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227篇 |
免费 | 1422篇 |
国内免费 | 109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9篇 |
儿科学 | 175篇 |
妇产科学 | 130篇 |
基础医学 | 1582篇 |
口腔科学 | 326篇 |
临床医学 | 1886篇 |
内科学 | 2250篇 |
皮肤病学 | 154篇 |
神经病学 | 810篇 |
特种医学 | 50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615篇 |
综合类 | 2400篇 |
现状与发展 | 4篇 |
一般理论 | 1篇 |
预防医学 | 974篇 |
眼科学 | 419篇 |
药学 | 140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675篇 |
肿瘤学 | 13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241篇 |
2022年 | 566篇 |
2021年 | 726篇 |
2020年 | 571篇 |
2019年 | 505篇 |
2018年 | 534篇 |
2017年 | 424篇 |
2016年 | 439篇 |
2015年 | 656篇 |
2014年 | 779篇 |
2013年 | 666篇 |
2012年 | 968篇 |
2011年 | 1122篇 |
2010年 | 726篇 |
2009年 | 544篇 |
2008年 | 741篇 |
2007年 | 711篇 |
2006年 | 642篇 |
2005年 | 665篇 |
2004年 | 533篇 |
2003年 | 509篇 |
2002年 | 455篇 |
2001年 | 390篇 |
2000年 | 375篇 |
1999年 | 379篇 |
1998年 | 277篇 |
1997年 | 236篇 |
1996年 | 161篇 |
1995年 | 166篇 |
1994年 | 101篇 |
1993年 | 93篇 |
1992年 | 126篇 |
1991年 | 96篇 |
1990年 | 108篇 |
1989年 | 74篇 |
1988年 | 76篇 |
1987年 | 69篇 |
1986年 | 63篇 |
1985年 | 46篇 |
1984年 | 40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9篇 |
1975年 | 6篇 |
1974年 | 6篇 |
1973年 | 5篇 |
196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乳腺癌患者上臂输液港植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3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引导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植入上臂输液港,即血管超声下穿刺成功后送入0.018英寸导丝,插入5Fr微插管鞘,退扩张器及微导丝,送入含支撑导丝(0.035英寸)的5Fr导管,并行导丝引导腔内心电图定位确定导管长度,制作囊袋放入港体,缝合皮肤并固定。观察植港操作时间、成功率及植港即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上臂输液港植港成功率为95.89%,植入操作时间为15~45(25.46±6.22)min。患者植港术中疼痛评分为(1.63±0.74)分,术后24 h为(2.94±0.67)分,仅有1例误穿神经。结论采用超声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植入输液港,在保证成功植入的同时,可缩短操作时间,改善患者疼痛程度,且有效预防植港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2.
103.
p21 ras和nm23-H1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p21ras和nm23-H1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采用LSAB法观察了80例胃癌患者的p21ras和nm23H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有淋巴结转移(LNM)组p21ras表达阳性率(62.5%)明显高于无LNM组(42.5%)但nm23-H1表达阳性率(27.5%)则明显低于无LNM组(47.5%)LNM数为1-3枚和p21ras表达阳性率(33.3%)明显低于4- 相似文献
104.
椎管内肿瘤的MRI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27例中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1例椎管内肿瘤的MRI诊断及手术治疗,分析指出:MRI+Gd-DTPA可增强MRI对椎管内肿瘤检出率,定位定性准确,对决定手术方案,预测预后有决定性意义,应作为首选检查。并对不同部位、性质、形态的椎管内肿瘤手术治疗作了分析,应在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基础上,避免摘除后脊柱脊髓合并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5.
经皮前路侧块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C1,2不稳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创建一种经皮前路侧块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C1,2 不稳的手术方法。方法 取 4 0名正常人影像学测量寰枢椎正位、侧位片的标准角、安全角、椎动脉内壁至寰椎上下缘中点连线的距离等相应数据 ,并用自行研制手术器械 ,对 15例C1,2 创伤性不稳的患者。男 10例 ,女 5例 ;寰枢椎 (半 )脱位 7例 ,陈旧齿状突骨折伴脱位 1例 ;Jefferson骨折 3例 ;C1前弓骨折 4例。在C臂X光机监视下行经皮前路侧块螺钉内固定前路植骨融合技术治疗 ,并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 正位片上其标准角右侧为 2 4 0°± 3 7° ,左侧为 2 3 8°± 1 8°;安全角右侧为 15 2°~ 30 3° ,左侧为 14 8°~ 32 1°;椎动脉内壁至寰椎上下缘中点连线的距离右侧为 (5 6± 2 2 )mm ,左侧为 (5 8± 1 9)mm ;侧位片的标准角为 2 4 1°± 1 8° ;安全角为 12 6°~ 2 6 8°。 15例患者内固定均获得了满意效果 ,螺钉位置佳。无脊髓、椎动脉和食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穿刺创口无感染。结论 经皮前路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C1,2 不稳操作简单 ,出血少 ,创伤小 ,恢复快 ,可一期行侧块关节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有一定风险 ,如使用合理的配套器械 ,并熟悉其解剖特点 ,在X线透视下正确选择进针点、角度和深度 ,操作规范 ,此技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6.
