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丁庆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5):66-67
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内科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对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方法根据我院2009~2012年的80例呼吸内科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清IL-6和hs-CRP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出现心率不齐的几率要低一些,患者的胸闷、打鼾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IL-6和hsCRP水平存在差异性,治疗前较高一些,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中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使用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血清IL-6和hs-CRP水平降低明显,临床中效果突出,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2.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诊断(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低度恶性胰腺肿瘤,近年来随着CT、MRI检查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应用广泛,对该病的检出不断提高,国内外文献对SPTP报道逐渐增多,笔者收集影像学资料完整,且经手术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SPTP6例,旨在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CT、MRI及MRA在脑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血管造影和手术病理症实的脑血管畸形16例,包括动静脉形(AVM)12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所有病例均行CT、MRI平扫及MRA检查,MRA采用3D-TOF法。结果:AVM的CT平扫主要表现为低,等或高混杂密度,部分伴钙化,合并急性出血者呈高密度,MRI扫描T1W1、T2WI上呈迂曲扩张畸形血管团的流空影,血肿表现多样化,MRA显示供血动脉,引流静脉良好,海绵状血管瘤CT平扫平等,高混杂密度,多样化钙化。MRI有其典型表现,外周低信号环围绕中央“桑葚状”混杂信号,MRA未显示畸形血管,结论:CT、MRI及MRA在诊断脑血管畸形中各有不同诊断价值,联合运用和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较全面地评价脑血管畸形。 相似文献
54.
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高级别胶质瘤13例和低级别胶质瘤8例,均作了MRI平扫、增强扫描和DTI,测定两组肿瘤实质区、囊变坏死区及瘤周水肿区MD值、FA值,分别比较两组肿瘤上述三个区域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高级别组肿瘤实质区、囊变坏死区及瘤周水肿区MD值分别为(0.976±0.171)×10-9㎜2/s、(1.92±0.515)×10-9㎜2/s、(1.41±0.288)×-9㎜2/s,低级别组上述三个区域MD值分别为(1.28±0.320)×-9㎜2/s、(1.77±0.567)×-9㎜2/s、(1.19±0.218)×-9㎜2/s,高级别组肿瘤实质区MD值低于低级别组(P<0.05),两组肿瘤囊变坏死区、瘤周水肿区MD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级别组上述三个区域FA值分别为0.137±0.056、0.0824±0.061、0.148±0.09,低级别组分别为0.149±0.0504、0.105±0.0623、0.160±0.083,两组肿瘤上述三个区域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测定胶质瘤肿瘤实质区MD值,有助于胶质瘤的分级。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光谱CT碘密度成像与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预测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6月在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62例胸痛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分析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并于碘密度图定量评估左心室心肌灌注情况;通过人工智能技术(DV-FFR)计算CT-FFR,随访患者6个月后MACE是否发生。以有无MACE发生为参考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CCTA、CT-FFR和碘密度图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分析其预测MACE的效能。结果 发生MACE组(n=12)与未发生MACE组(n=50)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及危险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缺血心肌碘浓度(IC)值明显低于远处正常心肌(t=-14.573,P<0.001),且缺血心肌的标准化碘浓度(NIC)值低于正常心肌的NIC值(t=-17.952,P<0.001)。碘密度图预测MACE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100%、100%、9... 相似文献
56.
57.
58.
本文阐述了肝转移性肿瘤的CT、MR成像技术、对比剂的种类和运用以及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诊断,探讨和比较了各种成像技术和对比剂在肝转移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9.
丁庆国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1,(6)
作者收集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6例肝血管肉瘤,其中男1例,女5例,年龄4~80岁。所有病例均作了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剂量150ml,注射速率2.5~5.0ml/s。对比剂注射开始28s后作动脉期扫描,70s后作门脉期扫描。层厚7mm或10mm,螺距1.0~1.5,其中1例在对比剂注射4min后作了延迟扫描。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学专家对每例CT图像作了分析。确定各例病灶的数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TPV患者,均做了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5例做了门静脉动态对比增强(DCE-MRA)检查。分析其MRI影像表现。结果16例CTPV,MRI上均明确了病因。CTPVMRI平扫表现门静脉主干、分支及属支闭塞,门静脉周围可见丰富的侧枝血管。动态增强动脉期7例见肝脏异常灌注,门静脉期肝门区周围异常丰富侧枝血管。DCE-MRA直观显示上述异常改变。6例伴胆管不规则狭窄。结论CTPV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MRI对CTPV诊断及明确病因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