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9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18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旁腺囊肿是颈部肿块的少见疾病,常误诊为甲状腺疾病,而巨大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更为罕见。结合有关文献及我们所诊治的病例,现将有关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1 男,52岁,因颈部左侧肿块3年入院,患者3年前无意中发现颈部左侧有一包块,不痛,呼吸正常,无特殊不适。患者无颈部放射线照射史和长期激素使用史。测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扫描为冷结节,拟诊为甲状腺囊肿,未予任何治疗。近月肿块逐渐增大要求手术入院。体检:颈左侧隆起,甲状腺左下极可触及一单发性,质软光滑囊性包块,活动度尚好,随吞咽上下移动。生化检查,血清12.48mmol/…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导致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22例患者分为LC成功组115例和中转开腹组7例,分析其年龄、最高体温、既往发作史、发作至手术时间、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胆囊肿大、胆囊坏疽、胆结石大小、胆囊颈结石嵌顿对中转开腹的影响。结果中转组7人均为胆囊炎发作72h之后手术,与成功组的23/115(20%)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中转组既往发作均超过10次,而成功组中仅有27人(23%)发作超过10次,两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术前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胆囊积脓以及胆囊结石大小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胆囊肿大超过10cm、胆囊颈结石嵌顿使中转开腹率大大提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年龄大于65岁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既往发作超过10次,本次发作超过72h,术前B超示胆囊肿大超过10cm,胆囊颈结石嵌顿时,应直接选择开腹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门胆管部和尾状叶肝结石术中对尾状叶的处理。方法:对21例肝尾状叶因以上疾病经外科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总结。结果与结论:肝尾状病变处理棘手;肝门部胆管癌常侵及尾状叶,其根治范围应包括肝尾状叶的切除;尾状叶肝管结石应切开左右肝管,力争术中取尽结石。  相似文献   
4.
��β״Ҷ���ܽ�ʯ����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尾状叶胆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35例尾状叶胆管结石病人的诊治进行回顾性总结并随访,随访率为75%。结果 近、远期疗效较好,经术后胆道镜检查,取石后,仅4例发作胆管炎,5例结石复发,复发率为14.3%。结论 尾状叶胆管结石诊断较为困难。术中仔细探查及胆道造影十分重要;左右肝管切开,直视下取石及狭窄扩张是尾状叶胆管结石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技术在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手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近年收治的胰腺假性囊肿患者4例,实施完全腹腔镜下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观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随访结果.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约90 min,出血量约40 ml,术后约1.5 d下床,2.3 d排气或排便.患者均顺利恢复,无胰漏等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7d.术后随访2年,无发热腹痛、无胰腺炎和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无复发.结论 完全腹腔镜胰腺假性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其中掌握精湛的腹腔镜技术和娴熟的打结技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生长激素(GH)在体内对胆管细胞癌(QBC939)的作用,探讨胰岛素样结合蛋白3(简称IGFBP3)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QBC939培养后接种裸鼠,成瘤后随机分为注射不同剂量、时间的GH组(GH组,义分为4 mg 2周、2 mg 2周、2 mg 3周3个亚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分别测荷瘤鼠体重、瘤重和瘤重/尸重比;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测定肝脏IGFBP3.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荷瘤鼠体重、瘤重和瘤重/尸重比,种植瘤细胞周期、增殖指数(PI)等指标,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荷瘤鼠肝脏IGFBP3表达显著增强(P<0.01),且随剂量加大上调效应更为明显.结论:GH在体内不刺激QBC939生长,其机制可能与IGFBP3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H)对人胰腺癌荷瘤裸鼠移植瘤及小肠黏膜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的影响.方法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Ⅱ型受体(IGFR-Ⅰ、-Ⅱ)mRNA在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移植瘤的表达;裸鼠成瘤后随机分为注射生长激素的实验组(GH组)及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NS组),荷瘤裸鼠在依次注射GH后第1、2、6及24 h取材,Western方法 观察移植瘤及宿主小肠黏膜细胞中IGF-Ⅰ、-Ⅱ的表达变化. 结果 IGFR-Ⅰ,ⅡmRNA在胰腺癌呈较强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注射GH后1 h移植瘤IGF-Ⅰ、IGF-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小肠黏膜,IGF-Ⅰ表达在GH刺激后1、2,6 h有明显提高(1 h:0.33±0.05,P相似文献   
8.
肝外胆管癌临床少见,约占尸检材料的0.01~0.85%,近年来随着胆道系统影象诊断技术的进展展,临床病例有增加趋势。其特点为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一经发现,多为晚期,手术切除率低,预后较差。1974年8月~1987年4月我们共收治肝外胆管癌32例,均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在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在临床的应用,探讨其手术方法,术中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蹬优缺点。方法: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或一期缝合。结果:23例胆总管结石手术21例获得成功,2例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只要掌握适应证,就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0.
背景:对于胆管癌的治疗目前临床缺乏有效的诊治手段,抑癌基因替代疗法正逐步成为一种新型的、重要的抗肿瘤措施。P15作为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发现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但是对于其在胆管癌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尚在探索阶段,本研究为预防人胆管癌的发生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目的:通过构建稳定高表达抑癌基因p15的人胆管癌细胞模型,研究p15对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设立实验对照组,开放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在南京医科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研究对象为人胆管癌细胞系。干预:以稳定高表达p15的人胆管癌细胞模型为实验组,稳定表达空载体的细胞模型为对照组。将抑癌基因p15的cDNA构建到高效真核表达的质粒载体pcDNA3-neo中的EcoRⅠ/XbaⅠ位点,构建成p15真核表达质粒pcDNA3p15;通过脂质体法将pcDNA3p15质粒转染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高表达p15的人胆管癌细胞模型及相应的表达空载体的细胞模型,并经Western分子杂交分析证实。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增殖速率、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周期、c-Fos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15高表达的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高表达p15人胆管癌细胞所形成的克隆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