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6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28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49篇
  4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载脂蛋白C-Ⅲ(APOC-Ⅲ)通过抑制脂蛋白酶而调节体内脂质代谢。APOC-Ⅲ基因的多态性变化会影响APOC-Ⅲ蛋白的表达与功能,引起体内脂质代谢的改变。研究比较深入的APOC-Ⅲ基因多态性位点是位于3’端非编码区的3238C>G(即SstI多态性),位于启动子区胰岛素反应元件上的-482C>T和-455T>C,它们与代谢综合征(MS)、冠心病(CA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密切相关。本综述旨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工作发现新思路。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根因分析法(RCA)查找乳腺、甲状腺手术切口感染的根本原因。方法 2016年3—4月某院乳甲外科发生3例手术部位感染,采用RCA查找造成切口感染的根本原因,管理者针对根本原因采取措施,继续追踪4个月查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结果通过RCA查找到此次手术部位感染的根本原因为:科室对患者术后管理的机制落实不到位、科室绩效分配不合理,以及科室未严格执行进修、实习人员的带教制度。针对根本原因采取措施后,该科5—8月未再发生感染病例。结论 RCA从根本上查找到此次乳腺、甲状腺手术切口感染的根本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的控制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总结肝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收治的183例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B超、CT检查和腹腔穿刺术,明确损伤部位、范围、程度、是否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及其严重程度等,按照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器官损伤分级(AAST-OIS)对患者进行分级.根据体征及各种检查结果综合评估,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4月.结果 腹上区或肝区疼痛患者176例,不同程度低血压、休克患者98例.142例患者行腹腔穿刺术抽出不凝血,132例患者CT检查结果示肝破裂,88例患者急诊B超检查结果示肝破裂.AAST-OIS Ⅰ级28例,Ⅱ级63例,Ⅲ级45例,Ⅳ级30例,Ⅴ级17例.58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其中AAST-OIS Ⅰ级21例,Ⅱ级17例,Ⅲ级14例,Ⅳ级5例,Ⅴ级1例.125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AAST-OIS Ⅰ级7例,Ⅱ级46例,Ⅲ级31例,Ⅳ级25例,Ⅴ级16例.125例手术治疗患者中,46例仅行腹腔引流术或肝裂伤单纯缝合术;35例行肝裂伤缝合术联合使用大网膜或可吸收止血材料填塞术;13例行不规则性肝切除术;12例行肝动脉结扎或破裂静脉修补术联合清创性肝切除术;9例行规则性肝叶或肝段切除术;8例行肝周纱布填塞术;2例术中因肝静脉、下腔静脉损伤致严重失血性休克死亡.手术治疗患者术中输血量为(400±116) mL.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为(12±3)d.8例患者术后死亡.保守治疗患者中,1例胆汁漏,1例形成肝内血肿并液化包裹.手术治疗患者中,18例并发胆汁漏,6例术后出血,均经对症处理后治愈.15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5.79%(157/183).随访时间为4~ 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健康生存,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肝损伤患者临床表现多为腹上区或肝区疼痛,并伴有不同程度休克,结合B超、CT检查及腹腔穿刺术是诊断肝损伤?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中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效果,为临床提高此类患者麻醉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待麻醉成功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异丙酚静脉滴注;研究组给予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静脉滴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疼痛效果、患者对麻醉措施满意度等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优良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研究组患者OAA/S及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采用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维持麻醉,可显著提高患者术中镇痛、镇静效果,提高手术疗效及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对麻醉措施较为满意,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分析两类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的临床麻醉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成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各40例。结果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好于硬膜外麻醉组患者,并且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实施麻醉后起效时间、阻滞时间均明显较硬膜外麻醉组短(P〈0.05),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也显著好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中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6.
