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673篇 |
免费 | 6791篇 |
国内免费 | 452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46篇 |
儿科学 | 942篇 |
妇产科学 | 686篇 |
基础医学 | 5599篇 |
口腔科学 | 1465篇 |
临床医学 | 7960篇 |
内科学 | 7723篇 |
皮肤病学 | 559篇 |
神经病学 | 2315篇 |
特种医学 | 247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0篇 |
外科学 | 5998篇 |
综合类 | 14461篇 |
现状与发展 | 14篇 |
一般理论 | 2篇 |
预防医学 | 5604篇 |
眼科学 | 1282篇 |
药学 | 7716篇 |
96篇 | |
中国医学 | 5106篇 |
肿瘤学 | 42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4篇 |
2023年 | 1174篇 |
2022年 | 2888篇 |
2021年 | 3559篇 |
2020年 | 2808篇 |
2019年 | 1990篇 |
2018年 | 2035篇 |
2017年 | 2125篇 |
2016年 | 1871篇 |
2015年 | 3097篇 |
2014年 | 3811篇 |
2013年 | 3971篇 |
2012年 | 5545篇 |
2011年 | 5843篇 |
2010年 | 4575篇 |
2009年 | 3882篇 |
2008年 | 4079篇 |
2007年 | 4040篇 |
2006年 | 3609篇 |
2005年 | 2905篇 |
2004年 | 2307篇 |
2003年 | 2098篇 |
2002年 | 1759篇 |
2001年 | 1341篇 |
2000年 | 970篇 |
1999年 | 588篇 |
1998年 | 322篇 |
1997年 | 310篇 |
1996年 | 225篇 |
1995年 | 186篇 |
1994年 | 181篇 |
1993年 | 103篇 |
1992年 | 95篇 |
1991年 | 73篇 |
1990年 | 83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8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39年 | 1篇 |
193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直电极与弯电极序列人工耳蜗植入深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测量比较Nucleus CI 24M直电极序列和CI24 Contour弯电极序列两种型号植入体的电极植入深度。方法对41例CI 24M和8例CI 24 Contour植入者,术后拍摄耳蜗位X线平片。应用图像处理技术,比照耳蜗螺旋模板,建立电极序列的极坐标图形,测量第22号电极与耳蜗开窗处的极坐标角度,两者之差代表了电极序列的植入深度。以t检验比较两种型号植入体的植入深度状况。结果 无内耳畸形、手术条件相当的情况下,CI 24 Contour植入体的平均插入角度为413°,CI 24M植入体的平均插入角度为316°,P=0.0001。结论CI 24 Contour植入体的植入深度明显深于CI 24M。前者更有利于医师进行植入。 相似文献
72.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体外原代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体外培养技术,对喉鳞状细胞癌组织进行体外培养,探讨喉鳞癌组织原代培养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为建立人喉鳞癌组织的细胞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体外组织培养技术,对24例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进行原代培养,观察原代培养中肿瘤细胞的生长与供体的年龄、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及不同培养方法的关系,分析在人喉鳞癌细胞的培养中成纤维细胞、微生物污染的影响。结果 24例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年龄小于60岁组的细胞生长率为31.25%(5/16例),年龄大于60岁组为37.5%(3/8例);高分化组为100%(2/2例),中分化组为30.8%(4/13例),低分化组25%(2/8例);组织块培养法为43.75%(7/16例),酶消化法培养为10%(1/10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在培养的第5~7天,在贴壁组织块周围可见到有上皮样细胞爬出。全部标本中,成纤维细胞的过度生长和微生物的污染是阻碍人喉鳞癌细胞生长的重要因素。结论培养组织的细胞生长率与供体的年龄关系不大;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较高者,细胞的生长率较高;与酶消化分离培养法相比,贴壁组织块培养法的细胞生长率较高;成纤维细胞及微生物的污染是阻碍人喉鳞癌细胞系建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3.
215例正常新生儿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测试分析及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正常新生儿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的特征,为新生儿听力筛查提供帮助。方法:采用ILO96型耳声发射仪,对出生后0(出生当天)-8d的215例(425耳)正常新生儿进行TEOAE测试,并跟踪随访结果:TEOAE总检出率为89%,检出率与检测时的天龄有一定的关系。新生儿出生后0-3d检出率平均为72%,4-8d为97%,分娩方式,左右耳,孕龄36至41周间的差异对检出率无明显影响;女性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快速扫描较TEOAE测试敏感,经随访确诊有1耳听力损害。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应在出生后≥4d出院前进行;分娩方式对耳蜗功能无明显影响;人耳蜗毛细胞的成熟是在怀孕36周以前;快速扫描不能代替TEOAE测试;对于1耳或双耳未检出TEOAE的受测者必须跟踪随访和复检,并结合ABR测试尽早确诊。 相似文献
74.
