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264篇 |
免费 | 3648篇 |
国内免费 | 215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86篇 |
儿科学 | 732篇 |
妇产科学 | 212篇 |
基础医学 | 2403篇 |
口腔科学 | 722篇 |
临床医学 | 4300篇 |
内科学 | 3074篇 |
皮肤病学 | 492篇 |
神经病学 | 600篇 |
特种医学 | 1457篇 |
外科学 | 3310篇 |
综合类 | 10377篇 |
现状与发展 | 14篇 |
预防医学 | 4531篇 |
眼科学 | 462篇 |
药学 | 4347篇 |
63篇 | |
中国医学 | 4201篇 |
肿瘤学 | 14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2篇 |
2023年 | 441篇 |
2022年 | 1034篇 |
2021年 | 1341篇 |
2020年 | 1257篇 |
2019年 | 645篇 |
2018年 | 721篇 |
2017年 | 1005篇 |
2016年 | 801篇 |
2015年 | 1369篇 |
2014年 | 1795篇 |
2013年 | 2185篇 |
2012年 | 3379篇 |
2011年 | 3517篇 |
2010年 | 3339篇 |
2009年 | 2931篇 |
2008年 | 3193篇 |
2007年 | 2951篇 |
2006年 | 2678篇 |
2005年 | 2099篇 |
2004年 | 1531篇 |
2003年 | 1293篇 |
2002年 | 1007篇 |
2001年 | 955篇 |
2000年 | 741篇 |
1999年 | 262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62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4篇 |
1970年 | 1篇 |
1968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细胞(BMSC)与钙磷陶瓷(BGC)复合后形成骨组织的生物学机制,为形成组织工程化新生骨组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BMSC与BGC复合植入动物体内后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观察其成骨过程。结果 一定浓度的BMSC与BGC复合植入动物体内可产生成熟新生骨组织,其成骨过程与局部血运、材料孔隙、孔径有关。结论 利用组织工程学方法可以形成新生骨组织,为进一步研究组织工程化新生组织的体内移植手段和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本实验室合成的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AD)的药物(1-二甲基磷酰基-2,2,2-三氯)-乙基-1-醇烟酸酯(NMF),对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对海人藻酸(KA)所致的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皮层神经元的方法,解剖分离15d胚胎小鼠皮层神经细胞,接种于96孔板,48h后加药并培养72h,以MTT法观察NMF对小鼠皮层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同时将接种于24孔板的细胞预先给予NMF,d3时加或不加KA处理后,以台盼蓝染色鉴别并计数死、活细胞,可得出细胞的存活率。结果:NMF明显促进胎鼠皮层神经元活性,其中NMF 1、0.1、10 nmol·L~(-1)促进神经元活性增殖率分别高达34.7%、37.4%、36.7%。NMF明显促进正常胎鼠皮层神经元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10、1nmol·L~(-1)NMF对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率分别提高39.3%、73.5%。NMF能显著对抗KA所致的神经元损伤,与KA损伤组相比,NMF0.1、10、1nmol·L~(-1)对损伤皮层神经元的保护率分别为77.30%、80.10%、84.15%。结论:NMF明显促进胎鼠皮层神经元的活性、提高正常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率,并能有效地保护KA所致的神经元损伤,提示NMF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治疗AD的药物。 相似文献
53.
54.
55.
鼓膜置管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10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鼓膜置管加鼓室注药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小儿分泌性中耳炎108例鼓膜置管及鼓室注药后的疗效.结果鼓膜置管术有效率为92.1%(152/165).结论鼓膜置管加鼓室注药较适合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56.
内皮抑素治疗人喉癌裸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内皮抑素对裸鼠喉鳞状细胞癌皮下移植模型的抑瘤作用,探讨其抑瘤机制及人喉癌生物治疗新方法。方法 建立人喉癌Hep-Ⅱ细胞株裸鼠皮下接种模型。应用内皮抑素治疗,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对用药后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通用型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查及电镜观察。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计算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o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阳性率。结果 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鼠净重、瘤重、瘤体积及瘤重/鼠净重,经t检验P值<0.05或<0.0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抑瘤率为45.9%。病理学检查及电镜观察表明,实验组应用内皮抑素治疗肿瘤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分裂少见,可见肿瘤细胞的坏死凋亡,新生血管明显减少。MVD、PCNA及VEGF表达在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P值分别为<0.01、<0.05、<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内皮抑素可显著抑制人喉癌裸鼠模型肿瘤的生长和发展,其可能机制为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57.
58.
儿童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儿童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LG)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ELG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病理、治疗及疗效,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ELG5例均为男童,主要表现为多发性皮肤软组织肿块和淋巴结大,其中1例并肾病综合征,2例有反复湿疹样皮疹,1例2次发生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均无肝脾大,生长发育良好。最初单纯化疗4例均复发,经配合局部放疗或加用环孢素(CsA)等治疗后未复发。结论 儿童ELG临床及病理特点与成人相似,但儿童发病较少。单纯化疗易复发,配合放疗、手术、应用CsA等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9.
更昔洛韦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指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治疗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相关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ITP)应用指征。方法选择血清HCMV DNA PCR和(或)HCMV IgM检测呈阳性ITP患儿46例,采用逆转聚合酶扩增反应(RT-PCR)检测巨核系祖细胞中HCMV晚期抗原mRNA,并行GCV治疗,判定其疗效及应用指征。结果46例血清HCMV-DNA PCR阳性和(或)血清HCMV-IgM阳性的ITP骨髓巨核祖细胞HCMV晚期抗原基因mRNA阳性19例,GCV治疗有效16例,mRNA阴性27例,GCV治疗有效4例。阳性组疗效高于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CMV感染的ITP患儿,若对常规治疗无效,应检测其巨核祖细胞内HCMV晚期抗原基因mRNA,阳性者是应用更昔洛韦的有效指征。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检测分娩时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及其与病理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CAM)的关系,研究测定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用以预测CAM的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按是否胎膜早破分为两组,均排除产科并发症及内外科合并症。两组产妇于分娩时抽取羊水5ml,用ELISA法检测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同时两组产妇均于产后留取胎膜,用HE染色法检测是否存在CAM。结果:胎膜早破(PROM)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孕周间差异无显著性的条件下,PROM组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并且随着破膜时间延长而增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CAM组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高于非CAM组,并且随着病理级别的增加,羊水中G-CSF和IL-6的的含量增加,其水平高低和胎盘炎症的组织学分级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组间差异有显著性;G-CSF与IL-6相比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羊水中C-CSF、IL-6可作为CAM的早期诊断指标,且G-CSF优于IL-6。羊水中G-CSF、IL-6可作为反映绒毛膜羊膜炎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