目的:主要探讨氯沙坦对5/6肾切除慢性心衰模型大鼠心血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病理组(Nx)和氯沙坦治疗组(Lst)。Nx组和Lst组行5/6肾切除术,Lst组于术后第7周初于饮水中连续两周给予氯沙坦(10 mg·kg-1·d-1)治疗。8周末处理所有大鼠,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心指数、血管舒张度、血清肌酐、尿素氮以及心肌和血管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Nx组比较,Lst组大鼠LVEDP降低,LVSP、LVDP绝对值升高,心指数降低,血管舒张度增大,血清中肌酐、尿素氮降低,各组织中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氯沙坦能够改善慢性心衰大鼠左心肥厚、左心和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肌和血管组织中MDA含量并提高SOD活性,减轻组织氧化应激,对心血管产生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转氨酶的影响,探讨预防性给与第一周期后转氨酶异常患者保肝药治疗的必要性。方法:60例接受雷替曲塞(3 mg/m2)联合方案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第一周期后转氨酶异常的患者,在从第二周期开始给予保肝药预防为实验组(31例),未出现异常的不作预防性处理为对照组(29例)。结果:对照组未出现Ⅱ°以上转氨酶不良反应,实验组AST与ALT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5.9%与20.1%、64.5%与24.1%,P<0.05,有统计学差异(χ2=10.162,P=0.001;χ2=9.191,P=0.002)。结论:预防性保肝药不能降低后续化疗引起的转氨酶异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28.
疟疾是世界上主要的致死性感染性疾病之一,但是目前药物抗性虫株的出现、有效疫苗的缺乏,特别是对疟原虫生物学、疟疾病理机制以及宿主在疟原虫感染后的免疫应答等方面了解不足是控制疟疾的主要困难.大量研究发现,机体内的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在包括疟疾在内的多种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凶此受到研究者口益广泛的关注.近年来研究者们从疟原虫等寄生虫巾也先后鉴定出MIF分子,它们不仅在结构上具有高等牛物MIF分子的典型特征,而且还具有与之相似的功能.尽管其在感染过程巾的作用尚不清楚,但迄今为止多项研究表明,这些宿主MIF的同源分子具有调节宿主免疫系统的能力.该文综述了宿主MIF和寄生虫MIF在疟疾感染和病理机制中的作用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9.
30.
文题释义: 诱捕受体3:1998年Pitti在搜索表达序列标签数据库时发现一组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同源的表达序列标签,诱捕受体3基因位于人染色体20q 13.3,已知此区域在人类肿瘤发生过程中与基因的扩增和重组有关。 肿瘤干细胞:与正常组织一样,肿瘤组织由处于各种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组成,其中存在一部分独特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功能的干细胞样亚群并将之称为肿瘤干细胞,又称肿瘤起始细胞或成瘤性癌细胞。 背景:目前尚未见有关以肝癌干细胞为靶向的中草药抗肝癌机制的报道,因此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肝癌干细胞诱捕受体3表达的影响,以及下调诱捕受体3表达对肝癌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按照课题组之前建立的技术方法,从肝癌细胞株(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中获得肝癌干细胞。将肝癌干细胞分为黄芩素高、中、低剂量组以及对照组,黄芩素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用含200,100,50 μmol/L黄芩素的L-DMEM培养基培养,对照组仅用L-DMEM培养基培养。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黄芩素处理后诱捕受体3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法检测肝癌干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凋亡和迁移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黄芩素能显著下调肝癌干细胞诱捕受体3的mRNA和蛋白表达,因此确认高剂量黄芩素为最佳作用浓度;②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黄芩素组肝癌干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S期和G2期细胞比例增加,而G1期的细胞比例则减少(P < 0.05);③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黄芩素组肝癌干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迁移能力明显下降;④结果表明,高剂量黄芩素能通过下调肝癌干细胞的诱捕受体3表达而抑制细胞的一系列生物学行为,为临床上以诱捕受体3为靶点,以肝癌干细胞为对象进行肝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ORCID: 0000-0002-6020-0616(岑妍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