Nucleus24M型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阻抗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阻抗的变化规律,以便确定术后进行映射调图的时间表。方法:对16例植入Nucleus CI24M型人工耳蜗患者,于术中及术后1、1.5、2、4、6个月进行电极阻抗测试,统计分析电极阻抗的变化规律。结果:患者电极阻抗在术中检测时最低,开机时最高,以后若干次随访时,阻抗逐渐下降,并在2~4个月左右趋于稳定。结论:电极阻抗的稳定提示耳蜗内生物组织的病理过程渐趋稳定;对心理物理测试配合良好的患者,术后只进行2~4个月左右的映射调图即可。 相似文献
75.
小儿耳蜗植入后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的阈值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应用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技术,测试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阈值以指导小儿人工耳蜗映射调图的策略与时机。方法:应用NRT3.0软件对辐值增长函数进行线性拟合,确定ECAP阈值。比较6例儿童植入者在术后1、2、3个月ECAP阈值的变化,同时比较了7例儿童术中、术后ECAP阈值的差异。结果:ECAP幅值增长函数在接近阈值或进入饱和时不再呈线性。术后ECAP阈值保持稳定。各导电极的术中ECAP阈值比术后阈值平均高约15CL,二者有显著性相关(R2=0.9154)。结论:应选取幅值增长函数的直线段部分进行拟合以确定ECAP阈值。术后应用ECAP阈值指导小儿映射调图时,测试一次ECAP阈值即可。术中ECAP阈值可用作开机时映射图的C值。 相似文献
76.
辛芩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辛芩冲剂对变压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142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12例)接受辛芩冲剂口服,一次5g,一日3次;对照组(30例)接受千柏鼻炎片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二种药物均用药20天。观察的症状包括喷嚏、流涕、鼻塞和鼻痒,并进行4分法评分,计算出治疗后积分改善率。结果:经过20天的治疗,辛芩冲剂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为27.67%(31/112),显效率为43.75%(49/112),有效率为17.86%(20/112),无效率为10.71%(12/112),总有效率为89.29%(100/112);千柏鼻炎片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为0%(0/30),显效率为6.67%(2/30),有效率为20.00%(6/30),无效率为73.33%(22/30),总有效率为26.67%(8/30)。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辛芩冲剂治疗组明显优于千柏鼻炎片治疗组,辛芩冲剂和千柏鼻炎片治疗组的病人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辛芩冲具有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77.
汉族女性峰值骨密度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汉族女性峰值骨密度 (peakbonemineraldensity ,PBMD)与某些环境及遗传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健康的志愿者 1 5 9人 ,①通过饮食回顾法计算每日钙及蛋白入量 ;②通过 7d运动评估法计算运动强度 ;③使用DEXA骨密度仪 (HologicQDR 4 5 0 0 )测量志愿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 (BMD) ;④应用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 ①腰椎BMD结果参照日本人标准 ,低骨量或骨质疏松共有 35人 (2 2 % ) ,正常骨量者为 1 2 4人 (78% )。两组间体重及体重指数 (BMI)间有显著差异 ;②腰椎及髋部股骨颈BMD与体重呈正相关 ,髋部其余位点BMD值和BMI呈正相关 ;③VDR基因BsmI酶切多态性组间BMD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研究显示 :体重及或BMI是汉族女性PBMD重要保护因素之一。汉族女性PBMD和当前营养状态、运动强度、VDRBsmI酶切位点基因多态性未见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8.
绿衣枳壳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应用 GC对绿衣枳壳药材挥发油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 色谱条件 :HP-1石英毛细管柱 ( 3 0 m× 0 .3 2 mm,0 .2 5μm) ,柱温条件 :起始温度 110℃ ( 2 0 min) 4℃·min- 1 14 0℃ ( 7min) 7℃· min- 1 2 2 0℃ ( 10 min) ;分流进样 ,分流比 1∶ 60 ;进样口温度 2 80℃。结果 指纹图谱对绿衣枳壳中各成分均有较好分离。 结论 该方法简便 ,准确 ,重现性好 ,可作为绿衣枳壳具有专属性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79.
京、沪、穗三城市2001年—2002年抗病毒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京、沪、穗抗病毒用药的药物利用分析 ,为药品研究、生产、流通和宏观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全国医药信息网》提供的京、沪、穗三地的抗病毒药品 2 0 0 1年和 2 0 0 2年的统计数据 ,通过药品消耗排序、趋势分析、DDDs等指标 ,分析抗病毒药品的利用情况和市场走势。结果 :抗病毒药品的消耗总体呈增长趋势 ,其中专利品种如拉米夫定的优势远远大于仿制品种 ;国产药品目前在抗病毒药品消耗总金额中占绝对优势 ;京、沪、穗抗病毒用药金额差别较大 ,以广州最高。结论 :抗病毒药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但要重视低水平的重复仿制与科技创新的矛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品种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随着放射治疗向高精度方向发展 ,研究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具有重要意义。就摆位误差的定义、来源、表示方法、测量予以综述 ,并总结了以往的研究数据 ,提出临床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