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误诊致死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 女,68岁。1个月前受凉后咳嗽、发热、腰痛,口服消炎药数天热退,腰痛持续并加重。否认精尿病、冠心病、结核史。外院X线:L4~L5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不全和早期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104例AMI接受急诊直接PCI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替罗非班)52例和对照组52例。比较两组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分级、计算校正TIMI计帧数(cTFC)和心肌Blush分级。采用彩色多普勒心动超声仪分别于发病后早期(<24小时即基线)、1、2、3周末连续测量、计算左心室形态、构型等多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中TIMI3级血流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组中cTF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Blush分级获得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左心室形态和构型变化比治疗组显著加重(P<0.05),且1周末到3周末呈进行性加重,3周末最明显。结论:AMI患者急诊直接PCI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PCI术后微血管功能不全,对左心室重构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桡动脉穿孔的危险因素及处置策略。方法回顾分析经桡动脉PCI术中桡动脉穿孔的16例患者,记录术中桡动脉造影情况、桡动脉穿孔原因、导致穿孔的器械、处理方法和术后恢复情况等,通过定义桡动脉穿孔分型指导处置策略。结果 16例患者中桡动脉穿孔的原因包括,桡动脉解剖学变异为12例,桡动脉痉挛2例,超滑导丝穿出2例。其中7例Ⅰ型桡动脉穿孔均未行特殊处理,其余9例患者均接受加压包扎,前臂血肿张力较大的患者进行穿刺减压。术后随访4例患者出现桡动脉闭塞。结论桡动脉穿孔是经桡动脉PCI的少见并发症,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及时行桡动脉造影,早期识别桡动脉穿孔并及时给予治疗,是有效预防前臂严重血肿、骨筋膜室综合征甚至于急性手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19基因(CYP2C19*2)分型指导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180例行PCI的ACS患者,根据CYP2C19*2等位基因突变情况分为无缺失功能等位基因的野生型组(GG,92例):进行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有缺失功能等位基因的突变杂合型组(AG,67例):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50rag,2次/a;突变纯合型组(AA,21例):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100mg,2次/d;监测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并比较三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ACS患者中的野生型占51.11%,突变杂合型占37.22%、突变纯合型占11.67%。据基因型所分三组临床资料及PCI结果无显著差异。AA组、AG组用药后7d,用药后180d的血小板聚集率均较GG组明显降低[180d:(24.3±3.41)%、(25.8±2.89)%比(30.3±3.17)%,P〈0.05]。随访12月,三组的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用于CYP2C19*2有缺失功能等位基因(AG或AA)的ACS患者,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用于CYP2C19*2无缺失功能等位基因的ACS患者比较,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但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相同。CYP2C19*2基因分型可以为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术预先桡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对接受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6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预先桡动脉造影(pre-RAA)组341例直接行桡动脉造影;延后桡动脉造影(post-RAA)组341例在导丝、导管遇有阻力时立即行桡动脉造影,或者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结束时行桡动脉造影.观察两组桡动脉影像学特征,并记录两组患者桡动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ost-RAA组桡动脉痉挛比率高于pre-RAA组[11.4%(39/341)比6.2%(21/341),P=0.015],post-RAA组手术失败率高于pre-RAA组[3.2%(11/341)比0.6%(2/341),P=0.014],post-RAA组桡动脉穿孔发生率和术后1~6个月桡动脉闭塞率显著增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术预先行桡动脉造影可以有效观察桡动脉形态,减少桡动脉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高龄和非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将临床确诊为AMI年龄≥75岁的58例患者(高龄组)与<75岁的87例患者(非高龄组)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其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高龄组的AMI危险因素中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非高龄组,而吸烟史和AMI阳性家族史比非高龄组明显低。血脂谱分析显示高龄组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显著低于非高龄组。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高龄组多支病变居多(94.8%),显著多于非高龄组(72.4%),单支病变(5.2%)明显少于非高龄组(27.6%)。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Gensini积分比较,高龄组(86.32±44.91)显著高于非高龄组(58.93±27.95)。结论:高龄AMI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特点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常见,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显著高于非高龄组。  相似文献   
4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