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2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microRNA在肝细胞肝癌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一种遗传相关性的复杂性疾病,肝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多基因参与的、多步骤、多阶段的由体内外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1]),涉及编码和非编码基因结构和表达水平的异常.随着对非编码基因的逐步认识,那些曾被作为冗余的片段,已经发现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认识较为深刻的是microRNA(miRNA)~([2]).  相似文献   
32.
李强  丁义涛 《实用癌症杂志》2002,17(4):445-446,448
显微切割 (microdissection)是 2 0世纪 90年代出现的新技术 ,该技术先后经历了 3个发展阶段 :①通过机械手段去除非目的组织 ,间接获得目的细胞。这项技术较为繁琐 ;②采用机械分离的办法[1] ,直接切割获得目的细胞或细胞群 ,该技术不仅对人员、设备要求高 ,而且费时、结果不稳定。③激光的运用。早期的激光微光束显微切割技术 (lasermicrobeammicrodissection ,LMM ) [2 ,3 ] 利用脉冲紫外激光束去除目的细胞周边的组织 ,间接获取细胞。 2 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 ,美国国立卫生院国家肿瘤研…  相似文献   
33.
本组病例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19~64岁,平均41.5岁。其中2例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5例于肝、脾、肠系膜外伤及股骨骨折后发生。创伤或手术后至本病确诊时间最长者65天,最短者2天,平均33.5天。手术方式:6例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胆囊造瘘术。术后病理报告:1例胆囊穿孔,5例胆囊坏死或坏疽。本组病例1例死亡(行胆囊造瘘术者),6例生存。  相似文献   
34.
肝细胞大规模培养的一种简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义涛  陈钟  张鹤云 《江苏医药》2001,27(7):492-494
目的 探讨肝细胞大规模培养的简便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Seglen原位两步胶原酶灌注法分离乳猪肝细胞,将肝细胞悬液接种到预先用1%多聚赖氨酸被覆的培养瓶中,置于37℃普通培养箱低速旋转培养,定期测定其活率、葡萄糖合成功能、G-6-Pase活性及上清中白蛋白、LDH浓度,电镜观察培养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旋转培养肝细胞保持较高的活率,葡萄糖合成功能和G-6-Pase活性明显增高;电镜下肝细胞形成紧密连接和胆小管样结构。结论 采用普通培养箱旋转培养能保持良好的肝细胞功能,本研究为人工肝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简便的大规模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35.
进入21世纪,肝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和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肝移植受者术后1年存活率已达到90%以上,但供肝短缺严重制约了肝移植的应用.我国肝移植供、受者之比高达150∶1.为此,必须致力于扩大供者来源.  相似文献   
36.
移植血管炎     
移植血管炎的描述最初主要建立在同种异体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基础上。随着其他脏器如心、肝、肺等移植的开展 ,发现不同的器官移植血管炎有一些基本的相似之处。排斥反应根据移植后发生的时间及免疫机制不同分为超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不同的排斥反应造成的血管炎性损害和其病理变化也不一样[1] 。1 不同排斥反应所致的血管炎病理学以肾移植为例 ,主要介绍不同排斥反应时血管炎的病理学变化。1 1 超急性排斥反应 :它是器官植入受体血循环建立后72h内发生的 ,但常常是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即刻发生。大…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活体右半肝移植技术取得突破,已成为治疗成年人终末期肝病的主流术式.由于右半肝在肝脏组成中所占比重较大.对于供者而言,手术风险无疑加大[1].本文结合作者在日本东京大学附属病院研修的经验,介绍活体右半肝移植的供者术前评估方法及术中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8.
D 2.5胃癌根治术适应证为已经有第二站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本文结合文献及作者经验介绍其手术操作步骤、注意要点,并对其疗效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39.
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肝移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告3例危重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肝移植治疗经验。探讨影响该类患者肝移植效果的诸多因素及其解决办法。方法 3例患者均同种异体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治疗。结果 例1,2分别已存活32个月,11个月余,生活质量良好;例3术后亦已1月余;例1,2术后曾发生胆道梗阻并发症,均经再次手术将胆管端-端吻合改为胆肠Roux-en-Y吻合后痊愈。结论 (1)采用有效的方法愉改善患者的术前状况,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是保证肝  相似文献   
40.
鼻胆管替代T管在老年胆道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究鼻胆管代替T管在胆总管切开后一期缝合中的作用。方法 ERCP后置入鼻胆管引流,手术中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一期缝合胆总管,共26例。结果(1)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1)。胆总管切开放置T管的患者,术后至少2周以上才能拔除T管,有时为了防止胆漏的发生,T管放置时间月余。(2)由于鼻胆管放置时间较短,胆汁的丢失明显减少,可防止大量的消化液,电触质及消化酶的损失(P<0.01)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消化不良,食欲减退(3)鼻胆管术后3-7d就可拔除,免除长期带T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4)减少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拔T管后的胆汗性腹膜炎。(5)节省住院费用,结论 胆总管切开取石后鼻胆管可以代替T管的作用,减少了T管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