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0篇
  2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地不容块茎中的生物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地不容Stephania epigaea Lo中具有细胞毒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千金藤素( )-cepharan-thine(1),轮环藤宁cycleanine(2),(-)-norcycleanine(3),isochondodendrine(4),delavaine(5)和runanine(6)。结论:生物碱3~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1~4体外有肿瘤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声导抗在小儿分泌性中耳炎(SOM)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VIRTUAL310型声导抗测试仪对58例(107耳)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检测,并与25例(50耳)正常儿童的声导抗测试结果对照。小儿SOM中B型鼓室压力图88耳(82.2%),C型17耳(15.9%),As型2耳(1.9%),声反射阳性率92.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声导抗测试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早期诊断的敏感而客观的  相似文献   
23.
我科自1998年8月至2000年6月,应用皮下植入用缓释氟脲嘧啶(植入组),同静脉用氟脲嘧啶(对照组)同时联合顺铂治疗食管、贲门癌.结果表明植入组有效率为23.9%,对照组有效率为15.9%(P>0.05).植入组和对照组Ⅱ级以上血液学不良反应分别为20.3%和32.2%(P<0.05),消化道反应分别为42.8%和56.7%(P<0.05).现将临床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4.
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对肺栓塞患者溶栓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米宏志  王金城  杨浩  丁健  朱明  陆遥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1,21(3):162-164,I001
目的评价肺通气/灌注显像监测肺栓塞患者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47例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男27例,女20例,平均年龄(52.8±16.1,19~81)岁。受累肺段共564段,平均(12.5±4.6)段。分为3组,第1组为病程1周以内,共17例;第2组为病程在1~2周及病程大于1个月而近2周有发作或加重,共16例;第3组为病程>1个月而无近期发作,共12例。另有2例病程大于2周、小于1个月。溶栓抗凝治疗5~10d后复查,8例口服抗凝剂6~18个月后再次复查。均于治疗前及溶栓后5~10d、单纯抗凝2~4周后行肺灌注显像,采集条件一致。结果第1组患者有75.5%肺段血流灌注改善,第2组有74.3%肺段血流灌注改善,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第3组仅见5.3%的肺段有改善,与前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2例病程大于2周、小于1个月的患者亦有明显疗效。8例长期口服抗凝剂的患者,有87.5%肺内血流灌注进一步改善。结论肺通气/灌注显像在肺栓塞患者疗效评价中有重要价值。以病程2周为时间窗,溶栓疗效显著。病程在2周以上甚至大于1个月的肺栓塞患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同机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成像融合影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功能改变,及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同机负荷心肌灌注(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和冠状动脉CT成像(coronary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负荷心肌灌注和CTCA按常规方法完成,利用融合软件整合冠状动脉解剖与心肌灌注功能影像,所有患者1个月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负荷心肌灌注、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别由2位以上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和影像科、心内科和影像科医师判读;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示心肌"可逆性"缺损判为心肌缺血,显示心肌"不可逆性"缺损判为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及CTCA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定义为有临床意义。结果:基于冠状动脉血管及相应心肌供血区的对应关系,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负荷心肌灌注作为标准对照,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9.29%(25/28),特异性88.71%(55/62),阳性预测值78.13%(25/32),阴性预测值94.83%(55/58),准确性88.89%(80/90)。MPI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0.73%(29/41),特异性81.63%(40/49),阳性预测值76.32(29/38),阴性预测值76.92%(40/52),准确性76.67%(69/90)。MPI/CTCA融合显像诊断冠心病,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功能改变的敏感性96.43%(27/28),特异性90.32%(56/62),阳性预测值81.82%(27/33),阴性预测值98.25%(56/57),准确性92.22%(83/90)。结论:心肌灌注显像和CTCA融合影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功能改变,与单一影像技术比较,可明显提高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功能异常的诊断效能,并同时提供冠状动脉解剖及心肌血供功能信息,对冠状动脉疾病诊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6.
国产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9例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牵引床牵引复位后切开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评定疗效。结果 4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2.6±3.7)个月;手术时间45~120 min,平均(60.3±12.8)min。术中出血130~550 mL,平均(235.8±42.3)mL;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5周,平均(11.5±1.6)周;无髋内翻畸形、钢板松动断裂、螺钉切割或退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疗效优36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3.9%。结论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合并大转子粉碎骨折者或骨质疏松者,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7.
微悬臂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超灵敏传感器,在生物、药物及环境分析中显示出超凡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当今传感器领域中一个热点。现对微悬臂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作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对该研究方向的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8.
丁健 《中国乡村医药》2012,19(11):45-45
1 病历摘要患者男,53岁,农民。因左小腿皮肤发红、疼痛、肿胀1周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膝关节疼痛,在当地村卫生室打"封闭"治疗后出现左小腿皮肤发红、疼痛、肿胀不适,疼痛较剧,左腿不能站立行走,在当地村卫生室抗感染治疗1周无好转,遂至本院就诊。问诊:患者10年  相似文献   
29.
本文综合分析近十年来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历程,回顾各类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特点,提出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开发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如药物的毒副作用、耐受性,个体化治疗与生物标志物,以及预测敏感患者生物标志物研究等。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然后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入组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6个月加强健康教育后,较对照组患者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上都有了明显提高(P<0.05).结论 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个体化健康教育,可缓解和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进护患合作和信任,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