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3308篇 |
免费 | 20425篇 |
国内免费 | 1176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862篇 |
儿科学 | 3797篇 |
妇产科学 | 1627篇 |
基础医学 | 13983篇 |
口腔科学 | 3888篇 |
临床医学 | 26597篇 |
内科学 | 19154篇 |
皮肤病学 | 2173篇 |
神经病学 | 5442篇 |
特种医学 | 730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16076篇 |
综合类 | 52136篇 |
现状与发展 | 51篇 |
一般理论 | 4篇 |
预防医学 | 23413篇 |
眼科学 | 3422篇 |
药学 | 24280篇 |
334篇 | |
中国医学 | 19412篇 |
肿瘤学 | 105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51篇 |
2023年 | 2774篇 |
2022年 | 6901篇 |
2021年 | 8802篇 |
2020年 | 7471篇 |
2019年 | 4768篇 |
2018年 | 4785篇 |
2017年 | 6068篇 |
2016年 | 5017篇 |
2015年 | 8280篇 |
2014年 | 10765篇 |
2013年 | 13021篇 |
2012年 | 18528篇 |
2011年 | 19469篇 |
2010年 | 16782篇 |
2009年 | 14935篇 |
2008年 | 15732篇 |
2007年 | 15091篇 |
2006年 | 13369篇 |
2005年 | 10712篇 |
2004年 | 7556篇 |
2003年 | 6274篇 |
2002年 | 4895篇 |
2001年 | 4219篇 |
2000年 | 3336篇 |
1999年 | 1532篇 |
1998年 | 533篇 |
1997年 | 535篇 |
1996年 | 475篇 |
1995年 | 374篇 |
1994年 | 376篇 |
1993年 | 210篇 |
1992年 | 140篇 |
1991年 | 161篇 |
1990年 | 120篇 |
1989年 | 95篇 |
1988年 | 89篇 |
1987年 | 83篇 |
1986年 | 62篇 |
1985年 | 53篇 |
1984年 | 35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5篇 |
1977年 | 6篇 |
1974年 | 5篇 |
1972年 | 6篇 |
1971年 | 6篇 |
196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报道中,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最多,显示出了其优势所在,其中中药疗效优于西药,且在改善和治愈面部潮红、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变化、病情反跳等症状方面优势明显,对于面部痤疮样皮疹、痒及不适等症状,中、西药治疗疗效相近。目前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最好的治疗方法应该是中西医结合疗法。 相似文献
72.
2005~2007年我国非甾体抗炎药市场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骨骼肌肉系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为例,分析该类药物在2005~2007年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及生产厂家风云榜。方法:采用药物分类累加的方法统计2005~2007年非甾体抗炎药的销售数量和金额排序,并对前10位药品销售数量和金额对比,及前10位厂家对比。结果:双氯芬酸稳居销售榜首,美洛昔康、布洛芬等药物位居其后。结论:新一代的非甾体抗炎药已经占据主要市场,各类药物各有特色,但是仍需注意其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3.
74.
乳腺病变X线立体定位钢丝置入移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立体定位下钢丝置入移位的表现、原因、处理方法,提高术前定位的准确性。方法行立体定位置入钢丝患者79例,96个病变,发生钢丝移位13例。结果立体定位中发生钢丝移位5例,原因分别来自于患者和操作医师;立体定位完成后钢丝移位5例,原因是局麻注射药物过多,导致乳腺Z轴的深度与计算机提示的实际深度不符合、放置定位针的方法不正确、拔出钢丝外套针套时疏忽钢丝是否已锚定病变。处理方法:可按照钢丝提示位置向病变方向移位2cm以内进行手术,重新放置第2根钢丝,将双J型钢丝收入针套并取出体外,重新定位。手术中钢丝脱出2例,因术后过分提拉钢丝所致,放射科医师放置钢丝后应向外科医师准确描述深度、方向,并从距离钢丝头端距离皮肤最近处取切口手术。术后标本未见钙化1例,与钙化位于手术电刀破坏的腺体内有关,可扩大范围切除并短期复查,证实钙化是否完整切除。结论正确认识乳腺X线立体定位下钢丝移位的表现,熟练掌握其处理方法,可提高对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的定位准确性,正确引导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75.
肺血管扩张在肝肺综合征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血管扩张是肝肺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然而导致HPS肺血管扩张的机制相当复杂,至今仍不清楚.目前认为肺血管内巨噬细胞聚积和雌激素升高导致的血管活性因子增多和活性增强可能与此有关,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很多,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6.
白癜风与氧化-抗氧化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癜风是一种较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疾病,临床上以表皮黑素细胞破坏缺失而出现色素脱失斑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美容。白癜风的病因学分子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存在多种假说。近年来,对白癜风患者机体抗氧化水平的研究日益增多,越来越多证据提示,机体氧化-抗氧化平衡失调,导致局部微环境中活性自由基大量聚集,引起氧化应激,造成细胞损伤,是引起白癜风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7.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 and olfactory marker protein (OMP) in the developing olfactory mucosa of human fetuses. METHOD: The expression of NSE and OMP in the olfactory mucosa of 6 human fetuses (12, 16, 20, 24, 28 and 34 weeks) was studied using the technique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NSE immunological positive reactions were seen in all 6 fetal mucosa from gestational 12 (G12) to G34, with plenty of positive-stained dual-pole neuron cells. At G12, the positive cells aligned tightly, the cell bodies were localized in the lower portion of olfactory epithelium and the positive-stained area occupied upper 2/3 of fetal nasal mucosa. With the development, the positive cells gradually became multilayer, but the density and the relative area of positive-cells reduced. At G34, the positive cells were located only in upper 1/3 of nasal mucosa. OMP-positive reactions were localized in a few dual-pole neurons at G12, the number was much less than NSE-positive cells in the same fetus. With the development, the OMP-positive cells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most of the cell bodies located in the upper portion of epithelium, but number still relatively less than the NSE-positive cells at the same age. CONCLUSION: At G12, there were lots of olfactory neuron in the olfactory mucosa and only a few olfactory neurons had became ma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the olfactory epithelial area reduced but the number of mature olfactory neurons increased. At the last trimester, fetal olfactory sensor was almost matured. 相似文献
78.
对某院收治的50名地震伤员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通过分类安置伤员,专人目标监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手卫生、标准预防措施等,将医院感染发生率降至最低:仅1例重症挤压伤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2.00%。 相似文献
79.
目的 通过监测脑血流速度、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血压、心率(HR)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综合评价艾司洛尔用于控制开颅手术苏醒期患者脑过度灌注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20例)和对照组(C组,20例).E组患者从拔管即刻起给予艾司洛尔0.6 mg·kg1·h-1静脉持续滴注15 min C组患者从拔管即刻起给予0.9%氯化钠溶液静脉持续滴注.分别监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5、30、45、60 min时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Vm)、SivO2平均动脉压(MAP)及HR,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 E组术后15和30 min的MCA Vm、sjvO2及HR均显著低于C组(P值均<0.01),术后15 Min的MAP显著低于C组(P<0.05).无一例患者发生与艾司洛尔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艾司洛尔是控制术后脑过度灌注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80.
虽然口服避孕药(OC)是最普遍应用的节育措施,但因需要每日服用,实际有效性远远低于其预期效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