病知识及格率为74.62%,初中及以下学历者的及格率仅为58.33%.被调查者中仅34.82%的人知道狂犬病不能被治愈,96.02%的知道被犬咬伤后应立即处理伤口,只有67.16%的人知道正确处理伤口.100%的人认为有必要制定宠物犬管理制度,99%认为有必要做好狂犬病的预防工作.宠物犬饲养者狂犬病知识的来源中电视占61.69%,但是报纸、社区、医生、广播、讲座的方式均低于20%.被调查者中有54人(26.9%)曾被犬咬伤过,其中36人(66.7%)注射过狂犬疫苗.结论:石河子市社区宠物犬饲养者狂犬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获取知识的渠道比较单一,但对狂犬病的防治态度较好,应加强宠物犬饲养者健康教育,低学历人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4.
《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CONSORT)2010声明提供了报告随机试验的最低准则。它的广泛使用有助于保证评估新的干预措施的透明性。最近,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涉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干预需要经过严格的前瞻性评估,以明确其对健康的影响。《人工智能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Artificial Intelligence,CONSORT-AI)是一个新的临床试验报告指南,用以评估具有AI成分的干预。它是与《人工智能干预试验方案报告标准》(Standard Protocol Items:Recommendations for InterventionalTrials-Artificial Intelligence,SPIRIT-AI)同步编制的。这两项指南的编制通过分阶段的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等过程达成共识,产生29项候选条目。由国际多方利益相关者小组在两阶段德尔菲调查(103个利益相关者)中对这些条目进行了咨询,并在共识会议上达成一致意见(31个利益相关者),通过34个试点参与进行改进和优化。CONSORT-AI扩展包括14项新条目,这些新条目对于AI干预非常重要,除了2010年CONSORT声明的核心条目之外,试验报告还应常规包含这些内容。CONSORT-AI建议研究人员提供关于AI干预的清晰描述,包括使用AI所需的说明和技能、AI干预集成环境的设置、输入和输出数据处理的注意事项、人-AI交互和错误案例分析。CONSORT-AI将有助于提高AI干预临床试验方案的透明度和完整性,也有助于编辑、同行评审以及普通读者理解、解释和严格评估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偏倚风险。 相似文献
55.
静脉采血后用棉球按压止血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临床上经常见到病人静脉采血后,穿刺部位局部皮肤皮下淤血。其原因除病人自身凝血机制不好,按压方法不当及护士操作失误等原因所致外,与棉棒按压也有关。我们对365例次病人采用棉球按压后发现皮下淤血明显减少。因静脉采血进针方法有直刺血管和斜刺血管两种,这就可能导致皮肤表 相似文献
56.
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需要量均降低,尤其对中枢性抑制药如全麻药、镇静催眠药及阿片类镇痛药均很敏感,有可能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1]。老年人一般反应迟钝,应激能力较差,自主神经系统的自控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稳定血压,易造成意外或诱发并存症突然向恶性方面发展,因此,麻醉诱导的选择至关重要。事实上任何一种诱导方法都没有绝对的安全性,对老年患者而言,也没有某种固定的麻醉诱导方法是最好的。全麻诱导期的麻醉管理是围麻醉期麻醉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术前基础状态差的老年患者,如何做到麻醉诱导平稳一直是麻醉医师面临的难题。本研究选择90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不同麻醉诱导方法进行安全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7.
58.
59.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手术的麻醉方法和术中管理。方法:2012年3月美国南加州大学的Gill医生来华演示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手术,其中3例在上海长海医院完成,7例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完成。10例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38~71岁,体重57~82 kg,ASA分级Ⅰ~Ⅲ级。术前均诊断为膀胱癌,拟施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扩大淋巴清扫+原位新膀胱手术。所有患者未见明显心、肺、肝、肾功能异常。麻醉诱导:除1例术前评估为困难气道外,其余9例采用快诱导气管插管。芬太尼3μg/kg静脉小壶注入,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4 mg/kg、丙泊酚1~2 mg/kg,患者入睡后给予罗库溴胺0.6 mg/kg。困难气道患者给与咪达唑仑1 mg、芬太尼0.1 mg、丁卡因50 mg气道表面麻醉后气管插管,之后给予异丙酚及罗库溴铵。连接Ohmeda麻醉机机械通气,吸入空气与氧气体积比1∶2混合气体,流量2 L/min,潮气量为6~12 mL/kg,呼吸频率为10~20次/min,力图维持气道峰压<35 mmHg(1 mmHg=0.133 kPa),P ET CO2(呼气末CO2分压)<45mmHg。麻醉维持:持续吸入0.6 MAC(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七氟醚、静脉泵注丙泊酚2~4 mg/(kg·h)和瑞芬太尼0.1~0.3μg/(kg·min),维持BIS值在40~60,术中间断按需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2 mg/kg。手术体位为60°Trendelenburg(特伦德伦伯格卧位,头低、脚高+截石位)体位,双腿外展支起呈截石位。机器人系统位于两腿之间,支臂置于患者腹部上方。监测记录呼吸参数、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记录动脉血气分析数据、苏醒时间、出入量及术中并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失血量(342.9±303.4)mL;与气管插管后比较头低足高位及气腹后气道峰压升高;呼气末CO2增高;平均动脉压升高、中心静脉压升高;pH降低;2例患者气腹后15 min,呼气末CO2分压超过50 mmHg,动脉血气PaCO2高于60 mmHg,调整呼吸参数过度通气无改善,降低气腹压力小于15 mmHg后得以改善;5例发生呼吸性酸中毒;2例患者发生代谢性酸中毒,需给予碳酸氢钠后纠正;2例患者术中血钾超过5.5 mmol/L,给与葡萄糖酸钙和胰岛素处理改善;5例患者发生多发皮下气肿,其中1例多局限于胸腹部,1例从面部到脚均有明显握雪感,同时伴发高碳酸血症和体温下降;2例患者下肢小腿肿胀;1例不全肠梗阻行空肠减压术;苏醒时间为(94.2±35.6)min(40~150 min)。结论: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手术为临床新开展的手术,由于庞大的机器、长时间气腹和过度的头低位,易发生酸碱失衡和离子紊乱,给麻醉管理增加了难度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60.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胃镜检查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不同阿片类药物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ASAⅠ~Ⅱ级,年龄25~60岁,体重45~75kg。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组(F组)、舒芬太尼组(S组)、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40例。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8μg/k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8μg/kg,R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5μg/kg,各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意识消失时置入胃镜,术中酌情追加丙泊酚0.5~1mg/kg,观察3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清醒时和1h后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F组和S组比较,R组丙泊酚用量最少,分别为(120±14)mg、(118±18)mg及(96±15)mg(P〈0.05);而R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显著增加(5%、5%vs.16%,P〈0.05);与F组和R组比较,S组清醒1h后VAS评分减低,分别为5.0±0.9、5.1±0.8、4.0±1.1(P〈0.05)。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中0.5μg/kg瑞芬太尼组较0.8μg/kg芬太尼组和0.08μg/kg舒芬太尼组丙泊酚用量减少,但是对呼吸的抑制较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重。舒芬太尼组术后舒适程度优于芬太尼组及瑞芬太尼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