单球囊与双球囊后凸成形术对椎体复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Yang HL Niu GQ Liang DC Wang GL Meng B Chen L Lu J Zhou Y Mao HQ Zhao LJ Liu XY Gu XH Ni CF Tang TS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1):1299-1302
目的探讨单球囊与双球囊后凸成形术对椎体压缩骨折复位作用的差异,评价后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5月~2004年5月应用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KP)施行椎体复位的58例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VCFs)患者(90个椎体)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90个椎体分为单球囊组(28个椎体)和双球囊组(62个椎体),两组均经双侧椎弓根穿刺,扩张后灌注骨水泥,分别采用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和双球囊双侧同时扩张的方法。分别测量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和Cobb角,比较术前术后及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726%(229~100%);Cobb角由术前179°(31°~316°)矫正至术后96°(06°~282°),平均矫正87°(03°~272°),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单球囊组和双球囊组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分别为776%(553%~100%)和643%(229%~100%),术后平均矫正Cobb角分别为99°(03°~272°)和86°(06°~198°),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后凸成形术可有效缓解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单球囊与双球囊后凸成形术同样能使压缩骨折的椎体获到较好复位。 相似文献
107.
缺血预处理对犬脊髓损伤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缺血预处理对犬脊髓损伤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方法41条杂种犬随机分成假手术组6只、预处理组21只、对照组14只。预处理组主动脉阻断6min后开放6min,反复2次,之后阻断35min;对照组主动脉阻断35min。术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检测脊髓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表达。结果在再灌注后6h、24h预处理组热休克蛋白70于胞质和胞核均有表达,且强于对照组;而且神经功能评分预处理组高于对照组。在再灌注后7d预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改变,且仍见热休克蛋白70表达。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以增加脊髓的缺血耐受;热休克蛋白70在胞质和胞核中表达可能在缺血耐受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舌下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提高舌下神经鞘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舌下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和随访情况,并对我科早期5例和近期5例舌下神经鞘瘤的治疗方案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例患者均有患侧舌肌萎缩表现,颅底CT薄层扫描可以显示骨性舌下神经管,但肿瘤较小时不一定能判定肿瘤的存在,MRI是最佳的诊断措施。早期5例均为哑铃型肿瘤,其中2例采用分期手术分别切除肿瘤的颅内部分和颅外部分,3例经远外侧入路切除肿瘤:1例经髁入路,2例经髁上入路;肿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1例并发脑脊液漏,颅内感染;Kamofsky预后评分:良4例,死亡1例。近期5例,其中4例(2例哑铃型,1例颅内型和1例管内型)经改良远外侧入路切除肿瘤:经枕髁入路1例,经髁上入路3例;1例颅外型肿瘤2次经颈入路切除肿瘤:首次手术大部切除肿瘤,肿瘤残余部分行伽马刀治疗无效后在导航及内窥镜辅助下再次手术全切除肿瘤;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失访1例,其余4例Kamofsky预后评分:优3例,中1例。近期5例疗效优于早期5例。结论舌下神经鞘瘤罕见,手术难度大。根据肿瘤部位和大小设计手术方式,尽可能一期全切肿瘤,减少侵袭性操作对提高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和p5 3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 5 9例肝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iNOS和p5 3蛋白的表达 ,CD34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①iNOS和p5 3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1.4 % ( 4 8/ 5 9)和 6 4 .4 % ( 38/ 5 9) ,表达强度 (IOD值 )分别为 5 6 35± 12 87和 335 2± 873。②MVD为 32 .5± 2 .73,以肿瘤边缘和癌旁组织微血管较密集。③iNOS的表达与p5 3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r=0 .6 5 ,P<0 .0 5 ) ;iNOS的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 (r=0 .75 ,P<0 .0 5 ) ;p5 3蛋白的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 (r=0 .72 ,P<0 .0 5 )。结论 肝细胞癌组织中存在iNOS和p5 3蛋白的高表达 ;iNOS和p5 3可促进肝癌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10.
Yung S Chen XR Tsang RC Zhang Q Chan T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 JASN》2004,15(5):1178-1188
Prolonged exposure of the peritoneal mesothelium to high dialysate glucose concentrations reduces anionic sites that are critical to its selective permeability, thereby impairing the peritoneal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patients on long-term peritoneal dialysis (PD). Perlecan, an anionic 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 is pivotal to the selective permeability of basement membranes, and high glucose concentrations modulate its synthesis in mesangial cells. The effect of glucose on perlecan expression in the peritoneal mesothelium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We investigated perlecan expression in peritoneal biopsies from patients on PD, and the effect of high glucose concentrations on perlecan synthesis in cultured 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 (HPMC). Peritoneal biopsies from PD patients showed reduced perlecan expression compared with controls. Exposure of HPMC to high glucose concentrations resulted in a dose-dependent reduction in the synthesis of perlecan polypeptide and its deposition into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These effects were mediated in part through the induction of TGF-beta1. Characterization studies showed that perlecan synthesized by HPMC contained solely heparan sulfate glycosaminoglycan (HS GAG) chains, and [(35)S]-incorporation studies demonstrated progressive reduction of their de novo synthesis with increasing glucose concentrations (68142 +/- 3658, 48147 +/- 2517, 31468 +/- 5781, and 25575 +/- 3621 cpm/ micro g cellular protein for 5 mM, 30 mM, 75 mM, and 120 mM D-glucose, respectively; P < 0.001 for 5 mM versus 30 mM D-glucose, and P < 0.0001 for 5 mM versus 75 mM or 120 mM D-glucose). Both the length and the charge density of the HS GAG chains remained unchanged. Reduction of peritoneal perlecan expression in long-term PD was attributed to high dialysate glucose concentrations, which induced TGF-beta1 and reduced perlecan synthesis in HPMC. Since perlecan can sequester growth factors, thereby modulating cell mig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perturbation of peritoneal perlecan expression contributes to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of the peritoneum in long-term P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