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55篇
  免费   7093篇
  国内免费   4375篇
耳鼻咽喉   624篇
儿科学   672篇
妇产科学   458篇
基础医学   6118篇
口腔科学   1541篇
临床医学   8062篇
内科学   7214篇
皮肤病学   663篇
神经病学   2533篇
特种医学   24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6403篇
综合类   13897篇
现状与发展   21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5286篇
眼科学   1518篇
药学   7006篇
  107篇
中国医学   4762篇
肿瘤学   4369篇
  2024年   253篇
  2023年   986篇
  2022年   2604篇
  2021年   3631篇
  2020年   2986篇
  2019年   2155篇
  2018年   2154篇
  2017年   2360篇
  2016年   2078篇
  2015年   3248篇
  2014年   4018篇
  2013年   4034篇
  2012年   6016篇
  2011年   6298篇
  2010年   4645篇
  2009年   3879篇
  2008年   4315篇
  2007年   3776篇
  2006年   3346篇
  2005年   2729篇
  2004年   1771篇
  2003年   1441篇
  2002年   1066篇
  2001年   824篇
  2000年   759篇
  1999年   573篇
  1998年   307篇
  1997年   276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193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2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1.
胰腺癌中p16基因甲基化改变及其蛋白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腺癌与癌旁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改变及其蛋白表达的特点,以及其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甲基化特异PCR(MSP)检测46例人胰腺癌和癌旁组织中p16基因表达及其甲基化的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胰腺癌中p16蛋白表达率为41.3%(19/46),而癌旁组织表达率为95.7%(44/46),两者有差异显著性(P<0.01)。p16蛋白阳性的19例胰腺癌标本中均未检出基因甲基化;p16蛋白缺失的27例标本中有18例检出基因甲基化,甲基化率为39.1%。p16基因甲基化与蛋白缺失有明显关系(P<0.05)。p16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发生率与胰腺癌的大小,患者性别﹑年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p16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可影响p16蛋白的表达,它们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16甲基化和蛋白表达可能成为胰腺癌诊断及预后的候选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92.
目的总结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报道2006年3月收治的1例极为罕见的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及壶腹部腺癌Ⅰ-Ⅱ级。术后1周胆红素降至正常;但2周后出现胃-空肠吻合输出袢粘连性不完全性梗阻,经内镜下置管、鼻饲、营养支持、针灸等处理,40d后痊愈出院。经检索,全球自1936-2006年间报道的全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仅15例;其中只有5例全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胰头与壶腹周围癌的报道。结论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肿瘤时,若无明显禁忌证,应同样予以积极的外科治疗,术中操作应注意完全相反的解剖学结构。  相似文献   
93.
皮下环精索封闭疗法治疗急性附睾-睾丸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急性附睾-睾丸炎皮下环精索封闭疗法的疗效.方法对80例急性附睾-睾丸炎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方法,而治疗组除了传统疗法外,加用皮下环精索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1~3d内发热、疼痛症状缓解,4~6 d内附睾睾丸肿胀明显减退,97.5%的病例2周内治愈;而对照组40%的患者1~3d内发热、疼痛症状缓解,75%的患者4~6d内附睾睾丸肿胀减退,80%患者2周内治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皮下环精索封闭疗法可以迅速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是治疗急性附睾-睾丸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4.
张磊  许建明  胡乃中 《安徽医学》2004,25(3):251-252,250
目的 评价不同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济效果。方法 运用经济学中的成本 -效果分析方法 ,对莫沙必利、伊托必利和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莫沙必利与吗丁啉成本效果比相当 ,但所需增长的成本效果比高 ;伊托必利的成本效果比和增长的成本效果比均高于吗丁啉。结论 吗丁啉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最佳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95.
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附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操作要点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治疗肾肿瘤5例,其中肾癌3例,肾错钩瘤2例,瘤体直径1.5~4.0cm。具体方法是:①暴露瘤体和肾动脉;②采用硅胶管牵拉肾动脉,必要时可暂时阻断肾动脉;③于瘤体1cm正常肾组织处用电钩切除瘤体;④采用生物蛋白胶、止血纱布缝合加压处理创面出血。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0~210min,术中出血80~350ml。术后1~2天肠道功能恢复并可床上活动,1~4天可下床活动。术后住院5~9天,平均7天。结论: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安全、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外生性生长、直径小于4cm瘤体,该法可作为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加自制脊柱撑开复位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56个椎体,先手法整复结合脊柱牵引复位器复位,再经椎弓根向椎体注入骨水泥,并分析疗效.[结果]VAS由术前的8.6±0.8分降至1.7±0.5分,P<0.05为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术前和术后椎体前壁和中间高度压缩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后凸角度恢复率在71.8%.经t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均无骨水泥渗漏.采用WHO标准[2],将疼痛缓解程度分为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MR(轻微有效),NR(无效).36例CR,4例PR,CR+PR为95.24%.[结论]手法复位加脊柱撑开复位器是一种无骨水泥渗漏,能迅速止痛和恢复椎体高度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97.
改良开放性手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开放性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6例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年龄61~88岁,平均74岁。作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结果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35~65min,出血量100~200mL,术后前列腺重量为200~520g,平均215g;膀胱冲洗2~3d,拔导尿管5~7d;术后3d再出血1例,经DSA同侧髂内血管栓塞止血成功,排尿困难1例,短期尿失禁1例,其余患者术后均排尿通畅,控尿良好。结论开放性手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其梗阻解除彻底,是一种合理的治疗方法。恰当的手术方法是提高疗效及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胃癌累及胰腺的外科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4年6月~2003年10月手术治疗累及胰腺的胃癌120例。结果本组120例中,根治切除组41例,姑息切除组23例,未切除组56例。根治组41例中经病理证实胰腺有癌细胞浸润者30例,占73.2%,淋巴结转移率为85.4%。其中No10、11淋巴结转移率为73.1%。术后102例得到随访,随访率为85%,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根治切除组为73%、37%、17%,姑息切除组为22%、9%、4%,未切除组为9%、2%、0%。根治切除组1,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姑息性切除组和未切除组(P<0.05),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切除组(P<0.01),但与姑息性切除组无显著性差异。姑息性切除组和未切除组1、3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但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切除组(P<0.01)。结论胃癌累及胰腺的根治切除可提高1,3年生存率,选择合适的适应征是关键。姑息切除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对改善预后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介绍了医疗监护技术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当前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0.
体重、体质指数、腰围和腰臀比对正常成人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体重、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腰臀比(WHR)对正常成人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MarcomMx8000多层螺旋CT测定560例正常成人腰椎松质骨密度,将受试者按年龄不同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然后在同年龄组根据BMI及腰围的不同将受试者分为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分析骨密度与体重、BMI、腰围及WHR的关系。结果①以BMI分组,老年肥胖组BMD高于体重正常组(P<0.05);②以腰围分组,中年女性肥胖组BMD低于非肥胖组(P<0.05);③青年组和中年组BMD与腰围及WHR呈负相关,老年组BMD与体重和BMI呈正相关与腰围和WHR不相关。结论预防骨质疏松症在中青年应提倡运动锻炼,避免肥胖,在老年人不应该过分强调降低体重减少肥胖以避免骨量的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